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书法“写”到不同材料上,刚柔并济。刻木、刻石到近年来刻壶

 xianfengdui111 2019-04-09

大可,原名张镇顺。1975年生于漳州市诏安县。书法作品曾获“兰亭杯”全国大学生书法大奖赛兰亭奖(特等奖)、全国楹联展金奖(第一名)、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最高奖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其实我所有的创作,都因'线条’而展开。”这些年,大可无意间将书法的线条,引入木头、石头、陶瓷、铜……他自嘲道,用流行的话说,是“跨界打劫”。

大可是讲“缘”的。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在恰当的时机,抓准了方向并努力投身其中。从学生时代的书法、篆刻开始,到刻木、刻石到近年来刻壶。在追求线条之美的途中,大可时常有些意外收获。

1975年,大可出生在福建与广东交界处的诏安山村。少年时的大可曾经骑车翻过山头,到广东花了1.5元“巨款”,买了一支毛笔,那时一本作文本几分钱而已。他别出心裁地,用毛笔尖蘸着钢笔墨汁,在作文本上写着比小楷还袖珍的的字迹。

他相继念过中专师范、政史专科、中文本科;当过小学、中学教师,也为大学生授课,在媒体工作过。大可借由丰富的学习工作经历,接触到了更广泛的艺术的世界。

2003年本科毕业之前,大可在省画院办了次书法个展,不少福建书画界名人都去了。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是怎么做到的?大可说,除艺术以外,有时觉得自己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但时常拜访书画界名人,以得到指点和提升。“为了喜欢的书法,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大可说。

毕业不多时,大可便成为中书协会员。那时他还在传统书法的道路上循规蹈矩的走着路。“一个从事艺术的人,如果二十年来毫无变化,是不合适的。”大可心中这样想。

从古至今“书”与“刻”是分开的。书法家的字交给工匠来刻,细节的处理没能如书写的到位,缺少笔画运转的感觉。笔画的虚实处理,这是工匠所难以感悟到的。而书法家总也不愿意拿起凿子,刻出自己想要的效果,认为那是匠人所为。大可说,千百年来“书家”与“工匠”之间固有的偏见,他正是要打破这样的壁垒。

2005年,大可开始探索在木头上,雕刻出他熟悉的书法线条。木头颜色过于单调,材质不够坚挺,一年之后,又开始运用原来的篆刻基础,探索将书法线条运用在寿山石雕上。具有扎实的书法功底,让他“玩”起现代书刻如鱼得水。大可的寿山石书刻,利用石头外皮的巧色,为书法线条增彩。初尝新技,大可就觉得很有意思。将他个人风格的书体——草篆,运用到寿山石书刻上,成为自己显著的标志。

福州盛产寿山石,寿山石雕刻工艺亦相当完备,工艺大师层出不穷。尽管如此,传统的寿山石雕刻乃属于工艺类。而业内人士认为,大可的寿山石书刻提升了这一命题,使得书法的线条创造性地在寿山石艺术中愈加得到彰显。

2011年前后,大可因爱茶,又跨界去了紫砂壶的天地。

文人画或诗文刻在壶身上,是常见的。而大可的壶,却是“熟刻”法。起初是为了减少从福建到宜兴的奔波,后来在大可契而不舍的尝试下,窑外刻壶的方法在线条和肌理上,可以比在壶坯上作画的“生刻”,更显精细。为了刻好又硬又脆的紫砂壶,大可十几次对雕刻工具进行提升,部分还借用刻玉的工具。

大可的壶文人气质浓郁,而且用起来也妥妥的。一把“宜均釉”壶在大可的线条雕琢下,紫砂温润质朴的底色,与外层光彩的釉面和谐融合。盛于明清的宜均釉,在形式上仿钧釉,然而却将紫砂原本透气的优点隐藏了起来。大可用“熟刻”的方法,使得宜均釉壶既好看又实用。

为自己制作的壶做全形拓,宣纸扇面上,印有立体的紫砂壶印纹,附上一首诗,配三五百字小文。这是一个多月来,大可的艺术新形式。紫砂壶全形拓,在宜兴是一门老技艺,而大可自己揣摩了出来。也许细节没能尽善尽美,但颇有体会,大可称自己的全形拓作“写意拓”。

