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易龙图(龙图论医)

 春秋几度 2019-04-11

8、易龙图

龙图三变,一为先天八卦图,一为河图,一为洛书。这三个图是世界的公理,也是中医点睛的龙珠。言乎道,则先天八卦图所示之阴阳,是生成天地的法则。言乎地,则河图所示之五行。言乎天,则洛书所示之八卦。地法天,五行之数应八卦之象。天法道,八卦之象应阴阳之理。这三个图是世界的公理,也是中医点睛的龙珠。

如图:

 《龙图论医--宗旨》之七:易龙图

先天八卦图是未成天地先有此象,代表着道。先天八卦图在中医有什么意义?先天八卦说明了三阴三阳和六气。天地定位,乾坤居于上下,从一阳而至三阳左列,从一阴而至三阴右列。故天地为万物之上下,水火为阴阳之征兆,左右为阴阳之道路。从图中可见西北山高而天气不足,东南海倾而地气不满。在人则左耳目阳多而灵便,右手足阴多而灵便。坤、离,地气之阴阳;坎、乾,天气之阴阳。艮、兑处天地之交界而为山泽。巽在天,震守地。山者,地气之隆实也,地气之溢于天也;泽者,天气之凌虚也,天气之损于地也。乾南坤北,故西北山高而天气不足,东南海倾而地气不满。震者,一阳也,阳之能动而未能浮张者;巽者,一阴也,阴之未沉凝而求入者。太阳为乾,少阴为坎,太阴为艮、坤,阳明为兑、离,少阳为震兼离,厥阴为巽兼坎,这就是三阴三阳的卦象。在天地之间,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周流,应六子卦。风寒湿为阴,火热燥为阳,巽为风、坎为寒、艮为湿、震为相火、离为热、兑为燥。天地之间有春夏秋冬昼夜的三阴三阳之象,又有风寒暑湿燥火的气化,全见于先天八卦图。

河图是五行之部署,代表着地德。三八木在东应春,二七火在南应夏,四九金在西应秋,一六水在北应冬,五十土在中央应四季。不足以生数,有余以成数,土恒以生数,土有余则多出空间以肥之。

洛书、后天八卦图是九野八纪之分布,是既成天地之后的法则,代表着天政。“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悦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天帝在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节候的移宫,推动着八卦纲纪的兴替。在人则是神的巡转。“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如果神不能顺转,就失去了主治于形的机枢,形就要出现变故、衰败。神执著于某一卦象而不移,或者神不能转物而为物转致使其行退屈,那就要引发五脏之德的盛衰变乱。每一个卦象都对应着一个数,成数使之有余,生数使之不足。王者之法尽在于斯。

言乎道,则先天八卦图所示之阴阳,是生成天地的法则。言乎地,则河图所示之五行。言乎天,则洛书所示之八卦。人法地,人气应五行之主。地法天,五行之数应八卦之纪。天法道,八卦之纪应阴阳之理。道法自然,先天八卦图是太极图在三才的推演。太极图一分为二,二者相对立相依存,自然而然。在人而言,人的身形气血都响应于五脏;五脏精华的盛衰又响应于神运;神运又响应于阴阳之周旋。故违阴阳之道则神运有变,而致失德,于是病乱衍生。如一个人熬夜,神作强而不隐蛰,则留驻于乾卦,乾六当机则兑七受制、巽四弱,如此则震三得势,肝变弱而火兴。拿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人君不合于道,就会有所偏执,于是政偏而致教坏,国家就会生病。一个朝代、一个人,如果气数到了,精神就会不周,根本就会衰败,变乱就不可挽救。这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道理是世间的铁律。一个人生病与向愈是精神的消长,人的精神是自己最大的医师,我们只是辅相。一个人只有天真契道,心能转物而不心为物役,才能长生久视。

太极生阴阳,积阴为地,积阳为天,天地之交为人。天地人本一太极而成三极。三极之道,是一切变化的渊源。言天之道阴阳,言地之道刚柔。天极有阴阳之分,地极有刚柔之分,太少即刚柔之体性。天地交合而有四象,即春夏秋冬。四象在地,从地之德含载,加上居中之地极,则为五行。四象在天,从天之德分演则为八卦,天极居中而周流于八卦。人极本于太极之无形无象,天地之所交汇,有四象并天极、地极之映射,故为六象。此即三极之道。天有八纪,地有五里,人有六子,变化之本始。五行之德法天而有盛有衰,故有十天干。阴阳之气法地而有多有少,故六子分应上下而支配于地,为十二地支。

