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疗·太极】李雅轩先生晚年拳学思想摘录

 太行森林 2019-04-11

疗金句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周易》

编者六十年来,李雅轩先生随时将自己的心证体悟和教拳语句记录下来,集腋成裘,蔚为大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拳学遗产。从他的拳学思想中,我们不难看出,坚持杨氏太极拳“专气致柔”的正宗传统和纯正风格,始终是他的一贯主张和追求方向。李雅轩先生晚年的拳学思想内容丰富,见解独特,对太极拳方向和方法的认识,对太极拳本质的研究,对太极拳功夫的体验和检验,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觉今是而昨非”是学习太极拳的特质之一。太极拳不是平面循环的重复训练,而是永无止境的不断深入。因此,大师先贤,对太极拳的认识,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太极拳有着不同的理解。西哲要求“站在巨人肩上”,古贤也有“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感慨。作为“非有夙慧不能悟也”的太极拳,亦步亦趋的知识积累或墨守成规的传统路径,都不是好的学习方法。我以为,直追先贤晚年悟道的最高境界,使之成为后学者的方向和方法,可能事半而功倍。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众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孰是孰非,很难辨明。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一代宗师李雅轩先生晚年的体会心得,可能会更接近太极拳的真谛。

目前还没有李雅轩先生系统的太极拳著作问世,他数十年间的练拳感悟,陈龙骧、李敏弟、陈骊珠合编的《李雅轩珍贵遗著—太极拳学论》(台湾版)是目前最全面的文字记录。

这数十万字的只言片语和思想片段,如散金碎玉般无比珍贵,但正如陈龙骧先生所述“这些资料比较杂乱,很多是他偶有所思,偶有所得随手记之,不成系统。所用纸张也是随手拈来,五花八门。有记在报纸上的,有记在女儿李敏弟废弃的作业本背面的,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特别是有些感悟没有准确的时间标识,很难显现李雅轩先生最终的拳学思想。于是,我只摘取该书中李雅轩先生人生的最后五年,即上世纪七十代后的拳学思想进行学习、研究和比较,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就在这最后的五年,李雅轩先生对太极拳的认识更是逐渐深入,甚至于有了质的变化。从中我们将感悟出李雅轩先生晚年的拳学思想,既一以贯之,又不断深入,最后直探本源而终归至简。

李雅轩先生晚年拳学思想摘录(1970---1975)

——摘自《李雅轩珍贵遗著—太极拳学论》(台湾版)

1970-1-14晚上九时

一定要大松大软大松沉,推手练功打手都要松沉无比。大松大软,气化一切,切记切记,要紧要紧。

1970-4-13

练功之松,最难的是松指节,指肚,掌心鼓胀,以后要注意。或以为到处都松了,经不得一点点触力,如何能做比斗?盖太极拳之比斗,是不丢不顶,一遇触力,即随、即走、即化、绝不施力,如此要力何用?

太极拳之妙处,是要灵,遇力必走,灵感至极。如在练功上时注意专在气力,势必感觉不灵,不能做到蝇虫不能落,寸草不能沾,则失去太极拳效果矣。

以上要多想之。

如各处已松,指节不松,在听劲灵觉上就不太妙了。

太极拳之功夫,主要是灵,如练不出灵来不管用。

太极拳是练心性、练精神、练气,充实灵感。不是练筋骨肌肉上的硬劲,此所谓内功也,否则是长拳功夫了。

1970-4-21悟

凡事要讲刚柔相济,这话是对的。所谓刚柔相济者,不是说它的劲由刚柔两劲混合练成的僵柔之力。而是指的柔之至软之极以后,才能出来的一种极其刚坚无比的劲,这种劲才能所向无敌,无坚不摧,这就是太极拳论中所说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极松柔然后能灵活者也。

一般人心中的刚柔相济,是刚劲柔劲合组参伙成的一种刚柔混合的僵柔劲。这种劲柔而不灵,是柔也柔不纯净,刚也刚不到家,这种劲在打斗中无大用处。

1970-5-4悟

比手全凭决斗精神上,豪横的心劲,锐利的眼神,冷快的手脚。

以神打神,以意打意,以气打气。

出手就变,变中有变,打一个冷快绝伦,神鬼难见。

劲到能让对方惊心动魄,如触电一样一跳而出,才算高手。

要学关夫子之神勇,睁眼时对方人头已落地,其神快情形可想而知之,此谓神者也。

平素练拳之所以慢,是为了养用时之快也,若无平素缓缓练拳之修养,就不能有用时之奇快也。此理不可不知。

1970-5-6悟

比斗主要是快,非快不能胜人。猴子能斗牛,是快也。蟋蟀能斗鸡,是快也。弹能打鸟

鸟不能飞,快也。弹能打兽,兽不及走,快也。猫能斗狗,快也。

总之,是一身轻无比、随机应变才行。须玄机莫测,无此,天大力量也不能比手也。

两手如猫抓样的灵快,心如猴子般的机变,动作如锤子般的轻快,心手如电样般的快。发劲要充实无比,要如电样的快。要令人不知不觉,变化神奇,方能打人如摧枯拉朽也。

1970-5-10

以一般的劲,你有人亦有之,故你不能取胜。

要有冷快绝伦,奇特无比之劲,才能胜人。劲去使其不知道,才能胜人。要有惊心动魄之劲,才能胜人。要有神出鬼没之变化,才能胜人。要有令人触电样之劲,才能胜人。

这种劲如何才能有?是平素练拳轻灵着松劲,虚虚的、稳稳的、静静的练拳以养出来的。如硬手硬脚的练拳,是不会生长出这种劲来的。切记之。

1970-5-17

虚无灵变,动作轻妙,变化神奇。打的是冷快手,鬼惧神愁。发的是透里劲,无坚不摧。

妙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

练则叫它松沉软重,稳静安舒。用则叫它冷快绝伦,千变万化。

以上各种,皆出于神经灵敏。如无此灵感神经,作不出来也。

1970-5-21悟

有智谋,有计划,有胆,有勇,有灵机,有变化,有虚实。

敢打敢上,狠、稳、快、准、冷快绝伦,心狠手辣。

以上缺一不可。

1970-6-9晚

每练拳时要想着老师当先练功两臂是如何松软软、沉砣砣的样子。

在发劲时,是如何的贴着吃稳之后,然后内劲一鼓,将其打出的。

1970-6-11

看书长学问,打拳增功夫。当以全身精神贯注之,精神不作其它使用。

有了知识,有了学问,才算一个完整的人。

来源:李雅轩拳理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