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忻州人你对元好问了解多少(一)

 黑老赵 2012-10-15
忻州人你对元好问了解多少(一)
2011-04-09 17:10:48  来源:忻州广播电视网  作者:摄生虎 刘丽青  浏览次数:263  

  金国骄子 乱世奇才

  在中国历史上,雁门关是中原与大漠的分界地。北宋时期,由于宋朝与雁门之外的辽国不断发生征战,后期两朝走向衰败。这时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迅速强大起来。公元1115年,女真族各部落被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建立大金国。随着大金国的日益强盛,雁门脚下山西一带成为其统治地。就在这时,一位影响中国后世文化历史的文坛巨星元好问出生。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出生在今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韩岩村的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他自幼聪明好学,七岁能诗。他的学生郝经在《遗山先生墓铭》中记载:“七岁能诗,太原王汤臣称为神童”。王汤臣据史料记载是今山西省岢岚县人,是金朝饱经诗书的大学士,元好问少年时曾在学问上受过其指教。元好问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战乱中。他的一生除了在诗文、史学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和贡献外,还为保存、收集金代文史、保举金朝人才奉献了毕生精力。《四库全书总·遗山集》评价元好问“才雄学赡,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

  元好问“才雄学赡”,被后人称之为“一代宗师”。那么他在中国历史文坛究竟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采访:元好问学会名誉会长 姚奠中(山西大学教授)

  “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谁也没有异议的,占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金代,金代和南宋的基本时间是同时的,辽代和北宋的基本时间是同时的,而元好问在金代这一代里面,从辽金代这个阶段里面那是唯一的,首屈一指的作家,他把唐宋两代的散文诗词做了一个总结,一般后来评论家都认为他几乎是个集大成者”。

  元好问学会副会长 李正民(山西大学教授)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蔡厚示先生提出一个看法就是关于元好问的地位问题,他说元好问是八百年来第一人,这是就元好问的诗歌成就来说的,这是一个当代的提法。那么古人的提法也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这是南宋的一位学者叫家铉翁提出来的,他说元好问是一位天下士,士就是知识分子,士就是士大夫的士,“天下士”他不是一个国家的,也不是属于一个民族的,而是属于天下的,天下士,胸怀天下的一位文化巨人。我本人在一篇文章中也明确地说,他是中国十三世纪活跃在北中国的一位文化巨人。 他在中国诗文史学上有着什么样的成就......

  采访:元好问学会秘书长 狄宝心(忻州师范学院教授)

  “元好问的文学成就诗歌最高,尤其受后人看重的是那些记乱诗,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这里写了京都汴京沦陷,蒙古军大肆掠夺,人民被掳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痛苦,这一类的诗就像是杜甫的《三吏》、《三别》,直接描写了社会现实,后人称之为诗史,他的学生郝经进而评价元好问的诗是“上浮风雅,中规李杜。”诗人沈德潜编《宋金三家诗选》有苏轼、陆游、元好问,把黄庭坚也漏选了,曾国藩编《十八家诗选》对中国诗歌诗史大家编了十八家,最后一家是元好问,所以现在人们认为元好问的那一类诗不仅是全国的集大成,代表了金国的最高成就,而且当时的南宋人也无法和他相比。”

  元好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历史是怎样成就了这位文坛巨星?

  元好问原本是鲜卑族后裔。祖先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南迁洛阳后,改姓元。北魏灭亡后,元氏落籍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五代后期由河南移居平定(今山西省平定县)。他的高祖元谊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1225年)官忻州神武军使,曾祖父元春任金隰州(今山西省隰县)团练使,从平定居家迁忻州,从此就成了忻州人。至今在山西忻州旧城内仍存有元好问祠堂,并居住着元遗山第二十四代孙元喜红一支。元好问的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公园1157年)任柔服县丞(柔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一带)。生父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喜好作诗,著有《东岩集》。元好问出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出生七个月后就过继给他的叔父元格。元格做过好几任县令,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元好问在21岁前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的嗣母是山西阳曲县人,为人忠厚善良,视元好问为亲子,常带他回娘家居住,使他从小受到外祖母家人的格外呵护。特别是姨母对他格外宠爱,使他后来回忆儿时这段生活时写道:“竹马青衫小小郎,阿姨怀袖阿娘香。”诗中流露出元好问童年对姨母的无限眷恋。

  元好问十四岁时,嗣父元格为了他的学业,选择陵川做了知县,当时陵川有很多著名学士,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金朝著名教育家郝天挺。郝天挺,字晋卿,本陵川人,是当地很有名望的学者。元格让元好问拜其为师,学习了六年,这六年奠定了元好问后来成就的重要基础。元好问成名后收郝天挺的孙子为弟子,这就是后来成为我国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的郝经。郝经在蒙古人入住中原后大胆提出“今日能用中国之土即中国之主”的主张,就是受了元好问后期思想的影响。对于受南宋理学思想熏陶的学者能有如此超越时代的见解确让后人感到敬佩。他著有《续后汉书》、《春秋外传》、《陵川文集》等著作,并在元好问去世后为其撰写了著名的碑文《遗山先生墓铭》,为后世了解、研究元好问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