大可艺术载体一直在变化,但不离其宗的是表现他独具的奇妙书体——草篆。乍一看,是草书;细看,有篆书的笔墨;再看,似篆似草,草与篆相融,一种“奇而不怪”的感觉。

古人也玩“草篆”的跨界,但大可的“草篆”,是要让草书与篆书的血液融合为一体。他在用草书的笔意、笔法写篆书。大可的草篆,是要草书笔法中的连带、减省、虚实、顿挫等,都要融入篆书之中。篆书也要改造掉原来书写的拘束感,以草书的笔法写出天然的率真。

从2008年6月6日,金华作为个人巡回展第一站,此后大可的作品陆续在国内一些城市展出。“这是一场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展览,一场一辈子的展览。可能会展到很老,希望后人还会继续展。”展品涉及他的“奇”系列作品,奇书、奇壶、书刻等等,集中展示了他对书法线条的理解。

泉州站开幕式之际,有两位老人家不解地问大可,做了那么多细致的东西,会不会很枯燥啊?的确,刻一把好壶,有时耗时约百小时。

大可说:“如果真的是枯燥的事,也坚持不了呢。艺术应该是相当好玩的事。”大可的每件作品,都想为自己而留。艺术家也应该拥有“匠心”,让自己的艺术沉下心来,作更多的探索。大可说,“没准将来还跨界到其他材质上呢”,艺术的探索依然需要“水到渠成”。

文字 / 吴月芳 图 / 林良标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荷花被历代文人称为“翠盖佳人”

不仅因为它具有色彩艳丽

婀娜多姿的天然美

还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中国嘉德 《五色荷花》

有这样的一位男神

他一生钟爱荷花

还是中国画荷第一人

33岁时,他住进了颐和园

尤喜爱赏荷,此后

他一生画荷无数,不断推陈出新

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

35岁时,他创作的《金荷》

就被法国政府购藏

徐悲鸿说:他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张大千的荷花,清丽雅逸,登峰造极,令人神往

早年画荷,以明代画家徐渭画法为多

中年画荷,半工半写者多

晚年画荷,擅用没骨、写意或泼墨泼彩

张大千画荷可分三类

一是工笔荷

二是写意红荷、白荷

三是勾花点叶荷

张大千认为

画荷需用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

画荷花的干,用篆书

叶,是隶书

瓣,则是楷书

大千观察细致入微

他笔下的荷花形态各异

或正、倚、俯、仰

或静、动、离、合

或大、小、残、雅

在风、晴、雨、露中展现各种姿态

可谓“映日荷花别样红”

“风吹荷叶十八变”

让人赏心悦目

张大千一生的荷花作品成千上万

除了在绘画风格上的规律外

在题字、用印上也有讲究

他在画荷作品上多钤“三十六陂秋色”

“冷香飞上诗句”等印。

落款处多题“三是鸥世界凉”、“江妃出浴”

“水殿风来暗香满”、”

“塘坳闲意思池面好丰神”

“云破月来花弄影”、

“媚水花开粉未干”

“君子之风其清穆如”等

张大千画过朱荷、粉荷、黄荷、

白荷、墨荷、金壁荷

画过风荷、晴荷、雨荷、秋荷

画过没骨荷、工笔荷、写意荷等

他笔下的荷花均是落落大方

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

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

拍卖会上出现过两幅张大千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五色荷花》,风格手法不一样,一清雅一热闹,均极精彩。

张大千 《五色荷花》

大千题识:曾攀玉井睡云端,罗袜凌波欲赋难。不是眼前迷五色,赚君聊作笔花看。似北山画友博笑。乙亥春日,蜀人张爰并题。钤印:张爰之印

赏析:这幅《五色荷花图》兼工带写,叶茎当属胎息于青藤、八大、石涛的写意之笔,荷花则精雕细琢而成,风裳翠盖,墨叶纷披,红、白、绿、粉、蓝五色并开,缤纷绚烂,高华富丽。

