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稻】导读: 盛和塾《问稻》栏目,带您走进经营者与稻盛先生的问答现场,帮助并引导您解决企业经营中常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希望您在这些充满智慧的问答中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塾生提问 我经营委托代工食品加工业,公司拥有40名正式员工和70名非正式员工。 近年来营业额、利润率都往下滑落,盈余已经呈现赤字,如何恢复早期的业绩是眼前最大的课题。 身为第三代经营者,我认为,经营成果与各个工厂、营业部门、行政部门有很大关系,员工们应该负很大的责任。 所以一上任我就提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经营理念,希望公司上下一条心,培养积极努力的企业风气。 虽然我日夜努力,持续训练员工,但员工的反应距离我的理想很远,大家对如何完成业绩、营运结果完全不具责任感。 我想,自己的能力不足是原因之一。还有,我继承了父亲在同业公会里的公职,参加会议与接待客人让我更加忙碌。 因此,我想向塾长请教: 01 为了建构能根植在员工心中的企业风气,我本身应当努力做好哪些工作? 02 掌握人心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塾长回答 1必须亲临现场掌握一切状况 眼前你必须做的,不是彻底执行此理念,而是实际去了解现场员工的状况。 你说“员工们应该负很大的责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很大的误解。 假如想得到成果,是无法将责任丢给员工的,对经营者而言,“利润就在工作现场”这句话才是真理。 总经理应该在现场指挥,比谁都了解现场作业才行。你却没有把目光焦点放在公司内最重要的工作现场上,公司业绩才会节节下滑。 如果经营者根本不了解现场,只是要员工先执行理念或培养企业风气,那是没有意义的做法。 而你的无端忙碌,同业之间的义务、访客、会议这些工作,和公司的生产现场根本扯不上关系呀! 请到现场去了解他们,就你亲眼所见,去培养自己的危机意识,重新构建你的公司。 2比任何人都严格要求自己 为什么企业需要经营理念和企业风气? 身为经营者,应该比任何人都严格要求自己才行。如果用同样严格的尺度来要求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会受到伤害。 此时,就会发现“为何如此严厉地对待员工?”。于是你必须找理由,也就是所谓的理念或企业风气。 对我而言,一开始的理念非常简单,“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如此而已。 因此,面对还有话要说的员工,我就可以说类似“为了每位员工的幸福,我比任何人付出更大的努力,然而你却置身事外,不负责任,我无法容忍你了”的话了。 我的回答可能太严厉,但是我希望你能让员工说出:“不知怎么搞的,我们总经理最近每天一大早就来现场看东看西;开会时,也开始就现场的实况一一提出指示。我有点招架不住了。” 盼你再接再厉。 (文章节选自《经营三十四问》) 问稻-感悟 其实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就是给员工和经营者一个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撑。所以首先,经营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让员工信服。而且最重要的是,像稻盛先生所说,“利润就在工作现场”,经营者必须深入工作一线,对自己所经营的事业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践行企业文化理念。 RECOMMEND 稻盛和夫成长历程 ♥ 1932年1月30日 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市。 ♥ 1955年 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后, 就职于京都的绝缘子制造商—— 松风工业株式会社。 ♥ 1959年4月1日 获得熟人出资,以资本金300万日元 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历任社长、 会长。自1997年起任京瓷名誉董事长。 率领“京瓷”冲破两次石油危机、 日元升值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危机, 缔造了“京瓷”50年从未亏损的奇迹。 ♥ 1983年7月 在稻盛塾长的赞同之下, 25名京都企业家成立了“盛友塾”。 1989年以成立大阪塾为契机, “盛友塾”改名为“盛和塾”。 ♥ 1984年 顺应电信事业自由化的趋势, 创办第二电电企画株式会社并担任会长。 2000年10月随着DDI(第二电电)、 KDD、IDO的合并, 成立KDDI株式会社 (仅次于NTT的日本第二大通讯公司) 并担任名誉会长。 ♥ 2010年2月1日 接到日本政府临危受命, 免费接掌日航CEO帅印。 运用了稻盛经营哲学和 阿米巴经营后仅仅一年 就令濒临破产的日航 大幅度扭亏为盈, 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的最高利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