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圆针解结法治疗筋性疼痛65例及安全性观察

 369蓝田书院 2019-04-10

长圆针解结法治疗筋性疼痛65例及安全性观察*

 1△,肖辉灯2,柴 1,王  3*

1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3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经筋病长圆针解结法1,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薛立功教授研创的治疗筋性疼痛(筋痹),尤其是顽固性疼痛的一种有效疗法,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历经30余年临床观察,疗效确切。但查阅相关文献,鲜见对其安全性的系统研究和评价。本研究旨在通过65例筋性疼痛患者临床观察,验证和评价长圆针解结法治疗筋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9月至2018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65例筋性疼痛患者。其中男19例,女4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3岁,平均58.4岁;经筋病史最短2周,最长30年,平均3.3年。腰部筋病28例,包括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症、腰椎管狭窄等;颈部筋病13例;肩部筋病8例,包括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粘连、肩关节痛等;膝部筋病15例,包括膝关节僵硬、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膝关节软骨炎、膝关节痛等;肘部筋病1例(肱骨外上髁炎)。

经筋病属于中医学的“痹症”范畴,在现代医学表现为全身肌肉、筋膜、肌腱等软组织的痛性疾病2。目前就痹症之筋痹的诊断标准尚未有统一的指南,结合临床、参考1994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尪痹、骨痹、肌痹等诊断依据,拟定诊断标准如下:①初起见全身大小关节处及周围软组织隐隐作痛,疼痛性质多酸、胀,关节等功能活动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②多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病程漫长,可触及肌肉持续紧张、条索、结节等。③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喀刺声或摩擦声。后期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腰弯背驼。④X线片检查: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⑤排除因内脏器质性病变、外伤等其他病变引起的疼痛。查血沉、抗“O”、黏蛋白、类风湿因子等与风湿性疾病相鉴别。

2  治疗方法

2.1  经筋选穴

应用传统四诊法(望、闻、问、切)确定患者病痛的范围及大概区域,进而在十二经筋理论指导下进行循按、触诊,寻找“横络卡压”之处,“以痛为腧、以结为腧”。另外,根据现代解剖知识,通过肌肉、肌群、肌腱、筋膜等软组织的分布和起止点及关节周围进行触诊,同样“以痛为腧,以结为腧”。每次治疗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范围大小选取5~20个经筋穴位。现已规范定位且常用的结筋病灶点称为“次”2,因其结筋病灶点常在腧穴旁的肌肉韧带止点处,在筋骨之上有痛性条索或结节,别于腧穴,以邻近腧穴名加次而命名。临床治疗常用经筋取穴如下(详情可参考《中国经筋学》2)。

①足太阳经筋:委阳次、合阳次、阴谷次、L1~S4棘突次、肾俞次、关元俞次、气海俞次、大肠俞次、髂后上棘次、小肠俞次、膀胱俞次、承山次等;②足少阳经筋:成骨次、成腓间、腓骨小头、陵下次、健胯次、中空次、外承扶次、上风市次、风市次、阳陵泉次等;③足阳明经筋:鹤顶次、髌内、髌内上、髌内下次、胫骨内髁、髌下、髌外上、髌外、髌外下、胫骨外髁、维道次、髀关下、伏兔次、曲骨次、解溪次等;④足三阴经筋:阴陵上、髎髎次、髎膝间、膝关次、胫骨内髁、曲泉次、髀关次、府舍次、地五里次、箕门次、血海次、横骨次、公孙次、照海次、太溪次等;⑤手太阳经筋:肩贞次、臑俞次、肩痛点次、下肩痛点次、膈关次、附分次;⑥手少阳经筋:天井次、消泺次、肩髎次、肩峰、冈外、天宗次、肩胛冈、颈横突1-7、天髎次;⑦手阳明经筋:肩髃次、巨骨次、肩胛上、秉风次、曲垣次、肩井次;⑧手太阴经筋:天府次、肩内陵次、抬肩次、中府次、云门次;⑨手厥阴经筋:肱中次、举肩次;⑩少阴经筋:青灵次、极泉次。

