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府本是程甲本的稿本(六) 红楼梦里描写了几百个人物,有的人物一带而过,很多读者可能读过去也就把他忘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红楼梦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玩母珠贾政参聚散”中提到一个人物,巧姐称她为“刘妈妈”,
“刘妈妈”在一百多万字的红楼梦中就只出现这么一次。这位刘妈妈你知道她是谁吗?红楼梦里有几十个各种各样的妈妈。带姓有四个,宋妈妈,李妈妈,周妈妈,和这里的刘妈妈。宋妈妈,李妈妈,和周妈妈,是清楚的,刘妈妈就这么一点介绍。她到底是谁呢,是不是红楼梦作者随意地随便加进了一个人物呢?单凭程高本,是不容易解决的。破解这个谜的仍然得依靠最原始的蒙府本。在给出答案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与刘妈妈同姓的刘老老这个人物。 刘老老是红楼梦里一个重要人物,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人物。怎么称呼她,在程高本里是刘老老,在几乎所有手抄本中是刘姥姥。如何称呼的问题,在红学界也一直是有争论的。 按照字面理解,“刘姥姥”就是姓刘的外祖母。红学家们大都觉得,其实写“女”字旁的“姥姥”是不恰当的。她是板儿和青儿的姥姥。贾府的人怎么会跟着板儿和青儿叫“刘姥姥”呢。贾府的人称她的应该是不带“女”字旁的“老老”。“老老”是古代北方对老年妇人的称呼。也就是说,贾府的人叫的是不带“女”字旁的“刘老老”,意思是刘老太婆。著名红学家李希凡的小师妹马瑞芳说,“前些年写红学文章,里面写到了‘刘姥姥’,讲究的红学家就说,凭这点就不像是研究红学的。我的大师兄李希凡也据此挖苦过我。” 因此,不言而喻,刘姥姥是不恰当的,应该是刘老老。马瑞芳说:“但是如果真的写成‘刘老老’,多数编辑非给改过来不可,要费很多唇舌,干脆从众,跟着板儿叫‘刘姥姥’吧。后来我发现,冯其庸、蔡义江先生注的《红楼梦》都跟着板儿走,可见习惯成自然。”这实际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么一个饱经风霜的底层老年村妇,有她可爱的一面。人们不忍把她简单地看作老太婆。因此就称作刘姥姥。但实际上,这是很离谱的。八七版《红楼梦》有其很多的成功之处,但是巧姐一声声的“姥姥”(我想百之九十九的观众是这样认为的),实在是太误导了。刘老老和王熙凤是同辈,辈份都没有弄对。 也许红楼梦作者考虑到了“老老”和“姥姥”的难处,在刘老老给巧姐取名后,想通过让巧姐认刘老老为干妈的方法(在第119回有明确的交代,刘老老是巧姐的干妈)解决这个问题。不再称呼她为刘老老或者刘姥姥,而跟着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巧姐叫,按南方的习惯,或普通话的习惯,叫“妈妈”。让贾府里的人顺理成章地跟着巧姐叫她“刘妈妈”。但是在前八十回,在巧姐取名以后,刘老老只出现了少数几次,就按原来的习惯叫刘老老叫下去了。因此在前八十回从没有出现“刘妈妈”这个称呼,无论是程高本,还是手抄本,都是如此。 但是,到了后四十回,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在第92回第一次出现刘老老时,红楼梦作者就让巧姐称她“刘妈妈”,“我也跟着刘妈妈学着做呢”。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刘妈妈又消失了,再也看不到了。在后面的第113回,第119回,第120回,看到的只是与前八十回一样的刘老老。 回忆红楼梦文字基因呷字的发现:在后四十回,只出现了一个呷(第111回)。现已发现的两本120回手抄本,题名《红楼梦》的杨藏本和题名《石头记》的蒙府本,也和程乙(高)本一样,都是“凤姐呷了一口,昏迷仍睡。”但我们发现,在蒙府本后四十回中保留了多得多的我们家乡的方言“呷”。 这里,对于“刘妈妈”,我们看到了类似的情况,几乎可以用同样的文字来描述:在后四十回,只出现了一个刘妈妈(第92回)。现已发现的两本120回手抄本,题名《红楼梦》的杨藏本和题名《石头记》的蒙府本,也和程乙(高)本一样,都是“我也跟着刘妈妈学着做呢”。但我们发现,在蒙府本后四十回中保留了多得多的“刘妈妈”。 蒙府本第113回,第119回,第120回里的几十个刘老老几乎都写作刘妈妈。从初步的对校结果看,这几回的文字,包括含有刘妈妈的文字,已经很接近程甲本了。