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一下,瓷器的收藏价值与鉴别

 元青花瓷器 2019-04-10

▲高古陶器

瓷器艺术的前身是陶器,所以在表述的时候经常会陶瓷不分。据考古发现,陶器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我们祖先生活中,最早进行复杂加工出来的日用器皿,距离今天大约有近万年的历史。但是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制作瓷胎的现代瓷器,主要还是以元代以后才成规模产业化的发展。瓷器在早期还是以强调功能化为主,也就是强调它的使用价值,虽然不同时期都有一些不同风格的装饰纹饰图案进行美化,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简朴,收藏这类瓷器主要是为了了解古陶瓷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以及通过这些器皿进而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习俗,以及影响整个社会生活政治和文化。其中早期影响力最大而且最有代表性的是越窑青瓷,到了元代中后期高岭土胎质的花瓷出现以后,景德镇就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瓷都,深刻影响了中国陶瓷行业600年。

▲黄釉花口瓶

从收藏者的角度来说,中国地大物博,陶瓷的发源地众多,造成了本身的窑系众多,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有很多种不同用途需求,用途的差异又衍生出非常丰富的原始造型,同时由于自古以来的多次出现的族群大迁徙又使得全国各地的风俗文化的大融合。因为陶瓷艺术历史悠久,年代风格也非常突出,它们本身就有多重收藏价值。可是题材种类太多也会轻易超越我们的个人收藏能力,如果我们不能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有目的的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收藏门类,恐怕很难有所收获。

中国史前和三代时期陶器的品种很多,从不同角度来考虑,分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以质料来划分有泥质陶、夹砂陶和夹炭陶;以胎质来划分有软陶和硬陶;以用途来划分,有生活用陶、生产用陶,还有建筑用陶;按陶胎的颜色和装饰技法,又可以分为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印纹陶、压花陶、釉陶等几类。

根据古陶瓷的存世情况来进行一个初步分类。

一、按照制作时间工艺材料分类可以分为

高古陶器(夏商周)、

高温陶器(春秋时期到汉代)、

单层釉陶器(汉代到宋代)、

多次施釉复烧陶器(宋代到元代早期)、

半陶半瓷器(元代中后期),

高领土瓷器(元末到近代)。

二、按照用途分类

日用器

陪葬品

文房清玩

礼器

三、按照着色纹饰风格分类可以分为

素胎陶瓷

单色釉陶瓷

三彩釉陶瓷

青花瓷

彩绘瓷

划画瓷

雕花瓷

堆塑瓷等

四、按装饰题材风格分类

龙纹

缠枝花卉图案

写实花鸟动物图

人物故事

经文和各类书法作品

除此之外,分类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不再一一罗列。分类是一种个人主观行为,完全可以按照每个人的个人选择方式或者标准来进行操作,藏家还可以根据各个年代和窑口的器型进行分类收藏,比如各个年代各窑口的玉壶春瓶或者葫芦瓶系列,都可以够成一个单独的收藏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单独设立一个题材进行收藏。分类收藏也是展现藏家个人才华的一种方式。

在通常情况下,瓷器件的价值大小决定了价格高低,而不同的价格则对应了瓷器件的价值档次。从目前的市场实况看,古今瓷器的价格结构大致可作以下分档。

▲大明成化盖罐

就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其中又以“御窑”和名头特别响的器件价格为高,因而也最具收藏价值。多年来的市场表现表明,明朝各代瓷器器件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场追捧,其现在的价格与10年前相比,普遍提高了10至100倍。其中如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珐琅莲子碗等,如今的市场价已达百万元至上千万元之巨。

瓷器收藏品的价值的确定,是瓷器收藏鉴定的一部分,称为“评价值”。评价值是通过对某件瓷器质量优劣的鉴别,以评定该瓷器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鉴别器物的优劣,主要看其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变形等,以及是不是上乘之作、稀世珍品等,从而评定其艺术水平、收藏价值。

一件古陶瓷器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收藏研究者中是不完全一样的。比如:宋代、明代的民窑陶瓷,20世纪三四十年前几乎不为人们所重视。近些年,人们又特别看重它们,特别是民窑器绘画的挥洒豪放、含蓄精炼、拙朴茂美,为艺术家们所倾倒,崇拜得五体投地。又如:有些人酷爱青花瓷,另一些人则对青瓷一往情深。