2.2  操作方法

于选取的穴位常规消毒、铺巾,0.%利多卡因和20 mg曲安奈德混合液5mL局部注射进行浸润麻醉,每个穴位1~2 mL。麻醉后,用薛氏长圆针从注射点进针,行“关刺、恢刺、短刺”3种长圆针特殊操作手法。关刺:“直刺左右尽筋上,以治筋痹”,即直刺刺入皮肤和筋膜之间,进行横向刮拨探查以解除表层粘连及探查粘连程度及范围;恢刺:“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即直刺肌肉间深面保持一定深度水平再纵向拨动针尖,挑拨甚至切断结筋点与周边组织的粘连;短刺:“直刺至骨,以上下摩骨”,即在足底足背及手掌手背等肌肉附着少或病灶位置表浅或有骨膜下出血和渗出的患者,直刺结筋病灶点深层,做摩骨样切割,使近骨膜横络松解减压。行针过程中尽量将局部血管、神经分离到刀口两侧,纵行剥离,一般2~3次后出针。出针后,无菌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待血止后予以创可贴覆盖包扎。术后5 min内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感,并告知患者术后正常生活活动,两天内术区勿沾水,尽量卧床休息,切勿做家务和剧烈活动。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症状、体征评分:包括疼痛、压痛、关节活动功能、肿胀4项,累计各项评分计算出总分。疼痛、压痛:无,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能忍受,计2分;重度,难忍受,计3分。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计0分;活动略受限,但无明显疼痛,计1分;活动受限,有疼痛,可以忍受,计2分;活动明显受限,疼痛剧烈,计3分。肿胀:无肿胀,计0分;轻微肿胀,但无皮温颜色改变,计1分;明显肿胀,但无皮温颜色改变,计2分;明显肿胀,局部皮肤红热,计3分。

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测定采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应用的疼痛测定方法。即用010 cm的一条直线,分成10等分,标明数码,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痛觉来判定并标在数字上,治疗前及治疗后均由病人标明疼痛所在的位置,最后由医生判定疼痛的程度进行评分。0: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尪痹、骨痹、肌痹疗效评定。治愈:关节等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无效:关节疼痛、肿胀等原发病灶无变化。

3.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出血、血肿、晕针、神经损伤、术区疼痛、术区青紫、术区发红、术口感染等,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程度、发生日期、结束日期、有无处理措施及该不良反应是否与本操作有关  联等。

根据临床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情况判定长圆针解结法的安全等级。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2级:比较安全,轻度不良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3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或安全性指标检查有轻度异常,需做处理;4级:因严重不良反应中止研究,或安全性指标检查明显异常。

3.4  统计学处理

记录的患者所有信息建立成Excel数据表格,采用SPSS 22.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5  治疗结果

165例筋性疼痛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为(1.906±0.178)分,低于治疗前的(6.092±0.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5例筋性疼痛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由治疗前(5.769±0.126)分降低至(1.169±0.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临床疗效

经治疗后,65例筋性疼痛患者,治愈35例,好转3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

4)不良反应及相关性分析

65例患者治疗后,7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皮下青紫,发生率为11.0%。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行针部位、疾病诊断进行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患者青紫的发生与患者病程、诊断、行针部位、VAS评分等无明显的相关性。

7例术后皮下青紫患者,青紫部位不红不肿、不痛不痒,无发热等局部不适症状,亦无任何全身不适症状,未给予任何处理,青紫多术后2周至1个月内自行吸收消退。临床检查无任何不适,属1级安全。

4  体会

《灵枢·刺节真邪》载:“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长圆针疗法之所以被称为“解结法”是其针具擅长解筋结、除痹痛。临床观察多数患者术前自觉身体肌肉绷紧者,施术部位术后均感“松快、放松感”,特别是膝关节、踝关节等承重关节最为明显。众多临床报道亦有显示,王洪国4运用解结法治疗肩部经筋病;李瑜5治疗紧张性头痛;苏鑫童等6治疗肩手综合征Ⅰ期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李娇娇等7解结太白次治疗足拇外翻;尚军8运用长圆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等,均验证了长圆针“解结、治痛”的功效。

从本研究观察可知,长圆针解结法治疗筋性疼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临床适宜技术。虽部分患者出现皮下青紫,但患者未经任何处理瘀斑自行消退、也未出现任何不适。长圆针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未见与之发生的密切因素,原因可能是观察病例不足、观察病史不全等。临床诊疗中发现,随着每次诊治,患者的病痛逐步在降低,疼痛评分也在逐步减少,所以全疗程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于长圆针的“解结治痛”的良效,在今后的临床诊治中,对于一些顽固性的非器质性疾病从经筋角度出发,将治疗直接化。采用长圆针解结法,“针至病所”,解除“横络卡压”,达到治疗效应。例如王淑娟等9治疗乳腺增生病,尚军等10治疗顽固性呃逆,均显示运用长圆针解结法收到良好的疗效。

本研究不足之处:较之其他研究来说,在经筋病的诊断治疗中,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诊疗标准及相关指南。希望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全体中医工作者能在个体中寻求到整体,从差异中找到共性,找到各类疾病的共同规律。(选自《中国针灸》杂志2019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