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濒湖谈医(231): 老人重复感冒的原因

 为什么73 2019-04-07

      前一段时间父亲因感冒住院,西药的效果不明显,这时正是中药发挥作用的时候,我给他用了几天附子汤和理中汤的合方后,病情有明显好转,之后顺利出院。

       前几天,他又感冒了,出现的症状与前次一样:

       一阵寒,一阵热,如疟疾般发作,身体酸痛,电话这头我仍给他用了上次的方药。

        两天后病情缓解,没有再出现寒热了,但却出现了舌苔厚,胃口差,稍有点怕风,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感冒了,脾胃出了问题。

       我改方用厚朴七物汤,此方是治疗感冒的桂枝汤去白芍,与治疗腹胀满的厚朴三物汤的合方。

       因为考虑到80多岁的老人,身体虚弱,我将厚朴七物汤中的大黄去掉,防止它攻伐太过,用莱菔子15克代替。服完药后两天,他感觉症状全部消除了。

      在老人来说,这种病情十分常见:年老体弱者,阳气多虚弱,平时就怕冷,夏天也会穿厚衣服,所以一旦感冒,基本上都是怕冷。

       这件事告诉我们,老人要注意顾护元气。

       如果只是治病,不注意补充元气,下次仍然会发病。

      也要注意老人不能用过猛的药物。

      如实在需要用到通便的药物,大黄也不能轻易用,用多了伤元气。

      需要用到它的时候,可以用别的药来代替,如上述的莱菔子,也可以用瓜蒌皮,还可以用槟榔,或者用大腹皮,或者用郁李仁等。

       感冒治愈后,在平时也应经常艾灸保健。艾灸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经常取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艾灸,可以让要振奋精神,增进食欲,增长体力。

-----------------------------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解:阳明中风,为风湿犯于中焦。弦浮大为中焦湿气郁热上冲。短气腹满为中上焦湿郁气滞。胁及肝胆,嗜卧为少阳之表,面目身黄和小便难、潮热、哕、耳肿等均为少阳之里热出于表。先以刺法散热,再与小柴胡汤治之。

     中焦可借道少阳三焦,少阳三焦贯穿上中下三处,因中焦为元气资生地,故少阳三焦与中焦在此聚焦。小柴胡汤虽为三焦方,也兼调理中焦和上焦二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