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怒不愆 好恶有则

 邈思遐想 2019-04-08

伟林的“漫懂人生”

公众号开始推出经典名著《菜根谭》书籍连载

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添加上方“漫懂人生”关注公众号持续更新浏览


自知自戒 胜私制欲


【原文】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译文】

对于战胜自己私心、克制自己欲念的功夫,有的人说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因此无法克服;有的人说是能够看破欲念的害处,却又拒绝不了它的诱惑。而智慧则是一颗可以照出邪魔的明珠,坚强的意志力是一把能斩除邪魔的利剑,要想克制自己的欲念,智慧和意志力两者缺一不可。

【精读解析】

一个樵夫上山去打柴,看见一个人在树下躺着乘凉,就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打柴呢?”

那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去打柴?”

樵夫说:“打了柴好卖钱呀。”

“那么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

“有了钱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满怀憧憬地说。

乘凉的人笑了:“那么你认为我现在在做什么?”

这个人本来过的就是恬静的日子——躺在树下轻松自在地呼吸,并且对生命充满由衷的喜悦与感激。这种生活方式是多么令人向往,为何还要盲目地去追求?世人总是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在人生的热闹风光中奔波迁徙,被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所累。

人,是欲望的动物,所以永远得不到满足,永远在为自己攫取着,最后终于沦为私欲的奴隶,把自己的心灵变成了地狱。而当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终点时,他才会发现,人,是不会从他过多拥有的东西中得到乐趣的,而这些东西却总是以一种魔力引诱着人去追逐,失去理智也在所不辞。于是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带着这些东西走向了坟墓,悲哀而无奈。

欲火上升,私念交织,人们的心智也失去了分寸。所以《菜根谭》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定力”,既要看得破,又要经得起诱惑,才能使自己的识日趋高洁,人格日渐高尚。

唐朝天宝年间,有个书生行至宋州,当时家境贫苦的少年李勉恰好与此书生同住一店。没过多久,那位书生突然身染重病,最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书生临终时对李勉说:“我家住洪州,本打算到北方去谋求官职,想不到却要死在这里。”然后,拿出身边的百两黄金送给李勉,并告诉他说:“我有位仆人,不要让他知道我拥有黄金这件事。我死后,请你用这笔钱为我办丧事,剩下的钱就都赠送给你吧!”李勉答应了书生的临终遗言,为他办了丧事。丧事办完后,李勉却没有把剩余之钱据为己有,而是放入棺中一起埋葬。几年后,李勉到开封做官。这时,那位死去书生的兄弟拿着洪州官府的公文,沿着其兄当年的行踪找到宋州,听说李勉曾为其兄主持丧事,就来到开封,找到李勉,顺便询问了金子的下落。李勉便将自己当初把金子埋在墓中之事告诉了他,并随他来到其兄的墓地,打开坟墓挖出黄金还给了他。

这件事情传出去后,李勉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正是由于李勉胜私制欲之功,能识得破,有坚强的意志力摒除贪欲的侵袭,识力并重,修得大智慧。李勉为官清正,两袖清风,唐德宗时,官至宰相,被封为国公。

李勉在诱惑面前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不为虚妄所动,不丧失自我,从而体现了高尚的人格。

保持自己的理性,放下世间的一切假象,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否则我们只能使自己的心灵处在一种烦恼不安的状态之中。就好像种植葡萄的人目的在种而不在收,如果还要希望自己的葡萄比别人大、比别人多,那他产生的这种欲望将会使自己失去心灵上的自由。因为他会变得不知足,会变得妒忌、吝啬、猜疑,会变得反对那些比他拥有更多葡萄的人。

人无欲则刚,人无欲则明。要想做到“无欲”,首先要有一颗静如止水的心。不受外界事物打扰,好好地坚持走正确的道路,正确地思考和行动,不为“欲”所牵连,不为“欲”所迷惑,在欲望充斥的浊世之中保持心中的一方净土。


喜怒不愆 好恶有则


【原文】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译文】

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世界,如果能做到使高兴和快乐都不逾越规矩,使自己的好恶遵守一定的准则,这就是做人的一种调理谐和的功夫;大自然就像是人类的父母,如果能让每个人没有怨恨和叹息,万事万物没有灾害,便能够呈现一片祥和太平的景象。

【精读解析】

中国从古代便有关于“和谐”的理念。和谐,即调和、协调使之和睦之意。清代赵翼曾在《瓯北诗话·黄山谷诗》中说道:“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当一切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也就会变得和谐美好。

人或者事物,无论是大还是小,简单还是复杂,聪明还是愚昧,这些都只是外在的形式,从事物的本质来看,都是和谐的。就好像大自然,它有时生机盎然,有时又衰败零落;有时温暖平和,有时又冷酷凄凉;有时晴空万里,有时又雷电交加。虽然变化无常,却是迎合时令,从而能够始终保持和谐,自然而然地流露。

