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纵贯6:孤拔纪念碑

 梦想童年594 2019-04-11
台湾纵贯6:孤拔纪念碑

澎湖于南宋正式归入中华版图,明代沿袭统治,作为台岛行政管理中枢所在地,历史凡台海有事,澎湖必首当其冲。明军在此与荷夷几番激战、郑成功以此为中继收复台湾、施琅在列岛外歼灭郑军水师、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这里均为侵略军所攻陷。岛上除了清军墓冢外,还埋葬着不少法军的异乡野魂,其中名气最大的当为孤拔。

 

平心而论,孤拔可谓法军将领之佼佼者,据称喜爱研究中国孙子兵法,虽然是海军将领,但在越南战场上率领陆军也把黑旗军打得节节败退(不排除武器占优因素),随后他回到海上重操旧业,半年后导演了令国人切齿的马江“海战”,一举打碎了中国海军的梦想。随后孤拔一直在东南沿海耀武扬威,台岛作战进攻基隆、淡水,但守军抵抗顽强,闷闷不乐的将军不久又进犯浙江镇海,战斗中主桅被清军击断,给快到59岁这道坎的老头子当头一记大闷棍,砸在甲板上光剩哼哼了——不过这事真伪至今尚无定论。


此碑文最后一词“渔人”甚为不解,看博友文章,方知为西夷将澎湖称为“渔人岛”。试译碑文如下:纪念孤拔将军及其英勇,为法兰西死于澎湖列岛

台湾纵贯6:孤拔纪念碑

 

18853月底孤拔率军攻击澎湖西屿炮台登陆,清军副将陈得胜战死,法军占领全岛大肆破坏“异教徒文化”古建,6月后孤拔死在澎湖军舰上,其死因与战伤是否有关,还是仅因为水土不服或是心病(中法两天前刚刚签订和约,孤拔说不定因未取得完胜,急火攻心一命呜呼),估计只有他自己说得清。

 

法军官兵在澎湖病死甚多大概没法运走,干脆就地入土。中法和议商定,孤及两名军官葬于妈宫(马公)城外,士兵葬于风柜尾(称番仔城在国人宽厚胸怀和法国的财政支持下,这些墓穴得以保存至今。

 

马公市民生路、民族路交界处、国民小学西南外墙有立碑,看来应称孤拔纪念碑而非孤拔墓。按简介说明,当时仅下葬其遗发遗物,五十年代一度迁移,遗物均取走,惟有空碑一座。对了,旁边还有疑似狗狗的排泄物。台湾纵贯6:孤拔纪念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