尽管如此,评定古陶瓷价值还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如:完整器比不完整者价值高;“物以稀为贵”,历史上生产少的、难得一见的、出土传世极少的科学价值高(如、汝瓷、官瓷、明代窄白朝代器等);名窑精品,如邢窑、钧瓷等价值也很高;见于文献着录的瓷器(如水乐青花压手杯,成化斗彩鸡缸杯等)高;官窑器由于胎釉细润、造型规整、绘画精妙,历来价值比较高

▲大明成化葡萄杯

古瓷和其它老东西一样,经过漫长的岁月,受到周围环境和物质的影响,特别是它的表面层,或多或少起了各种各样的变化,留下了自然造化的痕迹。古瓷表面受其他物质影响,起变化了,一时看不到本来面貌。这种不开门只是真相被暂时掩盖了。 “古玩”中的“玩”字可大有文章。

有的人会依靠非常直观的第六感,那么玩古瓷,可是试着注意这“九感”

  • 轻重感

瓷器的轻重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因而需要大量的上手实践和感知揣摩,才能形成既贴近客观真实又有个性差异的“轻重感”。瓷化度的高低、胎体或釉层的薄厚、器皿的大小等任何细微的差别,都足以导致瓷器轻重的变化。通过尽可能多的上手实战,并不断自我感知、体悟、对比、修正,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用来区分新旧好坏真假仿赝的轻重感。而一旦形成自己的轻重感的系统和体系,对于不明瓷器的断代以及区分窑口、品质、品位和新旧、真假、仿赝等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手感尽管很重要,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不可替代性,但由于其具有必然的模糊性、差异性和含混性,不可量化、复制和对照,因而也往往作为观感目鉴的必要补充性的辅助手段来使用,很难独当一面、一锤定音。*

▲黄底花鸟珐琅彩碗

  • 干湿感

有句话说:“古瓷会出汗”。瓷器的年龄不同,衣着也不同。所以在相同的温度、湿度下,捧在手里,其干湿感也会有明显的不同。一般说来,瓷器的年龄只有在200岁以上者才会有出汗的手感,但800岁以上的瓷器却也少有出汗的湿润的手感。200年以下的新瓷,其手感是干而涩、干而滞、干而燥,反复揉搓瓷器表面或者呵气摩挲釉面会发出干涩、钝滞、刺耳的摩擦声;而800年以上的瓷器却虽比较干,却有润、滑、爽的感觉,无论如何揉搓与摩挲都绝对不会出现干涩刺耳的摩擦声。所谓涩、滞、燥与润、滑、爽,每一个字都是一片天地,每一个字都是经验、汗水甚至泪水的结晶!要品味出其中的真意、深意和精意,一定需要成千上万次地反复上手、揣摩、总结、凝练、提纯。

*在瓷器断代时,干或湿的手感只是辅助的手段。所谓“古瓷会出汗”和干湿的手感,都是一种手上的感受而已,并不是真的有可见的汗液或汗滴出现;另外,瓷器干湿的手感与你是否汗手无关。*

  • 润涩感

百年以上的老瓷器手感上非常地朗润、爽润、舒润和温润,而且是越古越润、越老越爽。新的瓷器,无论是蒸煮还是烧烤,无论是打磨还是涂药,无论是土埋还是海泡,任他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百计千方也终究无济于事,诸多努力也许能蒙骗人们观感,但绝对欺骗不了人们的手感。

*新瓷的生涩感、滞涩感、阻涩感是绝对不可以人为地令其跨越岁月的年轮的,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青花豆瓶

  • 软硬感

软硬感是一种极其微妙、精细的手感,只对个别瓷器品种如越窑、定窑、耀州窑等具有一定的区分和标识意义。瓷器手头的软硬感是一种综合了视觉的线性刚柔感、触觉的锐性利钝感的复合性感觉,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质地刚性的软硬感。越窑瓷器无论是釉色、廓线还是文饰相 较于其他任何瓷器品种都有一种冷硬、生硬、挺硬感,定窑的阴线刻画与耀州窑的阴地刻花工艺,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刚硬的特性。

*硬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述的犀利感、尖锐感、鲜明感、独特感的复合体,复杂、混杂而微妙,惟有反复上手、揣摩、分析、比对方可略见端倪。*

