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堂教学结课妙招:巧用对联

 立恒语文 2019-04-10

对联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的语言艺术形式,由于其具有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群众性等许多特点,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恰当地运用这种古老而仍活力无限的艺术形式,不但会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还会给课堂教学增添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

近年来,笔者常用它来结课,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自己的做法简述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一、 总结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孟浩然》是新编高中《语文》必修(5)(人教版)中的一篇教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闻一多,文章内容有两项:人如其诗,诗如其人。在引导学生把握了这两项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写一幅对联来概括全文内容。此话一出,学生群情亢奋,兴趣陡增,撰写对联七、八幅,后经笔者与学生共同点评修改,拟出这么一幅对联:

人如诗,骨貌淑清风神散朗,长留清芬味;

诗如人,淡远清空韵味绵长,永飘菁藻香。

上联写孟浩然其人。联语中“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八个字直接采自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最后一句中的“清芬”二字乃李白《赠孟浩然》诗最后一句中的一个词。下联写其诗。联语中的“淡远清空,韵味绵长”乃师生依据闻一多先生对孟浩然诗歌的论述而作的概括,最后一句中的“菁藻”依然采自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中“学不为儒,务掇菁藻”一句,同上联中的“清芬”正好构成典故对典故。

二、 揭示文章主题,深化学生认识

学完《勾践灭吴》后,笔者把蒲松龄自撰的一幅自勉联介绍给学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关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上写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历史故事;下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历史故事。两联内容不但生动有趣,而且同课文贴得很紧,学生品读这样的对联,既增长了历史知识,又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可谓一箭双雕。

三、 强化感情迁移,引导课外阅读

学完必修(4)戏剧单元,我让学生每人搜集一幅关于戏剧的对联,作为本单元学习的小结,结果学生搜集了近三四十幅,上课时,我让学生按学号轮流上讲台介绍自己搜集来的对联,大家品评、赏析,结果学生争先恐后,课上得出乎意料地热烈。现抄录几幅学生收集的对联,和大家共享: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

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

家传耕读,乘闲时扮作生旦净丑;

戏作君相,结局后仍是士农工商。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到此处打个哈欠看个戏;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就地伸个懒腰听段曲。

东西汉,南北宋,人物备考;山海经,水浒传,今古奇观。

……

这些对联既很好地揭示了戏剧的特点,又很好地揭示了戏剧的审美教育意义,使学生在欣赏对联的同时,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兴趣,强化了对戏剧的热爱之情,从而为学生课外阅读戏剧名著起到了引领作用。

四、 突出人物形象,提升认识层次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只师。

这是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中的两句话。笔者在组织学生学完《烛之武退秦师》后,将这两句话抽出来作为对联介绍给学生,作为本课学习的小结。学生品读这副对联的时候,兴趣很浓,于轻松愉悦中加深了对烛之武形象的认识。

五、 凸显诗歌意境,增强审美认识

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完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剪梅》后,请学生以对联的形式来展现这两首词的意境。老师先依据《声声慢》出一上联,请学生依据《一剪梅》对出下联。老师出的上联是:

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此联一出,学生踊跃作对,对出的下联很多。其中有一位学生对得很妙:

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意。

笔者在组织学生赏析完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后,给学生介绍了这幅对联。学生在品读时不但兴趣很高,而且加深了对两首词意境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 总结作者风格,深化感性认识

学完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还有5分钟的时间,我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写一幅对联概括两位大诗人的创作风格。3分钟写,2分钟交流,结果有许多学生在3分钟之内就写了出来,交流时异常踊跃,其中一位学生写出了这么一幅对联:

子美沉郁忧黎庶。

太白飘逸梦天姥,

此联一出,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我乘机大声说道:“下课。”一堂课就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

语文课堂教学结课妙招:巧用对联

归结起来,运用对联结课有三点好处。(1)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这里的“知识”既指对联写作方面的知识,也指对联内容所体现的知识。(2)可以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用对对子的办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古已有之,笔者所做,只不过是旧法翻新而已。(3)可以增添课堂教学的情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谈到文章的结尾时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我一直以为,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当如此。那么,如何去做才能收此效果呢?用对联结课,不失为一条终南捷径。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笔者这里所谈仅是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粗浅的尝试,至于对联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哪些用途,相信读者诸公在读完拙文后,定会有许多高见,笔者切盼一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