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依然叶 2019-04-08


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是中国历史由中古向近古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夏金元(916年-1368年)积极学习中原汉人的经济方式、制度与文化,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建立本民族政权,长期与两宋形成对峙。这一时期的华夏文化不断向四周扩散,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最终源于漠北的蒙古族迅速崛起,半个世纪内先后灭掉西夏与金,之后建立元朝,再次实现中国统一。为巩固统一,政治上中央与地方分别实施中书省与行省制度;经济上修筑驿道、设立驿站;民族关系上设立专门机构宣政院处理宗教与西藏事务;元朝成为一个版图辽阔、民族众多、边疆稳定的大一统国家。

时空坐标与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辽与西夏

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1)契丹一词最早见于《魏书》,契丹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秦汉时为东胡的一支。先后依附于唐时期的大贺氏联盟、后突厥、回纥。

(2)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耶律德光统治时得到幽云十六州,后改国号为辽。

(3)巩固措施:

A.阿保机提倡农业,垦艺荒田,接受农耕生活;

B.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C.政治上采取“藩汉分治”制度,设置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事务。

2.辽宋的和战:

(1)“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辽军南征逼近东京,宋真宗到达澶州后士气大振,辽宋议和。和议内容有: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岁币”;辽撤兵。

(2)意义: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局面;宋辽边境安定,贸易兴旺;加强民族友好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3.西夏的建立

(1)建国: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党项族为羌族的一支,唐中以来活跃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唐末形成藩镇割据。

(2)采取措施:

A.政治:仿照唐宋政治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同时保留一套蕃号官称;

B.选官: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

C.文化:仿照汉文楷书,创制西夏文字;

D.对外关系:,名义上先后向北宋、金称臣,实际上保持事实独立。

二、金的建立与南下
1.金的建立与发展:

(1)起源:女真族由唐时的黑水靺鞨发展而来,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北宋中后期完颜部强盛起来,统一女真各部。

(2)建立:公元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抗辽,次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也称上京)。

(3)发展:

①金太祖阿骨打为加强统治,推行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每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各户壮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②阿骨打屡次攻辽,1125年俘辽天祚帝,金灭辽。

③12世纪后期金世宗完颜雍推行与民休息政策,积极恢复发展农业,大定年间政局稳定财政充足,史称“大定之治”。

2.金的南下:

(1)靖康之变:辽灭亡后,金多次南下攻宋,威胁北宋。公元1127年,金统治者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2)绍兴和议:公元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归金统治;南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纳岁币。最终形成与南宋对峙局面。

(3)迁都:公元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

三、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统一

1.统一草原:

(1)时间:公元1206年

(2)人物:蒙古族首领铁木真

(3)成就:建立蒙古汗国,被称为“成吉思汗”

2.元朝建立:

(1)征服四方: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后降吐蕃、征大理;远征中西亚、东欧;

(2)建立元朝:

①时间:公元1271年

②人物: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

③都城:定都燕京(1272年),称大都。

④统一:公元1276年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巩固措施:

(1)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①中书省:元朝的宰相机构,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当时最高行政机关;

②枢密院:掌握军权,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③御史台:负责监督百官,是最高的监察机关

(2)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①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有效管理地方;

②内容:全国公设10个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③作用:权力集中,统治效率高,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3)其他措施:

①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②交通上,在全国修筑驿道和设立驿站,在各港口设市舶司

③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中央有专门机构大司农司负责农业;松江黄道婆为代表纺织业的发展。

四、元的民族关系

1.背景: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2.表现:

(1)民族的融合: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与汉族杂居,加强民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其他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实行“四等人制”:元朝实施的民族差别对待政策,“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畏兀儿、回回等族)、汉人(主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人。

(4)边疆的管理: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琉球。

3.意义:

(1)加强了各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2)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与开发,有利于民族融合。

(3)区别对待的民族政策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统治,导致最终元朝覆亡。

思维导图

先睹为快:《中外历史纲要·上》(试教版)第10课书影

编辑:胖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