▲青花牡丹缠枝莲玉壶春瓶

  • 生熟感

瓷器也像瓜果一样,由于烧成温度不同而有生熟之分。烧成温度低,在1150度以下,则其声若瓦,为生;烧成温度稍高,在1200度左右,则其声类硬木,为半生;烧成温度再高,在1260度左右,则其声如石,略有回声,为半熟;烧成温度若在1320以上,则其声像金,回声悠长,余韵悠然,为熟。与瓜果的生熟状况正好相反,瓷器越生其手感就越轻,也越易破碎,反之瓷器越熟则其手感就越重。熟悉了瓷器的生熟感,也就基本把握了宋代五大名窑的烧成温度的主要特征,当生者熟或当熟者生自然都不对了。

*所谓瓷器的生、半生、半熟与熟,既不是瓷器品质好坏的分水岭,也不是瓷器成败的试金石,而是不同瓷器品种、不同釉层釉质的客观特殊需求,是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智慧和能力的最高展示。*

珐琅彩山水盘

  • 滑滞感

滑滞感既是润涩感的延续,又是润涩感的结果和原因:润则滑、润必滑,滑就润、滑定润;涩必滞、涩定滞,滞则涩、滞才涩。凡古瓷必滑,光滑、润滑、油滑不等,滑溜、滑润、滑腻、滑爽有别,但滑不可少、滑不可缺,凡古必滑,是古定滑。因而也就无滑不古,不滑非古,凡滞必新,是滞就新。

*古瓷之滑源自岁月、发自肌骨、来自年轮,是历史的烙印、是衰变的结果、是沧桑的必然。这种自然之滑爽决不是人为打磨、涂油、上蜡等机巧所能仿效和再现的。*

▲青花葫芦瓶

  • 粗细感

古代民窑的瓷器,往往简易、粗糙、率意,其粗细感最为粗糙;古代官窑瓷器,尽管技艺水平和用工选料方面为历代之最,但终究逃脱不掉历史自然衰变的法则,所以其手感并不如近现代的新瓷那样精细,反而略显粗糙。

*古代官窑瓷器却往往寓巧于拙、驭精于粗、御美于陋,简约而不简单,朴素而不普通,平凡而不平常,这是值得把握的。*

▲珐琅彩西洋人物盘

  • 凹凸感

凹凸感对甄别、鉴定元代和明代中期以前的青花、釉里红的真伪意义重大。明中期以前的青花瓷器用的都是低锰高铁的苏麻离青进口青花料,所以在青花着料略重之处,往往呈现明显向下凹陷和釉面有锡银光泽结晶这两大突出特征。釉里红的情形与青花恰好相反,由于以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对温度极为敏感,也极易流淌从而形成凸起,所以真正的明中期以前的釉里红瓷器往往都呈现出明显向上凸起和红色深浅不一有发黑、烧飞和绿苔点等突出特点,极易辨认且很难仿造。

*瓷器凹凸感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很难仿制;而凹凸感所形成的特殊美感,则是别有味道。*

▲釉里红玉壶春瓶

收藏家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也是时代文化的建设者,我们每一个人不论个人水平高低和能力大小,也不论是是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只要我们曾经来到这个世界,我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百年之后有人化作了高山河流,有人化作了尘埃或水滴,但是不论是多大的高山也是一个个尘埃来组成,不论多么宽阔的河流也是一滴滴的水滴所构成。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永远永远都不会被世人所关注,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从来未曾存在过。

在现代陶艺由工艺美术发展到纯艺术形式的这20几年里,那些做陶人所付出的艰辛的和所做出的成绩是世人共同目睹的。在大众的审美水平和能力日益提高的今天,现代陶艺在大众的生活中,也日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现代陶艺的普及和发展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但无论怎样,在专业领域内,对现代陶艺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每一个做陶人都应该呵护它和关爱它。

注:(本篇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1. 手工陶艺馆不可估量市场潜力,怎样的空间氛围才符合创作主题呢?

  2. 年轻陶艺师相聚野外挖坑烧火,不是吃烧烤是坑烧陶器

  3. 让陶艺馆为你和金钱带来一场“人鬼情未了”的大戏吧

  4. 明星玩陶艺,谢娜手艺娴熟,何炅做的东西却叫人看不懂!

  5. 不被手工束缚的陶艺制作怎么做?这位女陶艺师告诉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