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为什么要慢慢打

 为什么73 2019-04-09

   本  期  导  读    

一个人若能不为外界环境所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能收获真正的身心安定。

什么是太极

「太极」古称「太和」,「和」从字面上看是和气、和谐,但是很多人对于太和的「和」有一种错觉,误以为「和」是要达到某一种标准化的状态,需要内、外的环境都能使我们的内心宁静、没有冲突、没有杂乱的状态才叫「和」;或者说很多人心目中的「太和」是必须在一种安静的状态才能达到,这恰恰就是对「太和」与「太极」的误解。

太极的和谐指的是心境的和谐,心境的和谐并不一定非要宁静。也就是说,我们在忙碌中、在情绪亢奋中一样可以找出太极的和谐。这其中的关键是太极非常重要的精神——包容、接纳、不对抗(在冲突之中打造和谐的状态),这才是太极和谐的精要之所在。只有长处于这样心态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身与心和谐相处、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心与意和谐相处、情与气和谐相处。不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他都能以这种和谐的态度面对所有的一切。

我们现代人大部分都处在二元对立的世界,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二元对立的标签:好、坏,美、丑,高、低,紧张、轻松......我们活在非A即B,非上即下,非黑即白的世界里面。我们不自觉的被这些二元对立所控制,包括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知识、教育、生长环境,都加速着我们对世界贴标签的速度,也加速着我们对世界二元对立的撕扯。

我们既然身为人,很难不对这世界做判断。你不知道这个东西比较危险,可能就被他所影响、迫害;你不知道这一个东西是比较美好,可能就没有办法在生活中去做善巧的选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不由得要去做判断,但我们往往也会被这些诸多的判断、标签所束缚,被从小收获的知见所束缚。

尤其我们现代人,从小到大所接受的训练更为发散,这种发散式的思想加速了我们心的忙碌。再加上现代社会讯息、资讯的发达,大量讯息的充斥让我们的心更没有办法停下来。有一个广告出现、有一个事物出现、心里有一个念头出现……我们就迅速地被这些出现的东西所粘黏。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心,被他们牵着走,有时候是自觉的,有时候是不自觉的,而不自觉的时间占大多数,因此我们的心非常忙乱。

当我们打开微信的时候,里面有无数美好的知识、道理,我们似乎很容易就懂了这些内容,可是当我们的眼睛离开微信的那一刻,这些内容很快就变成我们美好的回忆,这些东西很难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来,很难为我们的生命沉淀加分,因此我们一直不断的活在「二」的世界。

如何回到零的世界

从道家思想来说,要脱离二的世界就需要回到「道」之所在,简单、形象的来说「道」,可以把它画为一个零,也就是说我们要从「二」的世界回到零的世界。零的世界是我们对一切尚未去分别、判断、抓取,我们尚未被影响、干扰、熏染。

可是因为我们长处于「二」的世界,想要去到「零」的世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在二与零之间必须要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一」。

这个「一」在我心目中就是太极,太极是尚未处于零但又趋于零的一个状态。如果再用一个大家听过的术语来描述这样的太极心境,那就是「抱元守一」。将发散的心念先暂时回到你的源,也就是「一」上。当一个人常常能处于抱元守一的状态之后,他便有机会品尝到零的滋味。作为中间状态的桥梁「一」,是可以经由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和养成习惯达到的。

从外在示象来说,如果你原本就是一个比较喜欢静的人,能够常常处于太极的话,你就能够不怕「二」,因为心常处于静的人其实是比较怕杂乱的;反过来说,比较好动的人如果能够常常处于「一」的世界,那么他就不容易被「二」过渡牵引,甚至有时候也能够体会到「零」。

太极思想

太极拳是太极思想在武术层面呈现,借由太极拳的练习是为了去体会太极思想,回到道的层面。

太极的思想中,接纳、包容、不对抗是和谐非常重要的几个要素,其实这也是太极拳拳理很重要的一环,太极拳所锻炼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

作为武术太极拳没有敌我之分。作为一个太极拳的学习者面对一切外在出现的环境,他都保持着与其和谐相处的心态,没有敌人和自己的分别。所谓的敌跟己其实都是阴阳当中的一环,是我们自己二元对立后所贴的标签。在太极武者的心目当中没有敌我观念,也没有人我之别,只有阴阳的流动,阴阳的流动是随顺而行的。

道家的思想崇尚水,水向低处流,水不与人争,但是水却是有力量的。为什么?关键在于水它并不是自己去形成力量,它的力量来自于环境的储存。对于太极拳的学习者而言,他不需要刻意去强化自己的力量,只需要将自己的心稳定好,将自己神、意、气饱满好。

当神、意、气达到饱满之后,人就好像一个充满气的皮球。若你的力量打在一个皮球上,是不是会因为内在的气力而弹回来呢?这就是太极拳的掤式,掤式建立的原理并不在于力量的对抗,而是内气的自然反弹,所以关键点是内气的自然充盈。因此太极拳的御敌并不是刻意的意念下的产物,而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太极拳练的并不是外在形式上的技击攻防,而是一种内在意识形态,是要把这种内在意识形态练成本能。因而练习太极拳想要在技击的角度达到较高的境界,其实是一个很漫长的道路。

作为一般太极拳的学习者,并不需要每个人都要把学习太极拳的目的定义成为绝世高手。现代大多数人学习太极拳无非是为了身心健康,从这个角度来看太极拳确实是非常好的工具。

太极拳内在的力量,以及对敌我关系的处理,都像刚刚说的——接纳、包容、和谐、合一。透过拳法的练习不仅可以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潜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这样的精神和太极拳练习的心得体会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 

太极为什么要慢

从过去到现在,其实很多拳架我都已经练习了很多遍,但就算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太极拳拳架,不管我练了多少遍,当我再次重新练这个拳架的时候,就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花园。

不知道你的家里是不是有自己的小花园,你对你们的花园熟悉吗?当你每一次走在花园里时,你会看到什么?可能大部分的人经过花园的时候,都是匆忙的,对于花园当中的景物非常陌生,我们想赶快从起点到终点去,却丢失了过程。当有一天你能够停下来,体会这个过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花园里充满着有趣新奇的内容和事物。

当我每一次打拳的时候,即使是同一个拳架,就像我每一次重逛这一个花园一样,我都会在这个花园体会到一些新的有趣的的事物。因而就算是天天重复的事情,我们都有办法让他更美好,只要你愿意用一种太极的心境去看待他,也就是接纳、包容、不对抗,这其中的关键点就是要慢下来,慢下来不是目的,慢下来是为了找回丢失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