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贾府人不知怎么安抚悲伤的贾母,她高级出场,来得好巧不巧

 思明居士 2019-04-10

《红楼梦》持久不衰的魅力在于:以最小的面积,惊人非凡地堆积了最大量的处世智慧!

各位读者,今天要解读的是《红楼梦》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一回里一个人人耳熟能详、户诵家弦的桥段。

关于《红楼梦》第三回的回目就有好几个:除了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个回目外,还有以下几个回目:

一个: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一个: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一个: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从第3回的故事内容看,“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个回目取得比较贴近故事内容,取得比较好。

闲话休提,今天要解读的这个桥段,讲的是簪缨世族豪门之家的贾府大管家王熙凤,如何八面玲珑迎接黛玉的故事。

从这个桥段中,你将看到凤姐嘴皮子的艺术、凤姐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待人接物精华等等中国人讲究的人情世故。

这一桥段与第一桶金这个桥段相比较,又见曹公文笔的多样化。而《红楼梦》的文字里自有一种人生智慧在里边,堪称为人处世的传家宝。

【注:这里先对《红楼梦》第3回的一个精选桥段做解读,至于对《红楼梦》第3回全部内容的解读,请看本书后半部分,具体见目录。】

记得大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有一首词写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因为这首词的词义,恰到好处地道出了今天要解读的这个桥段的内涵,所以这里有必要先给大家说明一下这首词的大致意思,这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看懂我今天要解读的这个桥段。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始终如同一开始认识时那样亲密亲热,就如同扇子一直在夏天给人带来凉爽那般美好,那该多好啊。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往往都是善始而未能善终。就像凤姐初见黛玉时的一套待人接物,一开始两人都表现得如此亲密友好。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句意思是,没想到昔日亲密的朋友忽然间翻脸无情变得如此冷漠,她却反而说是我变心变得太快。就像这句诗词一样,到了后来,凤姐为了贾府家族的利益,等闲变却故人心,竟用掉包计毁了黛玉与宝玉的婚姻,她昔日对黛玉的亲热关心,到哪里去了呢?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与人交往后发生的残酷实情。

明白了这首词,再来看今天要解读的这个桥段就好理解了。

书归正传,话说黛玉的母亲贾敏驾鹤西去后,贾敏的母亲贾母爱屋及乌,她作为黛玉的外祖母,念及自幼多病的外孙女恐无人依傍受委屈,便派人把黛玉从苏州接到北京的贾府,来和自己一起生活。

黛玉初到贾府后,按贾府规矩,她必须与贾母、凤姐等众女眷亲属们一一相见。

此刻,黛玉风尘仆仆才来到贾府,就与贾母初次见面,贾母见到年幼的外孙女后,不禁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对娇宠聪慧女儿贾敏的过早离世、对无人疼爱的乖孙女黛玉的无尽感伤中……

气氛格外凝重。

就在这时,凤姐来也。

她一进门,三言两语之间,气氛一下子就变得轻松起来……

好了,今天要解读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下面我们来看与这个桥段有关的原文内容:

话说刚来到贾府的黛玉见到贾母后,就开始与贾母等人聊天,她告知贾母自己身体很弱经常生病,要靠吃人参养荣丸来调补,贾母听到这里就立即发话了:

【……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因为那时吃人参养荣丸,需要随吃随配,而配药在当时是很费工夫的一件事,不像现在人参养荣丸在药店里随时都能买到,是以当贾母听到黛玉说身体有病,久治不愈,需要常吃气血双补的人参养荣丸来调养身体时,贾母就对黛玉说,在贾府配药是举手之劳很方便的事,意在叫黛玉不用为人参养荣丸的供给发愁。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就在贾母正与黛玉说着人参养荣丸一事时,忽然一阵笑语声传来,有一个人先声夺人就要出场了。谁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可谓先声夺人,让人侧目。

欲知后事如何,精彩下章继续接着解读!

结语:《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智慧奇书,让我们在对《红楼梦》的鉴赏解读中找到人生真谛、高人一等的处世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