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太极拳的意与气

 kittywei 2019-04-10

意与气,在人身中。

无形无色。

而非目所能睹也。

须知气於人身之中。

占极重要地位。

因气乃体之充也。

用以催血。用以养血。

气之成。

由于命门火与精液涵煦覆育而成。

道家称之谓水火既济。

或谓内丹。其所存之处在丹田。

道家异常珍视之。

常人咸以血为身中之至宝。

所视为最贵者。

不知气实较血尤为贵焉。

因气与血。以气为主。

血为副。气为卫,血为营。

人之一生。全赖营卫。

若有营无卫。则不运。

有卫无营。则不和。

易言之。卫为重。

营为轻。血不足尚可暂生。

气不足则立危矣。

故养气甚为重要。太极拳之特点。

除养身外。尤以养气为主。

谚云。“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凡练太极拳者。无论在盘架子。

或推手。或大捋后。

其呼吸仍觉自然。面色亦不变。

更而内部气分及周身。

反较未运动前为舒适。足见能养气。

功效最大。决无急促劳顿之弊。

进言之。

气充则血足。血足则体强。

体强则意坚。意坚则魄雄。

魄雄则可以延年而益寿。

且能入修士之门。

至于意。

或曰意即是心。

心即是意。实则心与意。

其间亦略有区别。

心为意之主。意为心之副。

心动则意起。意生则气随。

换言之。心、意、气三者。

有循环相连之关系。

心乱则意散。意散则气浮。

反言之。气沉则意坚。意坚则心定。

故三者相互为用。

实相连而不可离也。

至于气随。则能催血。

又能运神。迨至此方可运用。

夫意气、理也。拳术、法也。

有理无法。不能豁然贯通。

有法无理。等于舍本逐末。

故意气与拳术。实有相互之关系。

太极拳之用意与气。

在初学者虽难甚困难。

但并非无入门方法。

即初练十三势。或练单式时。

必须从设想两字着手。

譬如双手作按式时。

即假想前方若有敌人。

此时手掌中并无气可发。

己乃假想气由丹田贴于脊背。

然后由背、而臂、而腕、

而掌、以透出之。发于敌身。

此种假象。初学时虽属渺茫。

但习之既久。即能运用自如。

至气在人身内部。

旋转之式有二。

其用于四肢。

意之所至。气则随之。

无论何处。均可行运。

太极拳之开合、鼓荡、

呼吸、进退。

即练其气与周身。

使能由体觉、筋觉、触觉。

以敏其神也。

或谓十三势行功新解中有云。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

略视之。气为无用。

不知该节所谓气者。

乃人身呆滞之气。或浮躁之气。

或发怒时之暴气。

此种滞气、浮气、暴气。

在发时双足虚浮。

重心必失。故谓无力。

太极拳所谓气者。乃丹田之气。

此气清而平。能平则和。

和则畅达。畅达则通行无阻。

故与滞暴之气。绝不相同。

且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论气之处甚多。

如云。“以心行气。务令沉着。

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

务令顺达。乃能便利从心”。

又云。“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又云。“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

又云。“气以直养而无害。'

又云。“心为令。气为旗'。

又云。“腹松气沉入骨”。

又云。“牵动往来气贴背”。

又十三势歌中亦云。“气遍身躯不少滞”。

又云。“腹内松净气腾然”。

又云。“意气君来骨肉臣”。

或“意气均来骨肉沉”。

皆言气之重要。

全在学者能否辨别其清平与滞暴耳。

故清平可取。滞暴不可有也。

至于意与气之关系。

犹如汽车中司机之与引擎。

意如司机。气如引擎。

二者不可缺一也。


太极和院

太极拳培训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