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公园里锻炼的,球场里打球的人越来越多了。同时,肩周炎的烦扰也随之而来。肩周炎,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五十肩”,因其常发生于40-70岁之间,以50岁人群最为高发,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称号。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扰,可以读读下面的文字,或许可以为您解决烦恼帮上一把。 肩周炎从专业角度来说,其实就是肩关节周围肌腱、腱鞘、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慢性的炎症粘连,从而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疼痛不适的病症。本病通常单侧患病,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那么,通常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该病呢? 第一类就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第二类长期的过度活动或姿势不良的人群,如进行网球、羽毛球、投掷运动的运动员,或经常用肩膀扛重物的人群。第三类就是白领一族,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长期姿势不正确,过度疲劳都会导致人体肩部关节会有疼痛现象。 肩周炎一般表现有: 1.肩部的疼痛 通常肩部疼痛的程度与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相关,持续性钝痛或刀割样痛,夜晚比白天更严重,有些患者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病情严重者连日常梳头、穿衣、洗脸等动作都难以完成。 3.怕冷 肩部怕风,怕冷。 4.压痛 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 如果发现以上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尽早到医院去接受治疗 在中医学中,将该病归为“痹证”范畴。中医治疗肩周炎具有悠久历史,主要以行气活血、祛风散寒为主要治疗方法,针灸治疗该病更是具有优势,古医籍《针灸甲乙经》中就有关于针灸治疗肩周炎的记载,指出针灸可以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 针灸治疗该病,必不可少的便是“肩三针”了 “肩三针”是肩前穴、肩髃穴、肩髎穴三个穴位的合称。 肩前穴: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 肩髃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髎穴:在肩部,肩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三个穴位紧紧相连,均位于肩关节周围,属近部取穴,是《黄帝内经》中“以痛为输”“随而调之”的选穴原则的运用。故这三个穴位在治疗该病时,往往能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治疗以后,患者都夸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