地以成体,天以成用,一有定则,一变动不居。尚书言君王八政,即为八纪。周礼六卿之设,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天官、地官,即应人极之象。十天干寄寓于五脏,十二地支寄寓于手足六经。五行在于五脏所藏,八纪在于奇经八脉。人有精气神,以应地人天。形体应地,神用应天。人有营卫气血以应四象。骨肉皮筋脉各应五行。清阳之气在头,浊重之气在腹。天为头,地为腹,中为躯干,十天干主之,即所谓五中所主;躯干上有四肢,故有十二地支主十二经。躯干为阴,肢体为阳,是干枝差别。干支者,介于根本枝叶之间,干从本,支从枝。四肢应身形四象,犹如地上有春夏秋冬。四肢分成三节,本末中,是三才的映示。手足肢端为末,当应天,故如头有五官一样有五指,并为诸阳之本,其脉象也能作为征兆。五官在头,应五德之映象于天。目为离,耳为坎,足为震等各应八卦之功用。以人分野,有三部九候。以系统功用有八个系统,神经系统乾卦,生殖系统坤卦,运动系统震卦,呼吸系统巽卦,循环系统离卦,泌尿系统坎卦,消化系统艮卦,内分泌系统兑卦。

故不明三极之道,不能知人。人以四时之气生,天地之法成。故言五运阴阳为一切变化之纲纪。五运者,地也。阴阳者,两仪、四象、六子并八卦也。人法地,人应天,故人取决于五行而响应于阴阳。人极应天法地,以及天地交合之四象,故有三阴三阳,合于六子。

    雷公问黄帝,希望理别阴阳。黄帝说这不是你当问的,若知此,则“世主之学尽矣”,不然恐怕会以讹传讹,惑乱师教的传承。潜心阴阳是最精微的事情,搞不好就会“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一副暮气沉沉的老夫子样,蔽却本来之明。所以,微细分别阴阳的奥妙是极难的,黄帝只教以大略,比类从容而已。

    谈起阴阳,谁都有恍惚之感。内经是偏重于从形体角度而立论的,五行之道为主。若要从神用角度而立论,则备于易经。易以道阴阳。易学在黄帝之后经历了很多圣贤的努力,阐幽发微,已经变为人们能借用的利器。地道方也,有五行之定则,人法地,故立医道偏重于地。天道圆也,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故难倚恃。然而不明阴阳,终难会通。故孙真人言:“不知易,不足为太医”。

三阴三阳与十二地支相应,在人则十二经。三阴三阳以阴阳多少而分别。内经有太阳、太阴,又有至阳、至阴,皆为三阳、三阴而殊名。可见太阳、太阴中应该蕴含至阳、至阴,又有糅杂,故异名。三阴三阳实际上就是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分阴阳而布体,为太极图之具体表现。其所表现者,即阴阳多少之分别。一阳震兼离,二阳兑、离,三阳乾,一阴巽兼坎,二阴坎,三阴艮、坤。若以此义,则内经关于三阳三阴含义的论述皆可对应。如三阳为父,三阴为母,二阳为卫等。以这个分判与五脏所应方位对应,亦知肝有离象故主目,肺有坎象故通调水道,心有乾象故为君主,肾有坤象故主藏精。

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之洛书有何关系?先天八卦未存天地之前先有此象,是道所生;后天八卦则是天地既成之政,天帝为之纲纪。帝之巡纪使阴阳在天地之间运转不息。先天八卦如同父母赋予躯体,躯体既成之后则听命于君。故先天八卦言其体象,后天八卦言其政用。五行如五方佛与道俱生,生成躯体之精神而不为主。五德有余不足应天时八纪之政,故在世间王法与圣教并立而化万类。

先天八卦言其阴阳部署,后天八卦言其变化运用。怎么知道三才化合的后天八卦,是秉承阴阳周旋的法则呢?在天地之间,阳浮而为天,阴沉而为地,处三才中为阳升阴降之主者,日月也。故后天离坎居于上下南北应先天乾坤之位,阳气浮张而包乎地,地气沉凝而藏于天。坎为幽泉,离为光明,故天地间上明下晦。四象中重阳虚为天气、重阴实为地气,震为重阴之下阳物也,故为龙,是地之阳用事于重阴,故主地气之升,应先天离位。兑为天之阴用事于重阳,故为天气之降,应先天坎位。此四卦应先天图之四正位。四隅在先天则山泽通气、雷风相薄。先天泽山属形损益,故后天应以巽乾,为地之阴阳从奉于重阳天气,地之阴,实也,地之阳,实中之虚也,地之阴升上则地形损,地之阳升上则地形益;先天雷风属气聚散,故后天应以艮坤,为天之阳阴系累于重阴地气,天之阳,虚也,天之阴,虚中之实也,天之阳降下则天气聚,天之阴降下则天气散。由此可知,后天八卦之政取法于先天阴阳之道,是阴阳法则在既成天地之后的延续和运用。

