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天清地明,天气渐暖。清明,不仅与踏青扫墓习俗有关,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前后这段时间里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强身健体、防病长寿的效果呢? 首先,顺从民间养生习俗。清明除祭祖扫墓之外,民间有插柳、戴柳等似能驱邪避疾、消灾解祸的习俗;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尤其踏青春游的习俗,更具有健身养生的作用。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举家老小集体外出,适当地漫步跳跃,可以疏通冬日的气血积郁,让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使心胸广阔,心情愉悦,从而使人体正气增强,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 其次,顺应节令生发阳气。中医认为顺应四时,万物生长如此,机体也是如此。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大家可以到空气清新之处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再则,顺时注意饮食养生。古人所谓“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脾胃虚弱者不适合吃冷食。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不良饮食习惯都应该避免。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时令蔬菜,如韭菜、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食物适宜多吃。在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发性食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的食物,或是容易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比如海产类中的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蔬菜类 最后,顺心随意练身防病。清明期间是旧病易发时段,尤其是高血压易发期。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外界的不良刺激,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和烦躁等情绪波动,都可导致和加重高血压病的症状。因此,在情志方面,应当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作为首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和负重性的活动。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在降低摄盐的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 ![]() 天人同气重相形, 春候清明脚踏青。 泻火养肝蔬果食, 练身防病静情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