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琴,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也要积极去练习

 宛与洛乐器 2022-08-07 发布于江苏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网络流行语: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这句话说明了,小孩与成年人在做出选择时,其思维方式的不同。

小孩是一种“二元对立”思维,选了A就不能再选择B;而成人则在自己的意识形态中,“打破”了“二元对立”,有了自己的衡量标准。

但我们成年人,也经常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带有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

例如,公司的XXX,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我很不喜欢他。只是因为一个缺点,就全盘否定了整个人,这样的案例很普遍。

再举一个练琴这件事中的例子。

自己很喜欢一首作品,在练习时便会更多次数地练习它,并乐此不疲;自己对另一首作品无感,甚至是厌恶,那么在练习时,就不会再去碰这首作品。

在《认知驱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形成这种思想的原因:

“在非黑即白的世界里,人们只能接纳自己喜欢的事物,只能接受自己喜欢的秩序”。

其实这个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在这样的“体系”中,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不再可取。

所以我们要打破这种思维,重新树立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一、作品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

器乐作品是作曲家们的“精神产物”,代表了他们对于世界的思考与经历。

我们不能因为听到一首作品很好听,便简单地等同为这首作品是“好”的,是“对”的。这种评判方式与标准其实是荒谬的。

好听也只是自己的、主观上的感觉。因为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以就不能去用“好”、“对”之类的完全“非黑即白”的界定词。

可以用“喜欢”、“欣赏”、“好听”等可以恰当表现自己的主观意识的词语加以评判。

所以我们也发现了,音乐作品其实是不存在“对与错”、“好与坏”之分的,主要是主观意识对其产生的热爱与否,决定了其作品的“地位”。

二、面对我们不喜欢的作品,我们还要不要练习它?

要,因为除了可以更好地训练基本演奏技术外,还可以更多地积累音乐素养。

如果仅仅因为这是一首自己不喜欢的作品,我们就要“回避”对它的练习,那么最终受到巨大“损失”的,其实是我们学琴者自己。

小朋友可能看待、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但我们成年人,一定要看到事情表面之下的“东西”。

也就是这件事情所带给我们的方法论、道理。

因为不喜欢,放弃了对这首作品的练习,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

但将目光放长远来看,我们损失了很多学习、提升自己的好机会与好素材。

逞一时之“爽”,损一世之“功”。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