张大千 《五色荷花》

下面请大家屏住呼吸,静赏大千笔下荷花带来的惊艳叹之美

荷花被历代文人称为“翠盖佳人”

不仅因为它具有色彩艳丽

婀娜多姿的天然美

还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中国嘉德 《五色荷花》

有这样的一位男神

他一生钟爱荷花

还是中国画荷第一人

33岁时,他住进了颐和园

尤喜爱赏荷,此后

他一生画荷无数,不断推陈出新

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

35岁时,他创作的《金荷》

就被法国政府购藏

徐悲鸿说:他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张大千的荷花,清丽雅逸,登峰造极,令人神往

早年画荷,以明代画家徐渭画法为多

中年画荷,半工半写者多

晚年画荷,擅用没骨、写意或泼墨泼彩

张大千画荷可分三类

一是工笔荷

二是写意红荷、白荷

三是勾花点叶荷

张大千认为

画荷需用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

画荷花的干,用篆书

叶,是隶书

瓣,则是楷书

大千观察细致入微

他笔下的荷花形态各异

或正、倚、俯、仰

或静、动、离、合

或大、小、残、雅

在风、晴、雨、露中展现各种姿态

可谓“映日荷花别样红”

“风吹荷叶十八变”

让人赏心悦目

张大千一生的荷花作品成千上万

除了在绘画风格上的规律外

在题字、用印上也有讲究

他在画荷作品上多钤“三十六陂秋色”

“冷香飞上诗句”等印。

落款处多题“三是鸥世界凉”、“江妃出浴”

“水殿风来暗香满”、”

“塘坳闲意思池面好丰神”

“云破月来花弄影”、

“媚水花开粉未干”

“君子之风其清穆如”等

张大千画过朱荷、粉荷、黄荷、

白荷、墨荷、金壁荷

画过风荷、晴荷、雨荷、秋荷

画过没骨荷、工笔荷、写意荷等

他笔下的荷花均是落落大方

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

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

拍卖会上出现过两幅张大千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五色荷花》,风格手法不一样,一清雅一热闹,均极精彩。

张大千 《五色荷花》

大千题识:曾攀玉井睡云端,罗袜凌波欲赋难。不是眼前迷五色,赚君聊作笔花看。似北山画友博笑。乙亥春日,蜀人张爰并题。钤印:张爰之印

赏析:这幅《五色荷花图》兼工带写,叶茎当属胎息于青藤、八大、石涛的写意之笔,荷花则精雕细琢而成,风裳翠盖,墨叶纷披,红、白、绿、粉、蓝五色并开,缤纷绚烂,高华富丽。

张大千 《五色荷花》

下面请大家屏住呼吸,静赏大千笔下荷花带来的惊艳叹之美

古人画竹称作写竹,因为画竹是等于写字一样,用笔要完全合乎书法。

书法第一要诀,一定要练好永字,因为永字已包括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种方法。这些方法都通用于写竹。

竹枝更须用篆书的方法,画竹叶也要写成个字和介字、川字开关但必须要用一二笔来破开。古人所说的:"逢个不个,逢介不介,逢川不川。"就是这个道理。

画竹应该先写竹竿,从上写下,象字一样,没有由下写上的道理。每一竹节为一段,起笔略重,一搨直下,驻笔向左略略一踢就收,一节一节的画下去,梢头稍短,渐下渐长,到近根的地方,又慢慢的短下来。

张大千画:竹石图

待画完时,然后出枝画叶,在离开的竹节空处,用浓墨写一横道,用笔要从逆势进去然后翻出来,两头放起,叫做点节。

竿要上下粗细差不多,切忌两头大,中间细,叫做蜂腰鹤膝,是不可以的。讲到顺势,直的竹竿必须从上到下,这是顺笔。如果竹竿倒在右边,是应该从上而下,或从外向内呢?我以为要是竹竿偏倒在右边,就要从下或里向外画了。这完全是要看情形,顺着落笔势的关系。