所以,不管真正作者是谁,是石头,曹雪芹,程高,还是别的什么人,我们推测,作为编辑出版者的程伟元和高鹗,在这里作了非常艰难的选择,一直到最后阶段,也许已经开始排印了,才决定仍用“刘老老”。但忘记了第92回里还有一个刘妈妈,成了红楼梦里的漏网之鱼。这个刘妈妈是红楼梦作者试图改变刘老老称呼的一个印记。 我的朋友告诉我,第92回的刘妈妈,指的不一定是刘老老。也可能是大观园里的某一个妈妈,也许是巧姐的一个奶妈,这样巧姐才有时间跟她学针黹。况且,从书中情节看,这段时间巧姐和刘老老也没有相遇过。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作者满可以使用任何其他的姓,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刘姓呢?对于后四十回文字,程高作了清楚的交代,“惟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为修辑,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不能太认真,无论是对后四十回还是前八十回。太认真了就会误入歧途。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每到关键之处,蒙府本总是越发显得光芒四射。蒙府本后四十里的刘妈妈,无疑是对我们关于蒙府本是程甲本阶段性稿本这一论断的又一强有力支持。下面是第92回,第113回,第119回,第120回中包含【刘妈妈】的段落的蒙府本与程甲本对校结果。让我们在研究程高编辑加工的同时,体会一下,要是红楼梦真的把刘老老改成了刘妈妈,该是什么感觉? ----------------------------------------------------------------------------------- 蒙府本与程甲本对校。 蒙府本,影印版;程甲本,北师大本。 蒙府本:未改动文字加【】内文字;程甲本:未改动文字加『』内文字。蒙府本中的【刘妈妈】用红色标出,三处【刘老老】用粉色标出;程甲本中一律为刘老老。【附录】中展示蒙府中刘妈妈的例子。 ------------------------------------------------------------------- 第92回
------------------------------------------------------------------- 第113回
正说着,又听凤姐叫『呢』。【及】平儿『及』到床前,凤姐又不言语了。平儿正问丰儿,贾琏进来,向炕上一瞧,也不言语,走到里间气哼哼的坐下。只有秋桐跟了进去,倒了茶,殷勤一回,不知嘁嘁喳喳的说些什么。回来贾琏叫平儿来问道:“奶奶不吃药么?”平儿道:“不吃药。怎么样呢?”贾琏道:“我知道么!你拿柜子上的钥匙来罢。”平儿见贾琏有气,又不敢问,只得出来凤姐耳边说了一声。凤姐不言语,平儿便将一个匣子搁在贾琏那里就走。贾琏道:“有鬼叫你吗!你搁着叫谁拿呢?”平儿忍气打开,取了钥匙开了柜子,便问道:“拿什么?”贾琏道:“咱们有什么吗?”平儿气得哭道:“有话明白说,人死了也愿意!”贾琏道:“【这】还要说么!头里的事是你们闹【得】『的』。如今老太太的还短【少】『了』四五千银子,老爷叫我拿公中的地帐弄银子,你说有么?外头拉的帐不开发使得么?谁叫我应这个名儿!只好把老太太给我的东西折变去罢了。你不依么?”平儿听了,一句不言语,将柜里东西搬出。只见小红过来说:“平姐姐快走,奶奶不好呢。”平儿也顾不得贾琏,急忙过来,见凤姐用手空抓,平儿用手攥着哭叫。贾琏也过来一瞧,把脚一跺道:“若是这样,是要我的命了。”说着,掉下泪来。丰儿进来说:“外头找二爷呢。”贾琏只得出去。 这里凤姐愈加不好,丰儿等不免哭起来。巧姐听见赶来。 【刘妈妈】也急忙走到炕前,嘴里念佛,捣了些鬼,果然凤姐好些。一时王夫人听了丫头的信,也过来了,先见凤姐安静些,心下略放『心』【了些】,见了【刘妈妈】,便说:“ 【刘妈妈】,你好?什么时候来的?” 【刘妈妈】便说:“请太太安。”不及细说,只言凤姐的病。讲究了半天,彩云进来说:“老爷请太太呢。”王夫人叮咛了平儿几句话,便过去了。 ------------------------------------------------------------------------ 第119回 有个婆子进来,回说:“后门上的人说,那个【刘妈妈】又来了。”王夫人道:“咱们家遭着这样事,那有工夫接待人。不『拘』怎么回了他去罢。”平儿道:“太太【说】该叫他进来,他是姐儿的干妈,也得告诉告诉他。”王夫人不言语,那婆子便带了【刘妈妈】进来。各人见了问好。 【刘妈妈】见众人的眼圈儿都是红的,也摸不着头脑,迟了一会子,便问道:“怎么了?太太姑娘们必是想二姑奶奶了。”巧姐儿听见提起他母亲,越发大哭起来。