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鼓石就是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石抱鼓属于门枕石的一种 ,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 ,故此得名。
抱鼓石可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抱鼓石鼓顶的狮子就是凯岩石业之前介绍的龙生九子之一的椒图;
抱鼓石是汉族民居宅门构件的功能产物,它是依托功能施以装饰的石制构件,起着围护大门壮主人威势以撑门面的作用。中国的外墙宅门一般为两扇,而内室门户为一扇,因为汉字门是由两户所组成的,两扇门决定了抱鼓石必定是对称的结构。
抱鼓石是礼制建筑等级的符号象征,也是"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抱鼓石绝不脱离它主人背后的政治、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正如吴良镛所言它"已经不仅是一种样式,而是植根于生活的深层结构,是一种居住文化的体现。
"抱鼓石并非"门当户对"的门当,但可作为联姻身份匹配的参照物。 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成语"门当户对"的字面意思:"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也就是指旧社会联姻双方家庭的官阶相等、地位相称时就叫"门当户对",故"门当户对"有一层意思就是门第相当。延伸开来,从符号上说:若是如意抱鼓石配螺蚌抱鼓石,圆形门簪配六角门簪,这时就可以说这对新人"门当户对"了。从这一点却能反映出,判断两家是否门第般配,看看各自宅门的抱鼓石和门簪就可以说明问题了。所以,抱鼓石和门簪在中国汉族民间有"门当户对"之说,证明上述二者的确是汉族民间广泛认可的家族身份和地位的门第象征符号。
故此抱鼓石是中国宅门“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志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石制品。
抱鼓石是物化的礼制文化符号,它是一种内在世界(文化)通过装饰符号语言展示于外在世界(现世)的典型事例。
凯岩人相信每块石头都独馥艺术气息,以善用千年文化雕凿工艺的研究、传承、融合和发扬,使石雕作品承载艺术文化、体现更多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