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杂说51-52-53-54-55-56-57-58-59-60

 道,可道;非常道 2011-08-30
太极杂说51
2009-04-06 10:16

l         把陈式太极的拳路拆解开来看,与河南心意拳的很多单操动作惊人地相似!

l         追求对撑不好。太极拳是活的东西,也就是说宜适时地作出相应的鼓荡,而不宜刻意追求对撑。

l         拳艺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有德行的问题了。无德之人终究是坠入邪道的。这方面从个人日常的言行就可以看出来。太极拳的舍己从人,引进落空也可以用再日常生活中,但其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为了柔化其暂时的疆劲,朋友之间的喂劲而已。对于言语不当的朋友,您可以适当的用一用太极的方法,千万不要沾火就着,回首就是直拳,这样的话对于我们的拳技是不会有提高的!

l         一松到底应与圆散配合,气势八面支撑。

l         开合不能绝对,开中有合,和中有开。每一点开即是合,合即是开。但首先应明白什么是开,什么是合。说是容易,做难。

l         棚劲涵盖八门劲法; 中定涵盖十三势. 它们有必然联系...

l         太极拳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武学,在于其拳理之精深。我认为理解拳理是分阶段和层次的。最初,当我忽然理解了“一举手作无数一举想”之时,我还以为我已解透了太极拳理。又练了不过数月,才深深地觉得自已象个井底之蛙。当我对拳理中的某一句话有了自已的见解之后,我一般听不进去他人的解释的,除非随着我的揣摩而又有所领悟。说到此处,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话:“...默志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而不是说“经师付提点,渐至从心所欲”。这已充分地肯定了,自己揣摩拳理的重要性。而恰恰有些时侯,练习者已达到了能够理解拳理的边缘,就象地下的种子即将破土而出,此时的师付就象一滴甘露,或是一阵春雨。豁然贯通,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用心专研的。“轻灵”,说起来非常轻松,若没有三、五年的用心揣摩是难以达到的。而在这三、五年当中,练习者每时每该对它的理解都在发生着变化。“先求开展,后求紧奏”这句话,很早以前我就以为我已经理解了,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当我一边练拳一边揣摩“定之方中”这句话时,仿佛又有所悟。一般人正常走路,跨步一尺二寸左右。而尽力一跨可达二尺五寸。当然我们正常步行不会迈到二尺,这不符合自然之理。而“打拳如走路”,其自然之理已寓于其中,而对于一个初学走路的孩童,略跨一步已是尽力。对于练太极已有一段时日的人,可能会体会到,双足过开,变化不灵。而太极的下盘之稳恰恰不是站定马步,而是在运动中求虚实变化。

l         很多人只注重颈部的"虚灵",而且局部做得较好,如果别的地方不相应配好,只能适得其反,就象好大一棵树,仅开一朵花.

l         能随意便是高层次太极.随曲就伸示天真.

l         定之方中,说的是界限。腰顶是两个词。顶,顺项灌顶、虚领顶劲之顶。拳谱中说:“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纛是古代军中的大旗。强调腰为运动的主载和中心。把“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与上句和起来理解,或许能有些认识。核心在于,意气均匀,纯是用意,丝毫不可强为。

l         在《杨谱》中有一篇《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现抄录如下共大家参考: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捧履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侯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l         偏沉则随:劲纵和形横要同时动,即有离心力,也有向心力,偏向哪方都是随。

l         呼吸之气岂是内气?阴阳清浊之理,这个也是常理。太极拳的呼吸,更多的时候,指的是吞吐提放,是接劲打劲;决非鼻腔粗浮之气,……

l         论气

天地间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常有直而无曲者矣;盖物有对待,势有回还, 古今不易之理也。常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主於一,何分为二?所 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呼则为阳, 吸则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 升即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 降而下者为浊,清者为阳,浊者为阴,然分而言之为阴阳,浑而言之统为气。 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而所以 为对待迥还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贯於一,有志於是途者,甚勿以是为拘 拘焉耳。

l         “千斤承受力”指,负重之船不触底(承受对方来力,脚上无主动蹬力)。

l         要和自心作朋友,不能做敌人,这是真正的心法。与自心作战,会让人不可自拔。唯有和解才是真出路。

l         关于四两拨千斤。首先要有千斤承受力,再做到无过不及,一定就“中定”了。

l         确实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没有不丢不顶之说。

l         太极拳为什么快?因为他可以做到处处意在人先,对方的意向全在自己的掌握中。“感觉找感觉”,如果没有练到此层,可能永远不会相信太极拳的快,见到了也不知其所以然。

