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子女教育】有奖征文活动
我曾在学用道德经的分享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写的是父母运用道德经中“柔性不争”的智慧,引导孩子在新环境中从压抑到快乐的故事。 这个孩子以前是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考入重点中学后,却发现学校里比她成绩还要好的学生比比皆是。 她再也不是永远第一,而是排到了班级的二十名以后。 当时,她的压力非常大!以前没有人比得过她;但现在她却每天都要面对与二十多名成绩比她好的同学竞争。 以至于一段时间内,她非常苦恼、非常压抑! 学用道德经的父母看到孩子这个状态,就引导孩子换个思路,试试用老子所说的“柔性不争”来解决一下问题。 孩子的悟性是很高的。所以一转念间,当思维从“争”到“不争”、从“刚”到“柔”一转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孩子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把这二十几个原来的“竞争对手”,变为了自己的“老师”。 因为他们的成绩都比自己好,与其与他们争夺名次,不如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向他们讨教。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孩子特别兴奋,告诉父母说:我好开心,我发现自己一下多了二十几位老师! 而在放下争斗心之后,不断地把自己放在下面,虚心向同学讨教,这个孩子的成绩也在稳步上升中。 这就是父母教会孩子运用老子“柔性不争”智慧,来完美解决问题的过程。 看到这篇分享时,我对这对学用道德经的父母非常敬佩!也为这个孩子感到由衷的高兴! 任何一个人靠争的话,都不可能永远独占鳌头,因为一山总比一山高。 而在上面的,就一定要给予下面的,这也是老天的平衡之道。 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从顶点跌落时,她的运气无疑是最好的——因为她碰到的是学习道德经、了解生命规律的父母,她学会了“柔性不争”的思维模式! 柔性不争,不是什么都不做,更不是软弱无能。 而是心中把自己放得低低的,充满着谦卑、柔和、可塑性等等生机勃勃的力量;然后在做事上,努力去做、尽力而为,但把结果放下。 这本就是天地的品格。 当我们的思维与天地同频共振时,自然智慧也就来了,力量也就来了。遇到问题,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化解了。 真的赞叹这对智慧的父母! 让孩子学会“柔性不争”的有效思维,比给孩子什么都重要! 因为,这就是给孩子未来的幸福生活插上了翅膀! 逯欣心 2018年10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