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明代 洪应明 图∣ 华为图库 摄影师于震 音频是我在喜马拉雅录制的《菜根谭》朗读,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听,内含译文朗读。 1、栖守道德,毋依阿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2、与其练达,不若朴鲁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3、心地光明,才华韫藏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4、污泥不染,机巧不用 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5、闻逆耳言,怀拂心事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6、和气喜神,天人一理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7、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8、闲时吃紧,忙时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9、静坐观心,真妄毕见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10、得意早回头,拂心莫放手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11、澹泊明志,肥甘丧节 蔾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12、田地放宽,恩泽流长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惠要留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恩。 13、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路留一步,味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14、脱俗成名,超凡入圣(减欲入圣)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15、义侠交友,纯心作人(素心做人)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16、德在人先,利居人后/利毋居前,德毋落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17、退即是进,与即是得/忍让为高,利人利己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18、骄矜无功,忏悔灭罪/矜则无功,悔可减过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过一个悔字。 19、美名不独享,责任不推脱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20、天道忌盈,卦终未济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21、诚心和气,胜于观心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22、云止水中,动静合宜,道之真体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23、责恶毋太严,教善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24、净从秽生,明从暗出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25、客气伏而正气伸,妄心杀而真心现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26、事悟痴除,性定动正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婬,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27、志在林泉,胸怀廊庙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28、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29、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是无以济人利物。 30、原其初心,观其末路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31、富宜宽厚,智宜敛藏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32、登高思危,少言勿躁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33、放得功名,即可脱俗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34、偏见害人,聪明障道 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35、知退一步,加让三分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36、不恶小人,有礼君子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37、正气清白,留于乾坤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38、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39、种田地须除草艾,教弟子严谨交游 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静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使终生难植嘉禾矣! 40、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41、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42、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43、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灌足,如何超远;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鹅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44、修德忘名,读书深心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45、真伪之道,只在一念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咏,金屋茅舍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46、有木石心,具云水趣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咏,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47、善人和气一团,恶人杀气腾腾 吉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狼戾,即声音唉语浑是杀机。 48、欲无祸于昭昭,勿得罪于冥冥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49、多心为祸,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50、当方则方,当圆则圆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