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的清明节又叫祭祖节,既是一个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我们中国人民都喜欢迎接“生的喜悦”,但却很惧怕“死的悲哀”。前两天凉山扑火英雄的壮烈牺牲,让我们又再次陷入了无限的悲痛当中,我们无法面对活生生的生命在转瞬间化为灰烬,但却又为这些英雄们能够舍弃小我,而感到无比的敬佩和尊敬。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教孩子面对死亡的一些内容。 【1】正确认识死亡 在我们中国特别忌讳说到“死亡”二字,一提到死亡,更要特别避讳孩子们,生怕孩子们听到“死亡”二字会影响到他们。其实生、老、病、死都是我们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并不因为我们孩子们的年纪大小,而不在身边发生。所以我们要像教他们学说话、学写字一样,教孩子学会面对死亡。这样在他们以后真正遇到需要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不会精神崩溃、嚎啕大哭、不知所措等等。 【2】通过绘本来解释死亡 现在有很多小孩子的绘本,都有很好的诠释了死亡这一概念。比如之前小编有介绍过的小兔子杰瑞系列绘本,其中有一本叫做《姥姥去了遥远的地方》,讲述了小兔子杰瑞的姥姥在生活中非常疼爱杰瑞,但是在某一天突然去了遥远的地方,小兔子杰瑞的一系列反应。我们可以通过绘本来告诉孩子死亡的概念,以及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方法。还有一个绘本叫《大雪静静的下》,讲述了一个叫普奇的小兔子,她的外婆去天堂的故事,故事中有讲述小兔子的爸爸妈妈,告诉普奇怎么去对待外婆的离去,虽然普吉也非常执着的想念外婆,但普奇的爸爸妈妈通过雪人送给普奇姥姥答应给他的毛衣,还有姥姥种的树长大的种种事迹,来告诉普奇姥姥并没有真正的离去,而是一直在她身边。通过这些绘本故事,我们能从中学到死亡的内容以及对待死亡的方法等等,让孩子不至于真正面对死亡时“措手不及、无法承受”。 【3】日常通过小动物的离去来解释死亡 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里有养小宠物或是养植物的,可以通过小宠物的离去来告诉孩子怎么样去面对死亡,或是看到植物的枯萎告诉孩子,这就是植物与我们的分别。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机会面对“生离死别”这样的情景,让他们对小动物的离情别绪,通过绘画或是写作文等等来表述出来,抒发自己的情绪,这样才是真正的帮孩子做心理疏导。 【4】教会孩子疏解情绪 我们纠结的不愿意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其实就是怕面对孩子情绪的崩溃,其实我们从小也没有被教育过要面对死亡的方法,而以至于当我们成年以后,仍然不能够懂得真正的和自己的亲人真正的彻底的离别。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教育孩子别离的情绪,以及疏导的方法。可以请孩子写日记、画画、唱歌,或是找朋友诉说,或是自己关上门来大哭一场等等,这些都是疏解情绪的一种方法。情绪的堆积对于身体的健康以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一定要引导孩子疏解情绪,这样才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当中,总有一些人会来来往往,还有一些人会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所以要学会在心里和自己已经去天堂的亲人“相处”,这样才是我们教孩子正确和死亡和解的方法。 【5】教会孩子要珍惜当下眼前的生活 通过教育孩子面对死亡,更应该让孩子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比如凉山30位扑火英雄的离去,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安定生活,所以通过这样的事件,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尊敬别人的牺牲付出,而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一定要努力学习,珍惜当下,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不愧于英雄们的勇于付出。 【6】死亡并不可怕,思念永存心中 有些人的离去会对我们造成巨大的打击,但是我们一定要勇敢面对,好好的把亲人送走,在像清明节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可以缅怀亲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永远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不曾忘记,也永远不会忘怀。作为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虽然亲人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也不需要把它们忘记,只要我们在想念他们的时候和自己的情绪和解,这才是最好的缅怀。 以上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教会孩子去面对亲人的离去。这是一门非常需要认真学习和教授的功课,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而“讳疾忌医”。我们可以选择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以及绘本的描述等等,来帮助孩子学会面对死亡。 我是李姥姥,欢迎您持续关注我的账号,感谢点赞、转发或收藏。如果你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私信给我,每天都会有育儿的干货更新! 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严禁搬运,合作私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