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要求公立医院开展绩效考核,自主进行收入分配。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绩效考核整体上是好的,但如果做不好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绩效考核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 绩效考核的正面效应:一是可以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操作流程,提高专业能力,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二是有助于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三是可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增加医疗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一群人在一起不是团队、一群心在一起才是团队;五是可以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个人价值;六是有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七是对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强化医院的内部控制;八是有助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完成,内部控制只有镶嵌在信息系统中才能完成。 绩效考核的负面效应:从医院层面看,如果我们把绩效考核方案设计的太复杂,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绩效,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精力和时间仅仅是为了统计业绩,而在真正的医院管理工作上敷衍了事,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倾向。从员工层面,如果总是说“努力干活就给你提高绩效”,那么员工以工作为乐趣的内在意识就会受到抑制。如果外在的动机增强,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抑制,就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工作,员工就会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有学者说,绩效考核的实施就是企业死亡的开始,所以,要谨防绩效主义毁了医院。医院开展绩效考核切记不要把医疗专家变成了财务专家,而不是去研究医学,医疗是医院的核心,没有医疗就没有绩效。 我们经常说医院要开展精细化管理,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呢?就是让最专业的人从事他最擅长的事。所以,我们做绩效考核一定要解放医务人员,让他们干他们擅长的事,财务人员干财务人员的事。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全方位的绩效管理;从而促进医院收入分配更科学、更公平,实现效率提高和质量提升。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