分享

创业必知:高毛利的生意,是面向消费者(2C),还是面向企业?

 田美风子 2019-04-05

2C的公司的业务直接面向消费者;2B的公司的业务主要面向企业。


二十年前,最赚钱的公司是石油公司;一百年前,最赚钱的公司是钢铁公司、铁路公司。在今天,我们看到最赚钱的公司是什么?

答案是面向消费者售卖产品或者服务的公司。

从市值来看,根据2018年全球公司市值排行榜,前五全部是2C业务为主的公司,前十中有8家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公司。

创业必知:高毛利的生意,是面向消费者(2C),还是面向企业?

截至2018年8月

从净利润来看,根据福布斯2018年全球公司排行,前五中有三家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公司,前十中则有6家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公司。

创业必知:高毛利的生意,是面向消费者(2C),还是面向企业?

为什么2C的公司变得更值钱、利润更高?

1、市场主导权集中到消费者手中。

过去,市场主导权分散在资源方、生产者、消费者手上,但由于以下两点因素,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主导权逐步集中到消费者手中。

  • 第一,全球从供应不足变化为供应过剩;
  • 第二,互联网使得商业信息流通加快,大幅度降低了客户转换成本,消费者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找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而增加的成本却近乎于0。

2、2C的公司面向的是分散的消费者,越分散越不容易形成联盟,从而可以形成店大欺客的局面。

如果客户是企业或者组织,那么往往客户数量是相对比2C公司而言较小的。2C的客户是成千上万的消费者,甚至在互联网时代是过亿的消费者;2B的客户只是成百上千,甚至有的2B公司只服务与特定行业的少数公司。

在此局面下,单个客户的流失对2C公司毫发无伤,而对2B公司可能就会影响当期收入、利润。

因此,2B公司的客户比2C公司的客户拥有大得多的议价能力,而这对于供应方赚取更高利润相当不利。

3、2C业务更易利用客户的非理性,容易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

个体消费者比企业客户更加容易冲动和非理性;而高利润就来源于非理性的决策和对情感的利用。如果企业能够构建消费者非理性决策的环境,那就可以赚取超高利润。几种典型的非理性决策:

  • 先入为主:对某个品类第一个被我们认知的品牌有深刻影响,有较强的回忆可得性。
  • 惯性和懒惰:在某些场景下,我们懒于对产品进行周全的比较,转而选择习惯使用的产品或习惯的渠道。
  • 心理操纵:先展示一个高价的产品,再被展示一个中等价格的产品,消费者的购买率会提高。
  • 从众效应:我们倾向于选择购买人数多的渠道和产品,而不是仔细评估。
  • 冲动:某些场景下,消费者收到某种刺激而进行冲动性消费,没有理性思考的时间,比如直播打赏。

介于以上的三点原因,2c业务比2B业务天然更加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毛利润,因为非理性购买可以阻止消费者比价的心理,从而可以提高售价。

苹果为什么能卖出38%的高毛利?在于苹果品牌与产品制造出的社交货币作用,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非理性追逐;

星巴克为什么能卖出近60%的高毛利?在于星巴克为消费者创造的一种体验以及品牌对消费者心智的占领;

可口可乐为什么卖出50%以上的高毛利?在于口味让消费者上瘾以及品牌对渠道、心智的占领。

当然2B业务也有其优点。相较而言,其存活时间更长。这是由于强大的2B公司在内部控制、业务技术水平上都是一流的,企业客户一旦与其建立了稳定了供需关系,就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变更,转化成本包括新的流程、新的操作需要的培训时间及资金。而2C业务的公司,由于消费者的善变,一旦被消费者抛弃,形势便会急转直下。

因而,消费类公司要想始终赢得客户青睐,更需要密切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当今的大数据技术为则个目标提供了工具,通过跟踪消费者在产品上的诸多细微数据,企业已经可以相当准确洞察消费者在某个场景下的行为特征、行为偏好,这为持续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奠定了基础。


十余年投资经验,坚持原创,关注创业、投资,分析商业模型与高毛利生意。关注渔夫看商业,一起来玩耍~

创业必知:高毛利的生意,是面向消费者(2C),还是面向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