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女科学家在国内鲜为人知,国际天文学会却用她为小行星命名

 老黄说史 2019-04-10

清代这个女科学家国内鲜为人知,国际天文学会却用她为小行星命名。国外明信片上的清朝女科学家,她的名字国内却鲜为人知。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谁言女儿不英雄?尝拟雄心胜丈夫!

在世界天文学界,一个人的名字能用来为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那些有幸被选中的名字,都是世界级大伽,比如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小行星——1802 张衡(Zhang Heng)。张衡 (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发明地动仪,开创中国天文、地理研究之先河,是中小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人物。2000年2月8号,北京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用了我国一位古人的名字为它命名——Wang zhenyi。

Wang zhenyi是谁?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Wang zhenyi就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女家王贞仪。出生于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王贞仪,祖籍安徽天长,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其祖辈为宦为医,十六七岁曾随父宦历楚粤,出塞省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王贞仪聪明好学,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通医理、善诗文,是位学贯可中西的著名女学人。她是天生的学霸,能够留存后世的著作涉及天文、地理、数学,而且都是在她18~24岁完成;她是一位可以顶尖全球的科学家,她提出的《地圆说》和“日月食”的解释比西方更有说服力。但是,正当她迎来科学事业的峰巅之际,却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不幸因病去世,年仅29岁。

虽然她在这个世上只度过了短短的29个春秋,但是,王贞仪的影响是世界级的,她的形象曾被国外制成明信片,广泛宣传,遗憾的是,现在国内的许多年轻人,对她的名字和事迹都非常陌生。那么,王贞仪的人生到底有着怎样的精彩传奇呢?

18岁以前的王贞仪,一直是随着父辈过着宦游的生活的,由于她的家族有着强大的“学术背景”,她的父亲是清代学者王锡琛,祖父是宣化太守王者辅。她的父亲是清代学者王锡琛,祖父是宣化太守王者辅。父亲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出版了四本医学专著,传授予她医学、地理和数学。祖母教她阅读诗歌文学,她从祖父那里学习了天文学,还经常在祖父的图书馆里研读大量书籍。早期的思想启蒙为她此后丰富多彩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王贞仪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女孩子,在随家人辗转于全国各地生活期间,她学习射箭、武术和马术,并独自学习天文学和数学。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她还是当时有名的医学家,20多岁的年纪就被称为“女中华佗”。由于家庭历来对天文学的重视,她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天空运动和事件的假说,尤其对“月食”着迷。她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她不仅阅读中外天文著作,还长年坚持夜观天家,日算星辰,日积月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第一个天文数据资料。

她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地搞试验。没有科学仪器,她就卷起衣袖,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地制造。有一天,王贞仪关紧门窗,一个人躲在屋里进行天文学方面的实验。不知不觉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她母亲在房门口等了好久、仍然不见她出来吃饭,就非常好奇地从门缝向内张望。只见桌上的水晶灯被悬挂在房梁上当作太阳,小圆桌被扳倒在灯下当作地球,而王贞仪手拿着镜子当作月亮。她一边移动着反复试验,一边不断观察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弄清了月食等天文现象。

她撰写的《月食解》一文,精辟地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她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日食进行说明,和现代的天文学阐述的日月食原理一致。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完备的日月食成因的解释,那时她才20岁。现在我们说起她的地圆说和日月食解释,很简单,也就一两句话的事情,但对于当时的王贞仪来说却是比登天还难,可以说是划时代性的。

另外,在王贞仪生活的时代气,以梅文鼎、梅珏成为中坚骨干的安徽数学学派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身为安徽人的王贞仪,也成为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她在数学研究中,注意吸取包括梅文鼎在内的中西算法之长,改进概括,化繁为简,灵活运用,不受旧方法旧思想的束缚。她在《勾股三角解》中有一段十分精采的论述:“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然其法理之密、心思之微,而未可以忽视。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唯各极其兼收之义。”

据传她的著作共有64卷之多,可惜如今我们只能读到很少一部分了。其中许多已被湮没,现今能看到的只有《金陵丛书》中的《德风亭集》卷五、卷六和卷七中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心得体会。如卷五中有《岁差日至辩疑》、《盈缩高卑辩》、《经星辩》、《黄赤二道解》;卷六有《地圆论》、《地球比九重天论》、《岁轮定于地心论》、《日月五星随天左旋论一、二、三》;卷七有《月食解》、《勾股三角解》等。

