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视声;上用虑,则下繁辞。——《韩非子·有度》 释义:君王如果只用眼睛去观看,臣子们便会去装饰自己。君王如果只用而多去听,臣子们便会说一些好听的话。君王如果只去思考,臣子们便会用言语去附汇。 2.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篇》 释义:仁,就是要从心中欣然的去关爱别人。 3. 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韩非子·观行》 释义:用多余的去弥补那些不足的,用常的去接续那些短的,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英明的君王。 4. 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释义:官员是人民的根本所在,人民的纲常,因此神明的君王会去管教官员,而不会去直接治理人民。 5. 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韩非子·解老篇》 释义:所谓的礼,是表达情志的,是人们之间相处的准则,是君臣父子交往的准则,是区分贵贱和贤与不贤的准则。 6.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心度》 释义:法律是顺应时代的变化,才能够治理好国家。治理国家的方式应当符合当前实际情况,才能够有效果。 7. 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 释义:自己如果不正直的话,便不要去纠正别人奸邪的行为。 8. 治民者,禁奸于未萌;而用兵者,服战于民心。——《韩非子·心度》 释义:治理百姓的人,要在奸邪的事情还处于萌芽阶段,便制止。带兵作战的将领,要服从作战人民的意愿。 9. 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韩非子·安危》 释义:国家的生死存亡,在于国君是否能够明白是非,而不在于是否自身强大。 10. 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韩非子·解老篇》 释义:道义,是君臣之间做事情的原则所在。是父子贵贱之间的差别所在,是亲疏关系,内外分别的原则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