最后就画竹叶。竹叶必须生动,决不可将竹安排得如图案一样,尤忌部位一样,必定要非常自然。

竹法有双勾写意两种,双勾那就是用线条勾成轮廓,然后再填色,这是工笔画竹,必要充分了解竹的生长状态和结构,一笔不得苟且,这种可以叫作画竹。

写意的竹,也要分层次,近的竹在前,要用浓墨,远的竹在后,要用淡墨,这才能够分得出前后、明暗的层次,增加韵味,可是有一点要记着,每一根竹是用浓墨,就全部用浓墨,用淡墨就全部用淡墨,绝不要在一笔上弄巧,兼有浓淡二色,反为不美。

竹有风竹、雨竹、暗竹、老竹、新竹、新篁的分别。

张大千画:风竹

风竹是要表现竹在风中的姿态,枝叶要随着风向,作斜横飘动的状态,最不易表现者,为竹竿要能够在风中有弹性动态的感觉。

雨竹的枝叶稍下垂,有湿重的意思。

张大千画:雨竹

老竹是竿粗叶少,新篁乃是竿细枝柔,叶叶向上。

张大千画:新竹

张大千画:老竹

还有在竹节每节上出枝及芽的问题,往往为人忽略,根据实状,每一竹节在左发枝,一定在右发芽,第二节则一定变为在右发枝,在左发芽。作画虽小地方也要注意,如作诗词,要字斟句酌。

张大千画:茎竹

张大千画:静竹

石涛写竹,昔人称其好为野战,但是他的生动有风致,那种纵横态度实在赶不上。但是我们不可以去学。画理严明,应该推崇元朝李息斋算第一人,从他入门,一定是正宗大路。

石涛画:竹子册页

画 家 画 竹 欣 赏

文同画:墨竹

吴炳画:竹雀图

柯九思画:晚香高节图

李鱓画:墨竹图

倪瓒画:丛篁古木图

唐寅画:风竹图

文徵明画:墨竹

吴镇画:枯木竹石图

夏昶:清风劲节图

郑燮画:竹石图轴

吴昌硕画:兰竹石图

张大千画:双清图

潘天寿画:兰梅竹图

任伯年画:客舍竹雀图

张大壮画:苍翠

來楚生画:竹石图

唐云画:山鼠竹枝

黄幻吾画:听蝉

收集整理:杨普义

杨普义,1958年2月生于甘肃庆阳,文化学者,无党派,毕业于人民公安大学。著名书画收藏鉴赏家、书法理论家。曾服务中石油某企业,担任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兼人民武装部部长,政工师。

现任陕西紫光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新西部在线特约书画评论家、中国书画家协会高级典评师、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兼外联部长、中华百家姓书画协会高级典评师(香港)。

杨普义和千千万万业余书法爱好者一样,自幼被动练习书法而爱好书法,逐渐进入书法理论创作;作品由孤芳自赏到走向社会;由研究历代名家书论作品到直抒胸臆的创作。几十年来,研究、释解历代书法理论名著180余篇(其中,秦汉名家书论七篇、魏晋十二篇、南北朝十六篇、隋唐五代三十三篇、宋代十六篇、元代七篇、明代二十三篇、清代三十四篇以及近代的三十四篇)。

杨普义提倡:弘扬中国书画艺术,“人以书为传,书以人为传。回归到古典,回归到自然"。

一、总结出了不同朝代的书法成就:

1、汉代书法理论

东汉时期,开始出现了纯粹以书法成名的书法家,并且形成了流派与家学。

2、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论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古代书法理论的成熟时期。比汉朝更多,更广泛。

3、隋唐时期的书法理论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书法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这个时期,名家众多,书学理论甚好。

4、宋元时期的书法理论

宋元时期的书法风格以尚意和复古为主要核心,其代表人物为苏黄米蔡等。

5、明清时期的书法理论

明时期的书论继承了前朝书论比较多,没有太多的开拓。具有一定的反传统性。

二、艺术成果

1、撰写了各类书法释文和指导性文章千余篇;为国内、外书画家撰写书评560余篇。

2、参加了2011年第一届《高原.高原一一中国西部美术展》评选活动。

3、参加了《首届全国廉政书画大赛暨全国廉政书画百杰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方案的实施工作。

4、参加了《2015年米兰世博会》一一西安传心文化艺术传播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