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两千多年前,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北方的匈奴人成了秦军主要的防范对象。匈奴骑兵高速的冲锋使秦国以步兵为主的战阵很难抵挡。为对付彪悍的匈奴骑兵,秦国的将领们想方设法地奋力反击。据记载,一种叫作弩的远程兵器在秦军击退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我就是弩,是由弓发展而来的一种远射程杀伤性武器。我可以看作是用机械力射箭的弓,由弩臂、弩弓和弩机三部分组成。弩臂由坚木所制,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竹制的弩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臂正面有一条放置箭的沟形矢道,它能够保证箭沿直线发射。弩最重要的部分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一般为青铜制成,具有延时、贮力、瞄准、激发四合一的功能。 弩机上的牙用于钩弦,望山用于瞄准,下面的悬刀用于发射。使用时,射手将弦张开以弩机扣住,把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将悬刀一扳,牙会缩下,弓弦回弹,箭就被发射出去。也就是说,将箭装好后,射手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击发,不必再边拉弓边瞄准射箭,这也是我和弓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考古工作者们整理秦始皇兵马俑坑时,发现其中最多的青铜兵器是铜镞,也就是箭头,由于俑坑中只发现了弩的遗迹,并没有弓,考古人员认为这些青铜箭头都应是为弩配备的。箭头的形状繁多,有方形、角锥形、梯形等,有的箭头还带有倒刺。这些箭头上的倒刺和血槽让人感到阵阵杀气。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我是以怎样锐不可当之势反击匈奴人的突击的。 在冷兵器时代,中原长期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战,而我是步兵对抗骑兵的利器。我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强弩的射程可达4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超过1000米。汉朝时在望山上还开始出现用于测距瞄准的刻度,大大提高了我的命中率,并且对使用者的要求也逐渐降低,短时间内就可以熟练操作。因此在我国数千年的古代战争中,我被大量地使用,直到火器出现。西方学者认为我可以和近代的来复枪相媲美,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之一。 古代战争中,我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斗转星移我经过制作工艺和材料的不断改良,以及吸收了现代武器的设计优点,更加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与狙击步枪相比,我具有无声无火、近距离成力大的优势,因此在隐蔽突击作战、解救人质及现代反恐行动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
来自: 昵称55301288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