虽然后天八卦取法先天之道,由于道生成天地阴阳而不为主,故后天八卦为政令,先天八卦三阴三阳之气为政令之使节。如同君主因民心而产生,反过来又为民做主持。后天八卦和三阴三阳配属的先天八卦通过卦象相呼应。正因为有先天八卦配属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又加载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有标有本,才能充当天之八政和地之五德的中枢。木一弱,风就停了相火就兴了,少阳王,故震当机;金一弱,木就强了,风兴,厥阴王,故巽当机;水一强,寒气兴,太阳王,故乾当机;水一弱,寒气灭热气兴,少阴王,故坎当机;火一弱,地就湿了,太阴王,故坤当机;木一强,湿气就上升了,太阴王,故艮当机;金一强,燥气就浮现,阳明王,故离当机;火一强,泽就干燥,阳明王,故兑当机。这是从德之变而有政应。反推过来,从当令之政也可推出德之变。例如,病人但欲寐是坎卦之象,坎卦在先天八卦配为少阴,表示热气当机而为肾水不足。三阴三阳以其先天标象应后天之八卦,以其本气应地之五行。后天八卦对五行的神治要依赖于三阴三阳的使令。

洛书之数的分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水木为少阴少阳,故水数在北、木数在东,助其柔弱而不变其位;火金为太阳太阴,故火数在西、金数在南,制其刚强而交相制衡。当北水旺,而以不足之一减之;当东木旺,而以不足之三减之;当南火旺,而以有余之金敌之;当西金旺,而以有余之火制之。洛书制亢扶弱,使五行期于中和。

为何洛书各象对应河图各数?因为各象正是各数性情的体现。一为有而无象,故为坎卦陷隐之象;二为虚,故为坤卦含载之象;三为实,故为震卦能动之象;四为实余,故为巽卦散溢之象;六为界上无象,故为乾卦天象;七为界上有虚,故为兑卦泽象;八为界上有实,故为艮卦山象;九为界上实余,故为离卦明象。

从河图洛书可看到数与象的对应。如艮、兑应八、七之数,中五载实为八,载虚为七,故石气生男,湖泊生女,故男子肉实而女子血多,生殖器也显示差别。二者是地之损益也,泽损而山益,故七损八益,当黜欲望,方正知戒,以保其躯。

洛书的数和八卦之象是什么关系?首先,五行之数与八卦之象是一种在地之形与在天之象息息相应的关系。有一定的五行虚实,则必然出现相应的现象,表现在精神状态、性格、变动上。其次,八卦之象与五行之数还是一种政与德的影响关系,地法天,德当应政而有兴衰。因此一定的情志、气象还会导致五脏的虚实趋势。知道了这二者的关系,就能推演五脏的各种现象。如肾有乾、坎,战而遇险,故志为恐;肝有艮、震,止而动决,故志为怒;心有坤、兑,得众而悦言,故志为喜;肺有巽、离,进退不安而寄望,故志为忧。因有八纪之君,故肾实则恐,健而险变;肝实则怒,止而动变;心实则喜,兑遇乾,言能履;肺实则悲,离遇坤,明夷。肾虚则坎多而乾不足,肝虚则震多而艮不足,心虚则坤多而兑不足,肺虚则巽多而离不足,皆可拟于象。五行虚实而致八卦现象逆时停驻,就是心为物役;八卦变动不居而增减五行,就是神机转化。心当转物而不当为物所役,故人之神为人身第一调治,医生只是顺天之道辅助而已。

八卦和五行是相互影响的。五运有盛衰,而生十天干之精神,数为一至十,河图说之。精神响应于八纪,洛书说之。人之神应洛书之五,因八纪、八风而有心意。十天干各以不同之数当机,则五脏有虚实之应,其脏气是否得神五之赞,即定虚实。生数和成数是一个五的得失,得神则昌,失神则衰。故不足以生数,有余以成数,土恒用生数。

河图洛书是终极的学问,在五行和阴阳架设了对应。一定之纪、一定之象,将对应着一定的五行生数与成数。五脏虚实的治则宗本在洛书之中。例如震怒伤肝、坤以减火等。洛书所立,是终极之因果,是对五德施治之宗旨。

洛书每一条线的和都是十五,这代表一个现象的生灭按时间律分为三段,下一个卦将会产生而转化现在的卦象。相对位置的和都是十,这代表两者是相互枯荣的关系。前者例如:湿则火生,雷则风生,大热则生神闭,自卑则生狂躁。后者例如: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湿则困脾,健脾化湿,振作毁于欲望,欲望息于振作,刚健毁于躁进,发展毁于战争。故军队经商则不武、有龙兴则不干燥。洛书说明了世界的转化规律,是王者之道,知此则为大智之人。如大禹治水,决渎为主,土功其次,就是写照。以震之决渎而治艮湿,以坤之培土而制湿。再如去年地震,可以从旱震关系而知之,兑卦在形为泽,在气分为干旱,若旱久将作震卦。四川出现罕见之旱,长江水枯,后来又出现罕见雷暴天气,这就是震的预警。

