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网络) 平时听到一些业余朋友的演奏(包括从网上听到的),音高失准的问题比较多见,可拉的人浑然不觉。 一、琴本身是变动的。 演奏者往往得有几把琴,换琴后,有效弦长、担子粗细等当然就有所不同;同一把琴也经常要改变调门。于是弦的张力、手的形状、音位的距离都会随之改变。这一点和小提琴、二胡等很不一样。后者的尺寸是固定的,空弦的音高也是固定的,音位的距离自然也是固定的,要做到“按下就准”就不困难了。而京胡要想“按下就准”,恐怕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圣手(可能我是低估了他们的道行)。 此外,京胡按弦的力度大,按轻按重对音准也有影响。 二、京胡滑音用得多。 特别是西皮,非滑不可。七滑八滑后就迷失了本我。特别是拉了几个高音1和2后,突然发现跟空弦音的关系不对头了。 三、定弦不准。阴阳弦不鲜见。 有这么个观点:二音的频率比是越简单的整数比,二音就越和谐。2:1最简单了,这是纯八度关系。其次,最简单的就是3:2了,这是纯五度关系。 另外,京胡调弦的方式太落后了,也是定弦不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没办法改进改进吗?轴子能不能学学二胡?底部可不可以学学小提琴? 四、琴本身有问题。(我只知道有这些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为了让自己总能出准音,只好采取点措施了。 2)本身有问题的琴就设法折腾,码子不放在皮正中、码子与弦不垂直、千斤勾歪着、弦下垫海绵……,各种歪招都试试。 |
|
来自: cxag > 《京剧名剧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