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格律诗笔记(连载之二十一)

 江山携手 2019-04-10

学习格律诗笔记(连载之二十一)

   (二)意境

 学习、欣赏、评论诗词时要领会意境,写作诗词也应从意境入手。意境,是情与景的统一。情是思想感情,景是艺术境界,两者的结合就是意境。好的诗词,深刻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精湛的艺术境界体现的。意境有着下列各种形式:

1、触景生情。因见到或听到某一事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在诗词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57年3月在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所作。看到安禄山已反,长安沦陷,引起他对时局的感伤,对家书的盼望,触景而生出的情是“我的头发白了、短了,我是多么苦闷啊!”

2、缘情写景。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事物或场景,也被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而对所见景物加以描述。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的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写此诗时,柳正被贬官到广西柳州,任柳州刺史,同他一起被贬官的还有四人,分住在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四个地方。某日,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想起四位好友,就写了此诗,想寄给他们。第一句是他在城楼上看到的景物,高楼四周是荒僻的旷野,这使他想起自己被贬官,引起自己的感叹而写景:海呀(柳州没有海,这是诗人的联想),天哪,这些景色不但不能使我快乐,反而增长了我的茫茫的悲哀。

“触景生情”与“缘情写景”的区别,前者是见物而生情,后者是带着某种感情看待某物后再写景。

3、情景分列。在一首诗中,抒情部分与写景部分分开来写,但情与景是融合的。如杜甫《江亭》中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前后句都是一半写景一半抒情:“水流”、“云在”是景,“心不竞”、“意俱迟”是情;再如陈亮《水龙吟》中的“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即上句抒情下句写景;又如张孝祥“西江月”中的“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即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

4、寄情于景。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从表面上看,四句全是写景,但实际上,在写景中,也寄托了作者的感情,即对西涧春日景色的喜爱。

5、景略情在。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又全是抒情,实际上,也有景在,是景略情在,与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感叹,从他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

6、意境要高超、新颖。有意境而一般,还不能算是好诗词,只能说是对诗词的基本要求,还有更高的要求,就是意境要高超,意境要新颖。怎样才能使意境高超和新颖呢?

(1)要境近而意远。所谓境近,指的是景物要具体、真实,又是人们所熟悉的;所谓意远,指的是思想感情要深远。境近,才能使人感到亲切,有艺术感染力;意远,才能以深远的思想感情启发人、打动人,从而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黄巢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就达到了境近而意远。“飒飒西风满院栽”,菊花在秋天生长,这是常见之境,可谓境近,但黄巢在这常见之景的描绘中,寄寓了自己深邃(suì,读“遂”,远也)的思想感情:“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又称得上意远。

 (2)必须景新和情殊。写前人没写过的事物或场景,能达到景新,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特殊的感受,就是情殊。比如唐代长安的慈恩寺塔,曾吸引了不少文人骚客题了不少的诗词,都很一般。但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则不同,他抓住了塔的特点,写出了独特的感受,所以具有高超的意境。全诗为:“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诗的前两句就写出了塔高耸天的特点,可称景新;而后面(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写出的特殊感受,蕴藏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所寄寓的思想感情也很深远。

(3)容矛盾为统一。诗词的意境,一般的是情与景在感情色彩上的一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可是有些诗词作者,故意将感情色彩正好相反的情与景写在一起,并使其和谐统一。这样的情与景,因为既矛盾又统一,对比鲜明,有着更强的艺术力。如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颔联中的“片云”、“孤月”外景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但颈联中的“落日”、“秋风”心情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巳”的乐观旷达。这就突出了烦闷的景与乐观的情,既矛盾又统一。

 古代诗人在创造完美、高超的意境方面。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以上三个方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如用渲染来烘托,化景物为情思等,也有助于创造意境。用渲染来烘托,就是通过景物的渲染来烘托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景物描写上虽多用了笔墨,但使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了。化景物为情思,就是借助某些艺术手段使景物更富于思想感情。如王维《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写泉水的流声用“咽”,写日光的微弱用“冷”,这样就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多地带上了幽僻的情调,景物也就成了有感情的东西。

 (三)谋篇技巧

 诗词的写作,要注意立意谋篇。立意主要考虑的是内容,谋篇主要考虑的是形式。谋篇涉及的范围很广,狭义地说,包括结构安排和其他一些问题。

1、开头的不同形式。诗词的开头,没有固定的形式。然而,在不同的开头形式中,是有好坏差别的。现在,介绍古诗词中一些好的开头形式。

(1)起兴式。在前面“兴”的一节中,已谈到“起兴”的问题。“兴”作为发端,一般用在开头,所以又称为“起兴”。“起兴”可分为三种,即“触物起情”、“托物兴词”和“协音发端”,前面已述,这里从略。

(2)点题式。这是一种开门见山的形式,一开始就亮出本事或本意,显得自然而明洁。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开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开始亮出本事;苏轼《念奴娇》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正点词题“赤壁怀古”,开始亮出本意。

(3)写景式。这种形式,最为多见。有的诗词,用写景式开头,是为了创造一个阔大深远的意境。如谢朓(tiào)《赠西府同僚》的开头“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以大江日夜东流作比,在阔大境界中蕴含着深广的悲愁。有的诗词,用写景式开头,是为了给本事或本意渲染气氛。如李白《古风》第二十四首的开头:“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写宦官权贵的乘车横行,在扬尘蔽日上大加渲染,以揭露他们的骄奢无度。有的诗词,用写景式开头,是为了起象征作用。如冯延巳《谒金门》的开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写的是眼前景,也有象征意义,以披露思夫之妇的静不下来的心境。

(4)倾怀式。这一形式是抒情性的,但又不是一般的抒情,而是一开始便倾出心中之概,造成一种淋漓酣恣而不可遏止的气势。如李白《饯别校书叔云》的开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5)感叹式。这一形式也是抒情性的,如李白《蜀道难》的开头:“噫吁戏,危乎高哉!”辛弃疾《贺新郎》的开头:“甚矣吾衰矣!”以感叹为开头,一开始便震撼着读者的心,感染力强。

(6)发问式。开头便提出问题,或随即回答,或暂不作答,以引人入胜。如杜甫“蜀相”的开头“蜀相祠堂何处寻?”元稹《织妇词》的“织妇何太忙?”苏轼《水调歌头》的“明月几时有?”辛弃疾《南乡子》中的开头:“何处望神州?”

(7)设辩式。将富于辩论色彩的句子设置在开头,也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如陆游《游山西村》的开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似乎有人在嘲笑农家酒浑,作者加以辩论,说明农家热情。再如陈亮《水调歌头》的开头“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对认为南宋没有人才的说法,作者加以辩论。

(8)交代式。一开始便把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这种形式,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不同情况。交代时间的例子,如白居易《观刈(yì,“割”也)麦》的开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交代地点的例子,如李白《长相思》的开头“长相思,在长安”;交代人物的例子,如杜荀鹤《山中寡妇》的开头“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zhù,“苎”读“住”,一种麻类草本植物)衣衫鬓发焦”;交代事件的例子,如高适《燕歌行》的开头“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9)突起式。这种形式,与交代式大不相同。交代式大多是平起;突起式,是突起。如岳飞的《满江红》,一开头就是“怒发冲冠”,这一突起的句子,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10)概括式。开头就是对全篇的总结。如欧阳修《采桑子》的开头“轻舟短棹西湖好”,先总说(颍州)“西湖好”,接着再具体描述西湖如何好。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