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嵇康告诫“养生五难”:这五难不除,怎么养生进补都枉然

 雪莲红利 2019-04-11

《家庭医学》

  快餐阅读时代  养生江湖风起云涌  

《家庭医学》——经得起沉淀的医学科普杂志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嵇康 ( 224年~263年 )

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 ,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称其为"竹林名士"之一 。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他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有《嵇康集》传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文/梁  

中国古代一再强调养生是很难的一件事。晋代养生家嵇康的《养生论》中就提出“养生五难”。认为此“五难”不除,不管你如何强烈地希望健康长寿,吃药进补,照样百病缠身,自减寿数。

名利不灭,为一难

为了名利而日夜钻营,只能是心劳力绌,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导致百病丛生,要想养生,难上加难。人要学会在平平淡淡中细品生活的甘泉,戒贪欲邪念,莫坏了良心。要做到“行也要安然,坐也要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粗茶淡饭乐陶然”。心境如此,焉有不益寿延年之理!

喜怒不除,为二难

喜怒哀乐处之过激,害莫大焉。特别是怒发冲冠的情绪波动,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大喜过度亦可为害,现实生活中因过度兴奋,“得意忘形”而引起心身疾病者累有所见。但这也不是说让人不喜不怒,只是要不过度,懂得节制。

声色不去,为三难

声色是指过度的外界刺激和性生活。有许多娱乐活动本身无可非议,但若通宵达旦,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久之必然会把身体搞垮。男女性生活也不可过度,必须有所节制。清心寡欲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滋味不绝,为四难

古人所说的“滋味不绝”即饮食不当。有些人或暴饮暴食,或过食油腻,很容易肥胖,引起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因此,应遵循“多清淡,少厚味”的饮食原则。

神虑转发,为五难

“多思则神怠”,想得多了,心神会疲惫;“多念则神散,多欲则损志”,会对肾精造成不利影响;“多事则形疲”,不管大事小事皆亲力亲为,形体就会受到伤害;“多语则气丧”,说得太多会使人的气机混乱。这些都是“神虑转发”,会伤五脏之神明。《寿世新编·养心说》说:“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乐,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此养生之法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