为何又有巽为木、离为火、乾为金、坎为水、坤艮属土、震属木、兑属金之说?这是说明八卦性情与五行的当值相合德。巽调治于三八之木,应木气在东当升聚于东南,又主火生金减,故合德于木。乾调治于二七之火,应金气在西当降积于西北,又主平火补水,故合德于金。坤调治于四九金,又主金生火减,故合德于土。

先天八卦图即太极图之具体。先天八卦图、河图洛书出,医之宗旨悉可见矣。

病或体有损而妨于用,或用有弊而害于体,辗转相因。治病不是治症,是解症结。国家有什么样的病态,不是为之去应付,要思病态之本,不然可能焦头烂额越治越坏。社会往往根源于德化的弊病不是治标所能解决的。人或失德或失于纲纪则邪淫能客。有从经络而犯脏腑,六淫是也;有从脏腑而波及经络,七情是也。诊病就是要知病在人体存在的机理和其派生扰乱的情状。任何现象都是因缘而存在的。有其现象就有对应的因缘,所以治病要去变动根本的病机,解散其因缘,否则不足以治。

症状包括精神方面的和形气方面的。人之病,精神先见其兆,而后形气变。精神之变,究本于五脏所藏精神志意魂魄之动静,也就是五脏的盛衰之变。这个变化会体现在明堂五色上。形气之变,统见于六经政令的得失偏颇。而政之失或者由于阴阳不调,或者是因为外界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客而干政。这些统见于脉象。辨脉能识阴阳,而知政令得失之所在和缘由。色脉是大明之法,合参之确实可以万举万当,可是人们却以明为晦。从脉中本来可以直接看当机之阴阳,而知病脉所在。现在色脉之法不明,迫使我们更多地从症状上看其当机之病象,然后去反推其政令和德行的得失。例如一个人总是疲劳,无精打采,但欲寐,这是坎象,我们就可以根据洛书而推断其肾虚,若还见其明堂晦暗有黑,则是明证。或者一个人多动不安处,则可以知其气质上有震象,我们就要考虑他是否相火旺盛。

天地在气交之位就以天干地支来定气象变迁,对于人而言,症状就是脏象经络所代表的天干地支决定的。五脏与阴阳是根本与枝叶,互相推荡变动。诊病治病以五脏为主,是根本问题、病之本;以阴阳为变,是枝叶问题、病之标。本标各有所先。诊病要察阴阳,又要察五行,二者汇通于一则诊符,故色脉合参。例如病在肝,足少阳胆经有邪,即为相符。人法地,脏象为根本,脏象大变,虚实之生,则阴阳必有见,根本与枝叶。阴阳有变,枝叶之变,脏腑将从之,德若能持之,未必为虚实之改易。阴阳过变,则不得不改。病之浅,先见于阴阳,见于经脉,深则入脏,故有修德禳灾。

因此治病有三种法则:一是人之道,直接变治其阴阳之政令,从功用上使政通和。二是地之道,以五脏生克乘侮为制衡,导其德归于中和。三是天之道,以河图洛书为本,德政相参,去故就新。法天则地,不离于人,是治之极致。内经之诊治原则,万世不能改易。人之道者,治其阴阳之经气,除去邪淫,使政通和。地之道者,以五脏生克乘侮为制衡,导其德归于中和,例如肝虚以酸补之,助以焦苦,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天之道者,以洛书为本,德政相参,变通于神机以去故就新。一切治病,皆在此范围中,只是各有所先而已。合而参之,则为辅周。例如肝虚有脾湿来侮而化虚火之症,肝虚则震当机,又当治于艮湿,故肝之相火应之而兴。不能仅靠泻少阳经虚火而治之,因为那会连肝木之生数震三一并泻除,肝愈虚,而应调以厥阴。肝虚当补以酸、助以焦苦、益以甘味之药以调之。又脾湿之邪淫可以风胜之,又当通过健脾燥湿渗湿而去之。震当机则当巽以代之,兑以安之,艮以匹之。故以柴胡为君,柴胡巽也,既调和少阳厥阴、去火疏震,并达木郁以风祛湿。臣以炒芍药之酸、焦苦,则补肝虚又匹火,当艮木之德。佐以当归之甘、辛、温而补血行血,当归有恩夫之意,意为妻盼动出之夫归家,最能安震。这是由于当归补厥阴血而统之,又补心血而有兑妾恩泽之意。再以白术、茯苓去湿邪,甘草缓急调和土木。这样既得神势,又和五脏,调阴阳去邪淫,自然病去,逍遥散不愧为千古名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