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木香草堂 2019-04-08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镇淮楼处在淮安的中心,这个淮安指的是现在的淮安区,是以前的山阳县、曾经的淮安县、后来的淮安区、前些年的楚州区。由镇淮楼、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府署构成的南北中轴线与东西主干道镇淮楼东街、西街交汇在楼前。从总理故居出来,顺着镇淮楼西街往东走三四百米,就看到了淮安老城的地标性建筑镇淮楼。
    镇淮楼,始建年代不详,以前被称作谯楼,就是瞭望楼,古时的建筑都很低矮,这种十几米高的楼,基本都会有瞭望的作用,站得高,看得远嘛。也被称作鼓楼,因为上面有鼓,用来报时。这个倒也很普遍,现在不少城市保存有鼓楼,基本都是这样的形制,敲鼓也得找个高处,声音才传得远。古时,有条件的城市会还会在鼓楼附近再单独建个钟楼,晨钟暮鼓,比如北京和西安。清代,由于淮河水患严重,几次威胁淮安,鼓楼被赋予了另外的功能,于是,鼓楼成了镇淮楼。不过在老百姓的生活中,靠此楼镇淮更多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还不如每天击鼓报时来得实用,所以鼓楼这个俗称在民间仍一直被唤着。建国后不久,总理在接待淮安客人时,还说“真想立即回去约几位童年时的朋友,爬爬鼓楼,放放风筝......”民国时,镇淮楼被更名为“中山楼”,日寇占领期间,又被改称“新民楼”,文革时,还被叫过一阵子“东风楼”,都很有时代特色。
    现在的镇淮楼,在高楼林立的淮安城中,已经失去了瞭望的功能,这个年代,报时也早就不需要靠鼓了,失业的镇淮楼,成了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楼门洞南口一侧有两块文保碑,镶在墙上较高处的是1987年的“淮阴市文物保护单位”,坐在地上的是2003年的“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这就又说到改名字的费用了,换个新文保碑也是要花钱的。没看到省保碑,不过据某位博友说,下面那块淮安市保碑,是省保碑改的,碑头阴刻部分是“江苏省”,不知怎么贴金成了“淮安市”。我没注意到这个怪事,再看自己拍的照片,因为没有专门特写,所以放大了也看不出来,赞赏这位博友的细心。
    登镇淮楼要买票,忘了是15还是20了。门楼上果然有鼓,还有几口钟,钟是古钟,估计是别处移来的,鼓就是新做的了。楼里陈列着一些文物以及淮安历史的介绍,有口大关刀很是引人注目,有说是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也有说是清末民族英雄淮安人关天培的大刀,不过也只能是说说了,没谱的。站在二楼的窗口,能看见楼北马路对面,中轴线上的总督漕运公署遗址,那是我的下一站。
    镇淮楼周边现在成了淮安的老年活动中心,楼前楼后,门洞里,长廊中,绿荫下,都是围坐闲聊、打牌下棋的老人,看得出来,淮安老城已是老人的城,而淮安老城中,专门给老人活动的地方却不多。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行)镇淮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