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揿针,大用途!

 yjh一缕阳光 2019-04-09

什么是揿针?

揿针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直径0.3-0.9mm不等,用时可将针体揿入皮下,属于微型针灸针,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供皮下埋藏用,可长久留针。其实,揿针治疗是中医针灸治疗的分支,是传统皮内针治疗的发展和创新。

揿针疗法即皮内针治疗,属于传统针法里面的浮刺和浅刺,浅刺是通过调节卫气,激发机体卫外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留针的目的则在于候气或者调气,最终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衡。

揿针有什么特点?

1.因针体直径极细、针长极短的揿针不会刺及内脏和深部组织,故治疗时特别安全。

2.因皮下的神经及毛细血管极其丰富,是针刺产生最佳电化学效应的部位,故皮下是针刺疗效最佳的部位。

3.由于揿针埋针作用时间长,且在埋针时随着运动又增加了机体局部的自身协调、增加了血循修复,因此大大增加了针灸对穴位的治疗作用,从而使其能收到极佳的疗效。

揿针的作用机制?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皮肤层散布着皮神经末梢。揿针疗法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使其神经兴奋后沿着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从而激活神经系统调节,并能刺激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影响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止痛的效果。揿针长久留针可通过穴位刺激调整内源性物质、经神经-内分泌-免疫复杂网络调节功能整合后发挥对靶器官的调节治疗作用。

揿针的应用范围?

大量的研究表明,揿针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下列疾病: 1.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 2.眼和附器:近视、麦粒肿。 3.皮肤和皮下组织:痤疮、扁平疣。 4.精神和行为障碍:失眠、抑郁。 5.妇科:痛经。 6.呼吸系统:呃逆、哮喘、过敏性鼻炎。 7.神经系统:面肌痉挛、眼睑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8.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减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