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朋友跟我炫耀:“女儿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和我这个当妈的分享。” 12岁的翩翩少女,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却和妈妈成了知己朋友,买东西不谎报价格,去网吧玩游戏也敢回家说,和同学逃课去“探险”也照说不误。 也正因为女儿敢说,朋友才有机会在了解实情后,耐心地和她沟通。女儿也不会厌恶地反抗,还能知错就改。 我诧异:“你是如何获得孩子的信任的?” 她得意地回复:“很简单,遇事不随意指责。” 2 朋友还对我讲起很久以前。 那时候,丈夫长期失业在家。她是个家庭主妇,没有收入,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随时担心下一餐要喝西北风。 一次,八岁的女儿凑在耳边悄悄问:“妈妈,我不小心丢了五块钱,你说有机会找回来吗?” 朋友以为女儿偷了钱,气不打一处来,把所有的怨气全都出在孩子身上,抄起衣架就打。 本来丢了钱,女儿已经格外伤心,加上妈妈的责打,她哭了一个下午。 后来才得知,那五块钱,是女儿通过收集塑料瓶子换来的。女儿看妈妈最近心情不好,想买点小礼物逗她开心,不料钱却弄丢了。 知道真相后,朋友后悔不已。她暗下决心,以后不管女儿做了什么错事,再也不会没头没脑随意指责了。 随意责打,留给孩子们的,是一辈子走不出的阴影。与其一味地批评,不如取得孩子的信任,在言传身教中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孔子家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蔡两国间被围困,大家饥肠辘辘,失望透顶。 有一次,子贡偷偷溜出去,买了一些米回来,颜回负责煮饭。饭香四溢的时候,子贡和子路一起到灶房里看看是否需要帮忙,可是他们却看到了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颜回偷偷地往嘴里塞了一团饭。 子贡和子路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他们没有当面拆穿,悄悄折了回去,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 孔子身为人师,没有直接指责颜回,而是巧妙地说“不久前我梦见祖先,相信他们会保佑我们,我因此用煮好的饭先祭拜祖先。” 古代人祭拜祖先,如果用吃过的饭,那就是不敬。颜回一听立马阻止了孔子的做法,孔子反问为什么。 颜回这才说出了真相。原来他在煮饭的时候,一不小心让一撮灰掉了进去,弄脏了一小团饭。弄脏的饭绝不能给老师和同学们吃,扔掉又可惜,于是他就将那团饭吃了。 孔子的遇事不指责,不仅体现了自己的容人之量,也解开了误会,可谓一举两得。 4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成功教育之父卡耐基先生去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演讲,走之前,秘书莫莉将演讲稿放进了他的公文包里。演讲开始了,卡耐基先生笑容可掬地从皮包里取出演讲稿,并照着上面的文字读了起来。立即,台下爆笑如雷,人们议论纷纷。 卡耐基先生很快反应过来,一定是秘书莫莉将他的演讲稿装错了。之前,卡耐基先生曾在世界各国,参加过无数次重要的演讲,但他从未出过像今天这样的洋相。当时他心里十分生气,打算演讲结束后就将秘书莫莉辞退。卡耐基先生强忍着胸中的怒火,使自己迅速平静下来,他幽默地说:“女士们,先生们,刚才只是跟大家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下面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议题。”尽管没有演讲稿,但卡耐基先生还是演讲得非常成功。 演讲结束后,卡耐基先生回到办公室,秘书莫莉微笑着迎上来说:“卡耐基先生,您今天的演讲一定很成功吧?” “是的,非常成功,台下掌声不断。”卡耐基先生点点头说。 “那真是祝贺您了!”莫莉高兴地说。 “莫莉,你知道吗?我今天去给人家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我从包里取出讲稿,刚一开口,下面便哄堂大笑。” “那一定是您讲得太精彩了。” “的确精彩,我读的是一段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材料。”说着卡耐基先生将手中的讲稿递给了莫莉。 莫莉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低声说:“对不起!卡耐基先生,我太粗心了,这一定让您丢脸了吧。” “那倒没有,你使我自由发挥得更好,我还得谢谢你呢!” 卡耐基先生的宽容让莫莉无地自容,从那以后,莫莉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生活中,当别人犯了错误时,我们总是喜欢横加指责,甚至揪住别人的错误不放,结果,犯了错误的人不但没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相反还在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别人犯了错误固然不对,但如若我们能以一颗宽容的心,给别人的错误一个台阶,相信在对方的心里就会萌生出一株感恩的幼苗,并将这种宽容和爱心传递给他身边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