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摄逆光浅景深照片要把握的要点

 zzm1008图书馆 2019-04-08

逆光可以勾勒出轮廓,使得被拍摄体能从环境背景中凸现出来,如果环境背景杂乱无章,那么大景深就会使得画面杂乱无趣,主体不突出,画面不干净。如果使用大光圈获得浅景深,就可以把主体从环境中突出出来。浅景深是通过对被拍摄主体的前后景物虚化获得的画面效果。焦距越长,距离被拍摄体越近,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为此,尽量使用更长的焦距,并尽量接近被拍摄体,就能获得最大可能的浅景深照片。对于同样特定光照强度环境,光圈越大,可以使用的快门速度就越快,越容易获得清晰画面。

如果在打算获得浅景深的同时,还想拍摄到风吹柳枝的摇曳虚化,那就要在大光圈的基础上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为此,就要把相机的感光度调到最低,同时使用减光镜。减光镜就是两片偏振镜复合在一起的双层滤光镜,通过旋转偏光镜可以获得不同的减光程度。减光镜往往有多档平滑过渡的调整空间,根据现场光强弱,在旋转过程选择你需要的光强效果即可,你认为哪个效果好,就停在哪里进行拍摄。

任何一款数字相机,影像传感器CCD或者CMOS确定了这款相机的成像特点。影像传感器是确定不变的,其实它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是确定的,不可能会发生改变的。之所以能够调节ISO感光度,并不是改变了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而是改变了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倍率。感光度越高,被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倍率就越高,暗信号、噪声信号被放大凸现的效果也就更明显,画面就容易出现更多噪点而肮脏不堪。为此,浅景深的背景想要干净柔美,就要选择最低感光度,也就是让相机处在最低信号放大倍率的工作状态。

没有西湖的壮观和辽阔,没有坝上草原的一望无际,没有黄山的层峦叠嶂,拍好身边纷乱环境中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景,择取最小最浅的画面,凝聚最别致的简洁美,怡情的同时也能拍得好看的画面。为此,请记住几个要点:选用尽可能长的焦段(200-300毫米以内足以满足需求),使用最大光圈,采用最低感光度,并尽量接近被拍摄体,使用逆光拍摄,不要欠曝(这个别问我,看相机说明书吧)。然后就去多多的去拍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