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劫”,字面意思就是“三大劫难”了;“三劫者起”,韩非这里的意思其实是想说,此“三大劫难”的发生与否,与那“三守不完”密切相关。 这次韩非直截了当,开笔即点出:“凡劫有三:有明劫,有刑劫。”即大凡篡夺君位的,一般都有如下三种情形:第一是公开篡权的;第二为通过政事篡权的;第三则是专擅刑罚篡权的。 具体说比如公开篡权的:“人臣有大臣之尊,外操国要以资群臣,使外内之事非已不得行。虽有贤良,逆者必有祸,而顺者必有福。然则群臣直莫敢忠主忧国以争社稷之利害。人主虽贤,不能独计,而人臣有不敢忠主,则国为亡国矣。此谓国无臣。”这段大意为,大臣们如果有了显赫的地位,在外操纵国家大权来拉拢群臣,在内又使得自己独断朝纲。这样,既使朝里有贤能正直的臣子,想必如果违逆了这等权臣,则也一定会遭其加害;若想避祸,那就得顺从他。如果长期如此,那么群臣中还有几个敢于忠君忧国而为国家利益抗争的人了呢?国君虽然贤明,但却不能独自决策,加之臣子们又不敢忠君,那么这样的国家距离灭亡还会远吗? 再比如通过政事篡权的:“国无臣者,岂郎中虚而朝臣少哉?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此谓明劫。鬻宠擅权,矫外以胜内,险言祸福得失之形,以阿主之好恶。人主听之,卑身轻国以资之,事败与主分其祸,而功成则臣独专之。诸用事之人,壹心同辞以语其美,则主言恶者必不信矣。此谓事劫。”这段说,国家没有了忠臣,群臣们都用俸禄去豢养党羽,营私谋利而不尽忠报国,这叫做公开篡权!那些权臣则卖弄国君对他的龙爱,独揽大权;假托外部势力来制服内部,危言耸听地渲染祸福得失的形势,并以此来迎合国君的好恶。国君听了,则就会降低身份、轻视国家的利益而去资助他们。此事如果失败了,则就让国君来承担祸害;事情如果成功了,那么则是臣子独占功劳。朝中处理政事的许多大臣们,或许都众口同声地说他好呢,而这时就算国君再说他不好那也无济于事了。这就叫做通过政事篡权。 最后至于专擅刑罚篡权的,韩非说得很简单:“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意为,至于那些职司监狱或掌管刑罚的人,他们中间如果一旦出现了臣子独揽专断的情况,那么这便就是专擅刑罚来篡权的了。 关于“三守”与“三劫”之间的关系,韩非最后总结道:“三守不完,则三劫者起;三守完,则三劫者止。三劫止塞,则王矣。”其意思是说,“三守”如果不完备,那么“三劫”则就会产生;而“三守”如果完备,那么“三劫”就禁止了。“三劫”既经禁止、杜绝,那么国君就可以统治天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