l         推手是检验自己练的是否正确的好方法,注意只是一种检验方法。

l         头上中气似玄机,这个不能说;若是有人执意追求的话,不得了。

l         先而意动,即而劲动,再而形动。折叠是外形的动,是浑源劲其中之一。重叠是意、劲、形合成浑源劲。缠丝劲是在劲动时加上缠丝的神意。

l         两胯是通过韧带紧连着的,可以想象它们是分开的,象足或膝盖一样分开且可以自由做阴阳(前后、上下等)活动,只是幅度小些而已,这应该有助于理解开胯。

l         练太极拳就是这样,必须“形理”通融,理必须是大自然循环的道理。练身形也必须符合这个道理,不符合这个循环的道理,就会被大自然所淘汰。






太极杂说52
2009-04-06 10:17

l         行功心解说:以心行心,务令沉着...以气运身...意气须换得灵...行气如九曲珠...气以直养无害...气为旗...气敛入骨...牵动往来气贴背...处处强调气!后面却说: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有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最后又说:气如车轮...全篇对气描写精深独到,看似矛盾,实是绝妙!不知谁能注释.

l         陈鑫说:若胯跟松开了,即便两腿间只有一丝缝隙也算是开裆了,否则即便两腿跨三尺宽也还是不开。

l         裆走下弧是合地阴,你以意走还是以形走都可以,就看你的功夫如何了。

l         《拳论》中有一段:“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虚实要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重,不是实?太极阴阳决,您读过吧,最后一句话“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莫稍留。”虚实解中说:“实,非全然占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在《太极轻重浮沉解》中提到“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弥腾虚,与重不一也。双浮为病,只如漂渺,与轻不例也;双轻不为病,天然轻灵,与浮不等也。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半者,半有著落也,所以不为病;偏者,偏无著落也,所以为病。偏无著落,必失方圆;半有著落,岂出方圆?半浮半沉为病,失于不及也;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圆也。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圆也。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则为离虚,故为上手。轻重半有著落者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轻重虚实很重要,书中说:“内之虚灵不昧,能致于外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水之与耳!”

l         手足开,心意与之具开;手足合,心意与之具合。

l         形合意合,说的不是先后关系,而是一种并列选择关系。随个人功夫之高低,情趣之不同,你既可做裆走下弧的形体动作,也可纯以意行就是了。不合地阴,劲无所本,必流于漂浮,不可不察也。以天地为师很好,非常好。

l         有了这种病,才有治这种病的药。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那是连双重都没搞懂。在重心和身形上找双重,那就出了双重本意的圈,真心研究太极拳,应该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上下功夫。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之后的所有论句是解释前面论句的,望多读《太极拳论》,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l         杨拳只是把缠丝劲放大了,把它演变成练法,真的缠丝劲是缩小的手法,那才是用法,杨家的手法是不教外人的。

又:意、劲、形,那只是太极拳的一个阶段,外家拳的高峰。合到一处的目的是为了分开。

l         在练拳时意想裆下有个锅,其口朝上,练习者双足踏于锅沿上,练时,使中土无法离位,做到“提顶吊裆心中悬,沉腕落肘式自然。”

l         双重的问题是太极拳的关键。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双重:意. 内劲.外形同时一起往一个方向运动叫双重。有了双重才有水中走动的滞劲或者说阻力分开了,滞动和阻力就大大减少了,就游起来了,双重,分开,双重,分开......,就飘出水面了。另外:双重和偏沉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不要往一块想。练拳是一个改正错误的过程,初学时就想力求轻灵,哪里来的错误呢?

l         活似车轮是指胯8字形的运动方法,可以往左转让,可以往右转,立圈是腰,平圈是胯,立圈和平圈要联起来,才能节节贯穿。

l         要坐上马桶盖那一瞬间,似坐未坐之时,体会一下,那就是松胯。下半身放松要领在体会似尿未尿之际。肩的松较难描述,暂且不谈。练陈拳在打演手肱拳时会有抖肩发劲,类似腰胯旋转如飞,则已成功一半矣。

l         太极功夫没有止境,无论是谁练多少年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练太极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改掉毛病,无限地靠近正确。

l         人字裆”是一个最典型的双重的错误。例如塌腕、塌裆等错误,在广在练习者当中犯的太多了。往往有些错误,并不是师付教出来的,而是学者自然动作本身就不符合自然之理。

l         太极所谓的盘架子就是桩功。《太极圈》中说:“...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面久之出天然。”所述太极,无非体与用。又有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惯通焉。”所谓的高功师付,应是经过多年勤学苦练而对太极拳有所领悟的太极名家。文功为体,武事为用,太极所谓功成,其懂劲的感知能力定已达到某种境界。太极所谓阴阳动静,却说“动则生阳,静生阴。”“动中犹静,静犹动,因敌变化示神奇。”其静决非入定。太极的处变不惊和开合有数、局度雍容的境界是一种内功修为,不会是一朝一夕被高功师付诱导而成。“引进入门需口受,功夫无息法自修。”正是说了师付的作用。

