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诗中习得禅寂的才子王维

 昵称32901809 2019-04-09

历史上有名的诗人数不胜数,他们的惊艳了世人,在岁月的打磨中也惊艳了时光。他们的作品经后世传颂欣赏,令人赞叹。唐朝,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一个繁华鼎盛的时代,华灯初上,春秋盛世下,有一个特别的存在,就是王维,一个心系桃花源的大唐才子,一个真正的佛系诗人。

在诗中习得禅寂的才子王维

提起唐代诗人,人们更容易想到的是自由洒脱,不畏权贵的诗仙李白,或是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诗圣杜甫,这两个人几乎是整个唐朝诗人的代表,其实除了这两个人外,还有一个诗人,他的一生也很传奇,有人称赞他诗中有他的画,画中又有诗,除此之外,后来的他不追求名利,却一心向佛,最终在禅寂中获得人生真谛。他应该算是唐朝诗人中特别的存在,因为他后来参佛的原因,他的诗记录了他从少年到人生圆满的心路经历和人生态度,他的诗有着超越世俗的人生境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

在诗中习得禅寂的才子王维

对于王维,有一点不得不令人佩服,他除了写诗外,对作画和音律方面都很精通。经历史记载,王维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九岁时就可以写出优秀的诗文,不仅如此,在作画音律方面也很有天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在当时就被称为才子,这样的人注定未来的人生不会平凡。王维十五岁那年离家进京求取状元,因为父亲早逝,身为长子的他迫于生活压力,为此也曾在长安,洛阳游历,长达四五年之久。王维机缘巧合曾被岐王邀请去他府中参加宴会赏花,在这次夜宴上,王维大放光彩,更加证明了他的才华,至此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才子,一个比李龟还要技高一筹的音乐家,更是出色的画家,这一年他才十九岁,当时的盛唐,李白他还未出名,毫不夸张的说王维是当时天下最有名的诗人。也正是这样,他的才华被玉真公主赏识,后来的他官运顺遂,成功高中状元。不到三十岁的他,权势,钱财,名声他都有了,绘画方面还被称为“南山之宗“,他好像什么都有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时候的他开始回首人生,他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现在的他又是否满足。他的内心真的喜欢这些东西吗?答案是否定的,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他。

在诗中习得禅寂的才子王维

唐朝本身就是一个盛行佛学的朝代,当时东瀛的佛教交流很是频繁,佛学的发展日益繁盛,这也为王维的佛学道路做下了铺垫。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后来他的人生追求,王维字摩诘,号称摩诘居士,听说是因为王维的母亲梦到了维摩诘菩萨,才有了这个名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王维与佛的缘分。正常人追求的名利富贵他都抛下了,回到长安后,他像是变了一个人,对世俗的事物有了超然外物的看法与感受,就这样王维慢慢的开始向”佛系青年“过渡。其中那首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还有一个佛系的说法,相传王维与朋友送别,即兴作诗一首就是这首,朋友听后感动不已又有点疑惑,便问他为何在诗中写景劝酒却半点不见离别伤感之情,王维只是平静的说道:”都在酒里。“后来这首诗成为送别诗中的翘楚,引人赞叹连连。这个曾经也有过政治抱负的仕途之人,在当时明争暗斗的黑暗官场下,消沉失意的他顿悟出今后的人生之路,他可以什么都不要,只愿远离世俗过着优先自由的生活,我们都知道,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在诗中习得禅寂的才子王维

在古代的诗歌历史上,王维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因为后来的他隐居山林,不问世俗,成就了他淡泊名利,坦然面对人生的心境。田园诗,边塞诗,在他写的诗中都透露着他笃信佛教,静心修行,超凡脱俗的品质。他的代表作《终南别业》更是达到了他佛系人生,内心平静的最高境界。随心而行,走到哪里也不知道,大概是水穷尽的时候,坐下来,抬头静静的看着天空中的云彩,他顺应自然,不争不怒,不因外界而改变自己,宠辱不惊。能写出这样的诗的人内心是何等的境界啊。他的另一首代表作又将这种心境表达到了极致,清泉流淌流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澄澈,明月照耀照的是精神的圣洁与明亮。他的诗大多都是佳作,诗中写景自然舒适,他把画带进诗里,情景交融,在他取材于陶渊明写成的《桃花源》描写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更是展现了王维写诗的特点,只有内心对此特别向往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真实自然的场景吧,不得不说,他的品质值得人们称赞。

在诗中习得禅寂的才子王维

梦回桃花源的大唐才子王维坦然面对人生的超脱境界令人折服,后来唐朝发生叛乱,朝堂动荡不安,他被迫回京任职,没有人理解他内心的悲愤与痛苦。因为后来安史之乱他不愿背叛自己的国家,被安禄山囚禁在寺庙中,即使这样,他的内心也是满足的,他可以保持自己的内心不变,不屈服,不畏强权,他在诗中习得禅寂,在诗中体现他不屈的人生态度。

安然辞世的他是否去了他内心的桃花源?答案应该是吧。人生在世,保持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他做到了,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佛系诗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