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渔家傲》写作技法与规范

 君月之家 2019-04-10

【词谱起源】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以晏殊词《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另有六十二字四仄韵一叠韵,六十二字两平韵三叶韵,六十六字五仄韵的变体。  代表作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等。

明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按此调如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如杜安世词三声叶韵,蔡伸词添字者,皆变体也。外有十二个月鼓子词,其十一月、十二月起句多一字。欧阳修词云,“十一月,新阳排寿宴”,“十二月,严凝天地闭”。此皆因月令故多一字,非添字体也。
渔家傲,作为曲调,原是用于佛曲、道曲。《能改斋漫录》卷二:“南方释子作“渔父”“拨棹子”“渔家傲”“千秋岁”唱道之辞。”渔家傲词牌创调者当为北宋的范仲淹。《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作'渔歌子’。”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于后世。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调之创,题义盖与“渔家乐”无二致也。《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曲,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王’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首以送之。”是此调之创自希文,已可证明;惟所咏则渐涉于泛耳。

● ○ ● 词谱范例 ● ○ ●

【词谱范例】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宋代:晏殊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附录《渔家傲》规范格律及写作要求。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宜对仗)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                (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 (韵)  (宜对仗)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                (韵)

⊙平⊙仄平平仄。(韵)

● ○ ●  写作技法● ○ ●

【写作技法】

浅述《渔家傲》写作特点。

本调《渔家傲》为常年用词,但词家多喜为春、冬两季用之,夏、秋少用,望谨记。

此调流行于北宋。词家多喜用于奔放豪迈、激情洋溢的版本。

本调六十二字,十句,双调。前片五句,五仄韵,后片五句,五仄韵,属中词。

本调的写作要求较高,对仗虽不多,但句法较硬,最中级者练习之用。

本调其实是由两首七言仄韵的绝句构成。只是在第三句下增添了一个三字入韵句。

本调所入韵的字,必须是用去声,否则,其韵味顿失。

上片起首两个七字句,大多都要对仗的。

但由于第一、三两句的格律是一样的,因此,也有二、三句对仗者,但多有不从。

上片第四句,三字,不可叠句,也不可叠韵。也有叠句叠韵者,但多有不从。

第四句的语气必须要与结句的语气相连贯,一旦分离,也大大失去了本调的韵味。

下片起首两个七字句,大多都要对仗的。

但由于第一、三两句的格律是一样的,因此,也有二、三句对仗者,但多有不从。

下片第四句,三字,不可叠句,也不可叠韵。也有叠句叠韵者,但多有不从。

第四句的语气必须要与结句的语气相连贯,一旦分离,也大大失去了本调的韵味。

《渔家傲》这个词牌,在北宋才有,根据乐府纪闻记载,脱身于《渔歌子》

【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作﹝渔歌子﹞。”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于后世。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调之创,题义盖与﹝渔家乐﹞无二致也。

关于这点,我们无法一一考证,今天主要的是,了解词格律,以及它的写作要点
《渔家傲》分上下阙,也叫上下片,

分上下阕的词,我们称之为“双调”

根据古人的写作特色,

一般是上阕(上片)描景造境

下阕(下片)抒情

大家都知道,词,以情胜,无情感 的词,就没了意义了

渔家傲上下片各五句,押仄韵62个字

上下阙完全相同,就等于是两首七言仄韵绝句诗合二为一

就是上片是一首仄韵的七绝,下片也是一首仄韵的七绝,

它和七绝不同的就是第三句也要押韵,再在第三句后,添一个三字句而已,但此三字句应该叶韵。

也就是说,《渔家傲》每句都要押韵,

有些词谱说的,下片中的三字句可以不叶韵,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古人杨慎写的《渔家傲》词,写下半阙第三句,都用“仄平平仄平平仄”作为句子的格律,则不是初学者所适宜的办法。

所以,我们在学习填写《渔家傲》的时候,他的格律,还是按照词谱规定的格律来写,比较好

下面请看下《渔家傲》的格律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下片: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渔家傲的特点:

全词一般语调大气,豪放

古时候适合填写借物言志,抒发情怀的语调来填写

几乎无人用婉约的语调来写渔家傲

但李清照也曾写过,

她那首婉约的渔家傲,却不是很有特色

及至后来,她改用了豪放语调,再填渔家傲后,就深受词人的赞叹

可见,渔家傲,不太适合写卿卿我我、恩恩爱爱的事

这也是我们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去套,相对说,注意点,也有好处,下面,我们来看北宋范文正公的《渔家傲》
范仲淹〔北宋〕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首边塞词,自然豪放语调可见

再看看李清照的两首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是李清照,比较婉约的一首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一首,是李清照比较豪放的一首,

明显的比第一首要好,

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因此,今后有什么大气的感想,不放用《渔家傲》来表达抒发
今天要记住的特点是:

上片是一首仄韵的七绝,下片也是一首仄韵的七绝
它和七绝不同的就是第三句也要押韵,
再在第三句后,添一个三字句而已,但此三字句应该叶韵。也就是说,《渔家傲》每句都要押韵


注;

叶韵:读音 叶xie(协)韵,就是根据前面的韵脚,押同样的韵,叫叶韵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中仄,中中中中平平仄。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渔家傲·遇坎乘流随分了》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遇坎乘流随分了,鸡虫得失能多少,儿辈雌黄堪一笑。堪一笑,鹤长凫短从他道。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几度秋风吹梦到,花姑溪上人空老,唤取扁舟归去好。归去好,孤篷一枕秋江晓。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渔家傲·疏雨才收淡净天》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疏雨才收淡净天,微云绽处月婵娟,寒雁一声人正远。添幽怨,那堪往事思量遍。
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谁道绸缪两意坚,水萍风絮不相缘,舞鉴鸾肠虚寸断。芳容变,好将憔悴教伊见。


变体三
格律对照例词:《渔家傲·烟锁池塘秋欲暮》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烟锁池塘秋欲暮,细细荷香,直到双栖处。并枕东窗听夜雨,偎金缕,雪深不见来时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晓色朦胧人去住,香覆重帘,密密闻私语。目断征帆归别浦,空凝伫,苔痕绿映金莲步。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