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悲剧人物朱占奎(三):抗日功臣

 铁血老枪 2019-04-11

为了进一步打击敌人,安次县游击队遵照张汉权的指示,进行第二次破路准备。鉴于第一次破路经验,一定要准备好工具,大家四处寻找得心应手的板手和撬杠。他们终于在铁路维修点通过关系找来了卸道轨的工具。并制做了两面小黑旗和四面小白旗,确定了简单的旗语,免去了第一次在铁道上奔跑传讯的麻烦。

历史悲剧人物朱占奎(三):抗日功臣

八月二十六日,游击队靠着地形、地物熟悉的条件,确定了破路目标即古县村一段铁轨。古县村位于廊坊和万庄中间,……很有周旋的余地。根据计划,这支武装从双营渡河,经韩村,晚上到达炊庄。晚饭后,为防止坏人告密,队员们声称回韩村,十点时他们走出炊庄南口不远,往东一拐转身向北,过刘各庄村边,到达古县村西南停住。朱占奎再次孤身上铁路,弄清情况后回到队伍中布置任务,提出这次破路先整翻敌车,再抓住时机,冲上火车,消灭日寇。由于武器紧缺,这次破路只好把人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拆道轨,一部分挖工事,事成后一齐冲向敌人。 这次玻路,因为工具随手,所以游击队员们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卸掉一大段铁轨。

夜间一点多,抗日游击队按计划将准备好的大石块夹在铁轨破头处,立即撤入工事。时间不长。从廊坊开来了一列火车,列车临近了,却又停下来了,怎么回事队员们仔细地观察,发现这是一辆修、检道轨的轻油车,紧接着后面又一辆车开过采,一瞬间,喘着粗气的车头带着几十节车厢撞石脱轨翻车。游击队员正准备上车杀敌时,后面的轻油车开枪了,机枪喷出火舌,密集的子弹向铁路两旁扫射, 由于敌强我弱,不能靠近敌,游击队员们只好迅速撤往炊庄道口。安次县抗日游击队虽未亲手杀死日寇,但第二次破路使日寇受到惨重损失,再次灭了日寇的威风,长了我中国人民的志气。

历史悲剧人物朱占奎(三):抗日功臣

安次县抗日游击队两次破铁道弄翻曰寇军列,使日本侵略者在军事上受到惨重损失。日寇为确保铁路运输畅通,调来了大批部队,沿路设防,并把军队推向平津路以南,以联队团为单位,沿村设防,用以阻止抗日游击队和国民党抗日军队的活动。而国民党政府在不抵抗的情况下,又把坚持抗战的二十九军调走,换上了万福麟的五十三军。九月初,国民党河北省府来电,任命朱占奎为河北省第五行政区游击总队队长,管辖安次、永清、霸县、固安、武清等县,这样已经扩大为六、七十人的安次抗日游击队归属为第五游击总队。他们继续坚持和日寇做斗争。

九月十三日,日寇派几十架飞机对固安、永清的交界处狂轰滥炸,接着日寇在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大举向南进攻。 国民党五十三军丢盔卸甲南逃了,河北第五游击总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了保存力量, 同张汉权一起撤到新镇。日寇在沿途烧杀掠抢,无恶不做,游击队员们个个气愤责填膺,决心回安次一带为乡亲们报仇雪恨。在朱占奎和队员们的一再要求下,张汉权批准了他们北上。然而这支游击队回到永清、霸县一带活动时,群众已被迫四处奔逃,部队作战给养等方面都十分困难,这支孤军万般无奈只好再次南撤。他们从文安经郑州,过肃宁,再经绕阳过安平,到达安国,终于打听到了坚持抗战的冀中抗日人民自卫军的消息,游击队如久旱逢甘霖,朱占奎率领队伍直接去找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吕正操原国民党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团长。吕司令了解安次游击队的情况后,立即将这支武装改编为人民自卫军第三团第一营,任命朱占奎为该营营长。

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一日,冀中人民自卫军第三团第一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北上抗日先锋队北上赴大清河北,开展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武装斗争,以后,又在抗日先锋队的基础上,改为冀中军区第五分区,抗日武装发展到一万五千多人,为开辟平、津、保三角地区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卓著的功勋。

历史悲剧人物朱占奎(三):抗日功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