平儿道:“【妈妈】别说闲话,你既是姑娘的干妈,也该知道的。”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把个【刘妈妈】也唬怔了,等了半天,忽然笑道:“你这样一个伶俐姑娘,没听见过鼓儿词么,这上头的方法多着呢。这有什么难的。”平儿赶忙问道:“【妈妈】你有什么法儿快说罢。” 【刘妈妈】道:“这有什么难【得】的呢,一个人也不叫他们知道,【商量】『扔崩』一走,就完了事了。”平儿道:“这可是混说了。我们这样人家的人,走到那里去!” 【刘妈妈】道:“只怕你们不走,你们要走,就到我【那】『屯』里去。我就把姑娘藏起来,即刻叫我女婿弄了人,叫姑娘亲笔写个字儿,赶到姑老爷那里,少不得他就来了。可不好么?”平儿道:“大太太知道呢?” 【刘老老】道:“我来他们知道么?”平儿道:“大太太住在后头,他待人刻薄,有什么信没有送给他的。你若前门走来就知道了,如今是后门来的,不妨事。” 【刘妈妈】道:“咱们【家】『说』定了几时,我叫女婿打了车来接了去。”平儿道:“这还等得几时呢,你坐着罢。”急忙进去,【去】将【刘妈妈】的话避了旁人告诉了。 …………………… 【刘妈妈】 【×】『惦』记着贾府,叫板儿进城打听,那日恰好到宁荣街,只见有好些车轿在那里。板儿便在邻近打听,说是:“宁荣两府复了官,赏还抄的家产,如今府里又要起来了。只是他们的宝玉中了官,不知走到那里去了。”板儿心里喜欢,便要回去,又见好几匹马到来,在门前下马。只见门上打千儿请安说:“二爷回来了,大喜!大老爷身上安了么?”那位爷笑着道:“好了。又【逢着】『遇』恩旨,就要回来了。”还问:“那些人做什么的?”门上回说:“是皇上派官在这里下旨意,叫人领家产。”那位爷便喜欢【道】『进』去。板儿便知是贾琏了。也不用打听,赶忙回去告诉了他外祖母。 且说贾琏先前知道贾赦病重,赶到配所,父子相见,痛哭【了】一场,渐渐的好起【来】。贾琏接着家书,知道家中的事,禀明贾赦回来,走到中途,听得大赦,又赶了两天,今日到家,恰遇【领】『颁』赏恩旨。里面邢夫人等正『愁』无人接旨,虽有贾兰,终是年轻,人报琏二爷回来,大家相见,悲喜交集,此时也不及叙话,即到前厅叩见了。钦命大人问了他父亲好,说,明日到内府领赏,宁国府第发交居住。众人起身辞别,贾琏送出门去。见有几辆屯车,家人们不许停歇,正在吵闹。贾琏早知道是巧姐来的车,便骂家人道:“你们这班糊涂忘八崽子,我不在家,就欺心害主,将巧姐儿都逼走了。如今人家送来,还要拦阻,必是你们和我有什么仇么!”众家人原怕贾琏回来不依,想来少时才破,岂知贾琏说得【甚】『更』明,心下不懂,只得站着回道:“二爷出门,奴才们有病的,有告假的,都是三爷、蔷大爷、芸大爷作主,不与奴才们相干。”贾琏道:“什么混帐东西!我完了事再和你们说,快把车赶进来!” 贾琏进去见邢夫人,也不言语,转身到了王夫人那里,跪下磕了个头,回道:“姐儿回来了,全亏太太。环兄弟太太也不用说他了。只是芸儿这东西,他上回看家就闹乱儿,如今我去了几个月,便闹【得】『到』这样。回太太的话,这种人撵了他不往来也使得『的』。”王夫人道:“你大舅子为什么也是这样?”贾琏道:“太太不用说,我自有道理。”正说着,彩【至】『云』等回道:“巧姐儿进来了。”见了王夫人,虽然别不多时,想起这样逃难的景况,不免落下泪来。巧姐儿也便大哭。贾琏谢了【刘妈妈】。王夫人便拉他坐下,说起那日的话来。贾琏见平儿,外面不好说别的,心里感激,眼中流泪。自此贾琏心里愈敬平儿,打算等贾赦等回来要【快】『扶』平儿为正。此是后话,暂且不题。 邢夫人正恐贾琏不见了巧姐,是有一番的周折,又听见贾琏在王夫人那里,心下更是着急,便叫丫头去打听。回来说是巧姐儿同着【刘妈妈】在那里说话,邢夫人才如梦初觉,知他们的鬼,还抱『怨』着王夫人“调唆我母子不和,到底是那个送信给平儿【等】『的』?”正问着,只见巧姐同着【刘妈妈】带了平儿,王夫人在后头跟着进『来』,先把头里的话都说在贾芸王仁身上,说:“『大』太太原是听见人说,为的是好事,那里知道外头的鬼。”【刑】『邢』夫人听了,自觉羞惭。想起王夫人主意不差,心里也服。于是【刑】『邢王二』夫人彼此心下相安。 平儿回了王夫人,带了巧姐到宝钗那里来请安,各自提各自的苦处。又说到“皇上隆恩,咱们家该兴旺起来了。想来宝二爷必回来的。”正说到这话,只见秋纹急忙来说:“袭人不好了!”不知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 第120回 ------------------------------------------------------------------------------- 【附录】蒙府本里的刘老老几乎一律作“刘妈妈”,这是取自第119回的影印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