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棣华堂·乡史】秦文堂:元好问与陵川(一)

 棣华堂 2020-09-29

元好问与陵川(一)

元好问与陵川(1)

         文/秦文堂

千里迢迢,元好问拜师郝天挺。

        元好问,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文学家、诗人和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是金代继党怀英、赵秉文之后的又一位“文坛盟主”。其词可与两宋名家媲美,为金代一朝之冠。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遗山乐府》等巨著,编撰了金代的诗歌总集《中州集》,留存下了大量金代文学作品。元好问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有1300多首,内容非常丰富。一些诗篇生动反映了当时改朝换代带来的社会动乱,以及百姓苦难,格调沉郁悲凉,堪称一代“诗史”。

      《金史》载:元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诗。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

        《金史》这段传记,最起码可以说明这么几点:一,元好问小时候属于神童级人物;二,元好问十四岁时登临地处南太行的陵川县,拜鸿儒郝晋卿(郝经的祖父)为师,在陵川学习六年,完成学业。三,元好问出师陵川后,他的《箕山》、《琴台》等诗作受到礼部尚书文坛盟主赵秉文的推崇和赏识,此后名声大震。

        由此可见,元好问之所以后来能成为金代“文坛盟主”,对后世文学影响之大,是因为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一是天资聪明;二是名师真传;三是大师知遇。

        这也是自古以来,现实中成功人士所普遍具备的内外因素。元好问择师陵川是他人生迈出的重要一步,陵川六年,寒窗苦读,对他一生的文学成就和走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人们不仅要问,籍贯是太原秀容(今忻州)的元好问,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在陵川选择老师,并选择了郝天挺,而就读于陵川呢?

        郝天挺,字晋卿,陵川人。金代鸿儒,文采出众,学识渊博。虽进士出身,但疏于功名,无意官场,故一生未仕。《金史·隐逸传》载:“为人有崖岸,耿耿自信,宁落魄困穷,终不肯一至豪富之门。”专以教书育人为业,其弟子多成为名流高士。主张“读书不为艺文,选官不为利养”的教育理念,轻科举而重才学,鄙视固守一经而求一官的世俗学风。所以说,郝天挺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国之名师,大隐贤士。想想一个“未仕”之人,犹如一介布衣,能载入《金史》,可见当时郝天挺的名字如雷贯耳。

      山城陵川,山水如画,人杰地灵,崇文尚礼。古代科举考试,可谓累累硕果。自北宋崔有孚状元及第之后,金代又有6位状元荣登皇榜。更有93位进士,紧随其后。文脉贯通,文星闪耀,人才辈出。这些成果,逐步变成了陵川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演变成整个陵川人的骄傲,以及社会衡量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成功与否的标杆。南太行小城,美丽的陵川,不再是毫无内涵的贫瘠之地,文化、教育风生水起,浓烈的读书氛围由此形成。“俊造辈出,风俗既成,益久益盛”。

        正如元好问在《郝先生墓志铭》一文中所讲的“带经而锄者,四野相望,虽闾巷细民,亦能道古今,晓文理。”那时候陵川文化名人颇多,如郝思温、刘昂霄、秦略父子等一大批中青年才俊。具史书记载,元好问在陵川求学期间,他们与元好问交往甚深,相互之间皆有诗歌唱和。

        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离开陵川已经二十多年了,四十五岁的元好问金亡后返乡时路过高平,东望陵川,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挥笔写下的《高平道中望陵川二首》

      列宿澄明墨绶尊,中台良选到名门。

  来时珥笔夸健讼,去日攀车余泪痕。

  一片青山几今昔,百年华屋记生存。

  泰和遗老今谁在?向道甘棠有子孙。

  铃阁文书到酒卮,诸曹小吏亦钞诗。

  座中佳客无虚日,帘下歌童尽雅辞。

  棠棣有花移旧巧,樱桃和露亸繁枝。

  书郎零落头今白,肠断荷衣出拜时。

         此诗并非写景之作,而是追忆陵川师友,怀念恩师的情景,以及当时陵川的崇文尚礼的社会风气。整整6年的陵川求学,给作者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第一首着重描写了怀念恩师的情景。交待其父元格任陵川县令之初,为其拜谒良师,初到“名门”棣华堂的经过。回忆和恩师相处的日子,以及离开恩师时的情景。感叹时间过得飞快。山水依旧,物是人非。

        第二首, 回忆陵川当时儒风浓厚,从官府到民间,无论长者,还是童稚,学经、吟诗成为一种风潮。时过境迁,感叹自己已是两鬓染霜,回想当初少年求学的情景,真叫人感慨万千哪!这里更可以看出,当时陵川形成的读书风气,已经成了社会生活的主流部分,已经到了让所有立志读书之人非常羡慕和憧憬的地步。

        所以,无论从元好问《郝先生墓志铭》的记载,还是《高平道中陵川二首》诗中的内容,我们都可以看到,当时的陵川,读书之风甚浓,吟诗作赋成为一种风气,从书中汲取精神食粮成为陵川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如诗歌、史料中记载的一样,连下地的农民都是荷锄带经,干着农活读着经书,街上的老百姓都通晓文理,会讲述古今故事。无论在官府、酒馆、街头民巷,到处都能看到听到读经吟诗的情景,即使是儿童,都会哼诗,话语里偶尔都带有雅词。由此可见,元格在陵川为儿子元好问选择老师,就不足为怪了。

        马鸿莹的人物传记《中原布衣元好问》,里边有元格携子元好问拜谒郝天挺的一个特别感人的情节:元格肃然而立,抱拳施礼:“卑职千里辗转,为犬子求师陵川,虽九死而未悔也。今幸得一睹郝门师风,大喜过望。尚乞郝师乐收犬子为徒。果然,则犬子之幸,元门之幸!”这些描述并非史料记载,而是带有文学色彩,但元格放弃京官不做,而到陵川山城做一个小小的县令,目标就是为了儿子元好问的前程,直奔一代鸿儒郝天挺而来的,这是事实。事如人愿,元格对郝天挺的满意、尊敬、肯定和感谢,一言一行尽在其中,这也是对陵川崇文尚礼的社会风气的充分赞赏和肯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