为人处世无论举止言辞、情感观念都要有一个准则,不逾矩,不失范,方能调和谐合。要让人平和对待你,首先需要你去认真对待他。敦睦万物主要在你自己的心性修为。姜太公得遇文王时,就对周文王提出为君治国之道。这种道体现的也是心性的谐和。

周文王问太公:“我想听治国的关键,就是如何能使君王为民所爱戴?如何能使百姓生活幸福?”姜太公答道:“治国要务,首先在于爱民。”文王追问道:“怎样才能爱民呢?”太公答道:“使百姓获得利益,不要过多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帮助他们生产,不要破坏。给他们生存的机会,不要随意加以戕害。多赐给百姓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不要加以掠夺。让百姓安居乐业,别让他们困苦不堪。让百姓喜悦,别让他们怨恨、愤怒。这就是君王爱民的关键所在。”文王又问:“君王主政之道如何?”太公答道:“君王临朝处事,要宁静而安详,温和而有节度,不可心浮气躁,刚愎自用。多听别人意见,少独断专行,虚心静气以待人,不可骄矜固执己见,接物待人要公正持平,不可徇私。”

姜太公的治国为君之道,也是“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以至“人理协调,世事太平”的方法。

大自然之所以能够保持和谐,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奥妙,就是自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染缸中,我们很多人会被染成五颜六色,而自己本身的颜色早已经分不清了,以至于后来都忘记了自己当初的颜色是什么。

许多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些刻意强求的东西或许我们一辈子都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东西往往会在我们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因为人生是偶然和必然的机缘,也是内心得自由的体现。内心要自然流露,生命要豁达开放,首先就要拥有一颗纯净飘逸的心,随风如白云般漂泊,安闲自在,任意舒卷,随时随地,随心而安。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才能发现自己的本性,从而随性平和。


戒疏于虑 警伤于察


【原文】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也;宁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诈,此警惕于察也。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

【译文】

不可存有害人的念头,也不可没有防人的心思,这是用来告诫那些思虑不周的人;宁可受到别人的欺负,也不预料别人的狡诈之心,这是用来警惕那些过分小心提防的人。能够做到这两点,便能够思虑精明且心地浑厚了。

【精读解析】

在利益面前,很多人都可能把自己的良心和灵魂出卖。人生在世,所要面对的人与事千奇百怪、错综复杂。无怪乎古人告诫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其实是辩证的。同样,对人世间的那些因看人看问题看得太细致、太本质而受到伤害的精明者,这里有另一句警醒之言:宁可被别人蒙蔽,也不要事先毫无根据地去揣度怀疑别人,以免自欺自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二者相成,才能使人精明、思虑周到、世事调和。

牛弘,隋朝大臣。字里仁,他不但学术精湛,位高权重,而且性格温和,宽厚恭俭。牛弘有个弟弟牛弼,他就没有哥哥那么谨言慎行了,一次牛弼喝醉了酒,竟把牛弘驾车的一头牛用箭射死了。牛弘回家时,其妻就迎上去给他说:“小叔子把牛射杀死了!”牛弘听了,不以为意,轻描淡写地说:“那就制成牛肉干好了。”待牛弘坐定后,其妻又提此事说:“小叔子把牛射杀死了!”显得非常着急,认为是件大事,不料牛弘随口又说:“已经知道了。”他若无其事,继续读自己的书。其妻只好不再说什么。

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评点此事说:冷然一句话扫却了妇道人家将来多少唇舌。想要摆脱琐事带来的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宽心胸,如牛弘一样,不问“闺”中琐碎之事。牛弘宁可自己吃亏,也不猜测弟弟的用心,最终打动了弟弟,也打动了妻子,使得牛家上下一直保持一团和气,再也听不到什么闲言碎语。

为人处世若能做到这点,就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减少自我的烦恼,如此世间的是非就会减少许多。因此,那些因为心智过分敏锐、想象力过分丰富和因嘴巴太快而深陷是非的沼泽且已不堪其苦者,不妨学会尊重事实而不是妄加猜测,直到学会讲“我什么也不知道”。这样,心绪或许就会变得愉快些,人生的脚步也会迈得更轻松些。毕竟,天塌不下来,不要学类似于忧天的杞人那样的“精明”与敏感。

只要世间还有伦理规范和法律秩序,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还需这两者的调节梳理,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功利关系与情感好恶就不可能完全公开透明地摆到桌面上。那些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就更是这样,它们要出现,必须以两种条件为前提:一则需伪装埋伏,二则需一些能诱惑意志薄弱而又头脑简单者的诱饵,使人不知不觉地落入圈套。正因为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什么事都是可能随时发生的,所以,生活在这个复杂社会中的人们,对此就应该自省自修,不能不提高警惕。

淳朴厚道者如能切实履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教诲,就具有了精明的心智,此其一;精灵明察者如能学会“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的处世策略,就具有了厚道的表现,此其二。一个人为人处世,能将这两方面统一起来,那他就是既机灵聪明,又淳朴厚道的十全十美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