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泄泻 复习点睛 重视鉴别诊断。 考点四:泄泻与霍乱的鉴别诊断 考点击破泄泻与霍乱: 二者均有大便稀薄,或伴有腹痛、肠鸣。但霍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病症,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起病时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亦有少数病例不见腹痛而专为吐泻者。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夹有大便的黄色粪水,或如米泔而不甚臭秽。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筋失濡养而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指螺皱瘪,汗出肢冷等阴竭阳亡之危象。 而泄泻仅以排便异常为主要表现,粪质稀溏,便次频多,其发生有急有缓,伴有腹痛,一般不著,且常与肠鸣同时并见。 考点五:泄泻的预防调护 考点击破 1.起居有常,调畅情志,谨防风寒湿邪侵袭。 2.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避免生冷,禁食荤食油腻等物。 考点六:泄泻的临证备要 考点击破 1.注意风药的临床运用 脾气不升是慢性泄泻的主要病机之一,风药轻扬升散,同气相召,脾气上升,运化乃健,泄泻可止,湿是形成泄泻的病理因素之一,湿见风则干,风药具有燥湿之性。湿邪已祛,脾运得复,清气上升,泄泻自止。风药尚具有促进肝之阳气升发的作用,肝气升发条达,疏泄乃治。从现代医学现点来看,风药尚有抗过敏作用,而慢性泄泻者多与结肠过敏有关,故而有效。临床常用药有藿香、葛根,荆芥、防风,桔梗,白芷、藁本,升麻、柴胡、蝉蜕、羌活等。方剂可选藿香正气散,荆防败毒散,羌活胜湿汤等,如运用得当,效果明显。 2.虚实夹杂者,寒热并用 慢性泄泻纯虚纯实者少,虚实夹杂者多。脾虚与湿盛是本病的两个主要方面,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常则生飧泻,治疗可用参苓白术散、理中汤等;脾虚生湿,或外邪内侵,引动内湿,则虚中夹实,治当辨其湿邪夹热与夹寒之不同,临床一般以肠腑湿热最为常见,治疗当理中清肠,寒热并用,加用败酱草、红藤、黄柏,猪苓、获苓等:寒湿偏重者则用苍术,厚朴,肉桂、陈皮、白术等 3.掌握通法在慢性泄泻中的运用时机 泄泻一证,其病位在肠腑。大肠为“传导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前者司“变化”,后者主“化物”,一且肠腑发生病变,必热“变化”无权,“化物”不能,于是曲肠盘旋之处易形成积滞痰饮浊毒。久之中焦脾胃渐亏,难以运化,积饮痰浊愈甚,或沉积未去,新积又生。故此,治疗诸多方法无效者,必有痰饮浊毒积滞肠腑。因此攻毒痰饮浊毒,攻补兼施,掌握好攻补的孰多孰少,乃为治疗难治性泄泻的出奇制胜之法。 4.久泻使用化瘀之法,值得重视 辩证上应注意血瘀征象的有无。王清任的诸逐淤汤,结合临床,变通使用得当,往往可以获救。 真枪实练 1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治疗原则,适用于下列何种病证 A.水肿 B.黄疸 C.泻泄 D.痰饮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 ABCD四种疾病都有水湿停聚的病机存在。均可以采用利湿的方法来治疗。 2 八旬老妪,患者“五更泻”二年未愈,近两月久泻不禁,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选用 B.补中益气汤 C.桃花汤 D.四神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 ACD辨证为泄泻肾阳虚衰证。治当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用附子理中丸,桃花汤,四神丸标本兼治。 3 湿热泄泻的临床特点有 A泻下急迫 B.里急后重 C.大便黄褐而臭 D.肛门灼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 ACD 湿热泄泻的症状是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里急后重是痢疾的临床表现。 4 患者便溏腹痛,泻而不爽,大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渴引饮,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濡弱。治法宜选 A.消食导滞 B.泻热通腑 C清热利湿 D.清暑化湿 E.养阴清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 辩证当为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治当用葛根芩连汤,清热利湿。 5 患者腹泻清晰,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濡缓,治法宜选 A.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B.散寒除湿,健脾和胃 C.疏风散寒,健脾燥湿 D.解肌疏风,化湿和胃 E.健脾燥湿,淡渗分利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 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大便清稀,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则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是风寒外束之证;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内盛之象。治当及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6 患者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情志不遂则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治疗宜首选 A.四七汤 B.痛泻要方 C.逍遥散 D.滋水清肝饮 E乌梅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 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失其健运,故腹痛腹泻;肝失疏泄,故胸协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是为肝旺脾虚之象,治当用痛泻要方,抑肝扶脾。 7 泄泻的治疗原则是 B.运脾化湿 C.补脾祛湿 D.理脾利湿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 B。本题旨在考查对泄泻治疗的掌握情况。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病湿盛,故其治疗原则是运脾化湿。运脾概括了初期宜健脾、理脾,后期宜补脾的具体治法;化湿包含了温化寒湿、芳香化湿、清热利湿以及清暑祛湿等方面,燥湿、祛湿,利湿都可以作为泄泻的具体治疗方法。而不能作为总治则。 编辑:小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