王贞仪所处的时代,正值西方科学涌入。当时的中国对于西方的科学技术要么盲目崇拜,要么一味鄙夷,王贞仪却主张兼容并包,认为应当抛弃门户之见,以真理为先。 她对西洋传入的天文学是一分为二的,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行,即有所不行;有所是,即有所不是。”她积极宣传阐述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她所处的时代,正值西方科学涌入。当时的中国对于西方的科学技术要么盲目崇拜,要么一味鄙夷,王贞仪却主张兼容并包,认为应当抛弃门户之见,以真理为先。王贞仪是位名符其实的“奇女子”,除了科学家的身份外,她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早期同父亲的旅行、游历山水期间,她结识了当时南京地区优秀的女学者,这段经历更激发了她对诗歌的兴趣,也获得了那个时候大多数女子无法拥有的丰富见识。“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这样直抒雄心壮志的诗文完全不输其他男性。与其他女性诗人不同,王贞仪的诗风直截了当,不加修饰的语言能更有力的抨击社会的不公和歧视。当抨击妇女歧视时,她在诗中说道:“丈夫之志才子胸,谁言女儿不英雄!”

王贞仪19岁时结束了流浪生活,随家人回南京定居,25岁时嫁给安徽宣城秀才詹枚,婚后夫妻感情融和。王贞仪在宣城时,也留下不少传奇佳话:有一年她对农家说,今年将有涝灾,应该种高杆作物。隔了一年她又对农家说,今年将会有旱灾,应该种早熟作物。后来她的话果真应验了。农家不解,她就解释:她看见蚂蚁群从洼地纷纷移往高阜,推测这一年有涝灾;观察到天空中的云常常呈现鱼鳞状,没有出现圆锥形的雨云,就推测将会有旱灾。此后,她的邻居外出,或者要做什么事,常常问她天气情况,她回答是晴是雨大致没有差错。

清嘉庆戊午年( 1797年)中秋,这本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但在宣城詹家却是一片压抑气氛,因为才过门4年的儿媳王贞仪病重。王贞仪对天文、数学、气象、地理、医学、文学等颇有研究,著作有50多卷。她在病重期间,嘱丈夫詹枚把自己所写的文稿托付好友钱九英筹资刊印。钱九英也是当时的才女,她不负所托,将王贞仪的大部分著作印制出来。

病重期间的王贞仪,为自己将要出版的《德风亭初集》作序,詹枚则在给她整理书稿,已经装满了好几大箱子了。虽然很想将毕生的心血都留存下来,但是除却周围人的非议,王贞仪还担心自己涉猎了男子都不允许学习的天文历法,恐给家人带来不幸。而且有很多观点只是她自己的个人见解,未曾与人探究,她又是一个对待学问极其认真的人,所以她的很多著作要么被删了,要么烧了,要么藏起来,只留了一部分刊印。她将一切打点妥当之后,年仅29岁的王贞仪离开了人世。

王贞仪,生当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女子无疑会受到更多的压迫和岐视,然而她却独树一帜,大胆提倡男女平等,热心传播科学知识,她那才华横溢又英年早逝的传奇人生,常常为后人赞颂不绝,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称她是“班昭之后,一人而已”。

由于王贞仪在天文学及数学上的贡献与影响是世界性的,所以,在她去世200余年后,世界科学界仍然没有遗忘她。世界最权威的科学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中,王贞仪曾入选“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2016年,美国畅销书《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中,王贞仪榜上有名。2018年,美国数学教授Talithia Williams出版了《数学的力量:数学的反叛女性》一书里,也专门介绍了王贞仪在数学上的贡献。她在科学领域上的卓越贡献,虽深受西方学术界和社会的推崇,但在国内却无任何声响,这不能不说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王贞仪虽然29岁就英年早逝,但是,她的人生是绚丽的,就像一颗夺目的流星,在世界科学的天空上留下了耀眼的一瞬。尤其是在那个重男轻女、重文轻理的封建时代,王贞仪的出现就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黑夜,向世界与后世传递出女性力量和勇气。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