l         练太极拳中的一招一势,都应符合太极拳理。如果把太极拳当成体操去做,打出来后不会有人认为是太极拳,因为其中少了神似。云手也好、穿梭也好,都应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拳理中说:“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dao)。”有一句话说给你可能会有用“处处存心诚用意”。太极的用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假想与敌交手,另一种体验阴阳开合之趣。太极本身是无底的技艺空框,永远也不会装满。(这话不是我说的,好象是哪位太极名家说的)刚开始用意,思想空泛、不知所为。这时应该仔细研究太极拳理。 比如《拳论》中的“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需贯穿。气谊鼓荡,神谊内敛,无使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载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

l         抽丝劲和缠丝劲不是一种劲,任何劲都要有意,从意处来,到意处去,这是练法,不是用法。练法是推手,用法是技击。

l         双重不是指脚下步法或重心,双重是指:意、劲、形的重叠,但是练太极拳必须练成双重,才能解决双重,双重是练拳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没能合,哪来分?







太极杂说53
2009-04-06 10:19


l         关于双重,先生的解释我不太理解。您说太极必须练成双重,才能解决双重,并认为双重是合,而偏沉是分。而我认为,双重是练太极拳的一个弊病,所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而不能运化者,自为人制,其双重之病未悟尔。”按照您的说法,双重是练拳的一个必经阶段。而我觉得,练太极拳由学架子到日久功深,是一个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只有从初学时就力求轻灵,所谓习拳容易改拳难,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l         劲是力组成,很多说法,劲畅而无组,圆而多变。发劲时力度大小,方向,时间加上本人与对手身心状态,决定发劲成功与否(例如惊之以闭其气,截之以挫其势),但其来处练习者一定要分明,否则就是陈鑫所说清浊不辨。任人横说竖说,不合自然(力学)原理则不入流。
    少林等入手以增加速度,刚性为主,所谓无坚不摧。但往往某方向强度够,另一方向则弱。或全体都强,但韧性不足。虽坚如铁石,但运转不灵。功夫深者朝柔上着眼,所谓刚柔并济,这些都是陈年老调。这 是要强调内劲以刚性掺以柔性而成韧性为高,运行以柔则易变,落点成刚以制敌。
    陈太体认此点,老一路下手便以朋劲为主。如果各位观察过现代钢拱桥,便会知到其构造提供一种预应力(如先将竹杆挤弯,则欲压平前必先克服被预先挤弯而造成的弹性力),能承受高负重。在对拉拔长的要求下,全身九节便渐渐增加韧性,形成五张弓。缠丝劲则更高过抽丝劲,在於除抽丝的拉长,更增加绞转,即固定两点内以圆弧延长绕行路径,筋及骨肉的韧性大为增加,除可产生更大反弹力,抗破坏性也大大提高。所以先哲要求老一路盘架时期要够长,以求产生足够弹性劲。能产生弹劲,节节能贯串,便要求能产生抖劲。李雅轩所说冷快绝伦,也不出此范畴。注意发抖劲几个关节是物理学上所说的节点,是劲传导的限制,也是发劲成功所在。有了朋劲便有了预应力,能延缓形变(受力时),加上抖劲,便是完成「击从何处,何处击出」的先决要件。
    形意站桩首重开展式,便是弹性劲养成。后又再求紧凑,是增加形变以加大预应力。同陈太的胸腰折叠以产生丹田内转,形意也有丹田功。八卦拧转更趋极限,并注意穿透劲(高密度/质地渗入)。诸派入手不同,但希求境界则一。永春,鹤拳喜发鞭劲,但整体朋劲较不足。八极由刚入手,讲究沉坠,撑张和缠丝,异曲同工。
总之劲路不一,理则相同。去芜存菁,少走弯路。

l         不是说招术不行,可是怎么练招?松下来才能练招,否则练了也是事倍功半,效果不好。怎么松下来?先要心静才能松。我相信所有的太极拳爱好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高手时刻都必须要解决静和松的问题,只是层次不同,松静的程度不同而已。但这是一个要领,是通向太极大道的唯一的纲领(但可能不是通向武术和推手比赛的要领)。至于气感,或者比较玄妙的东西,因人而异,即使口口声声不谈气不说玄的练家子,自己练拳的时候想必也是要从松静二字上下功夫的吧。太极合于道,老子又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看咱们也该虚心一下,想想这话的意思。多谈点玄的未必有坏处,何况玄本来不玄,只不过没有真正让自己静下来吧?

l         在练无极桩时,鼓腰、尾闾中正、虚领大椎、沉肩坠肘。尾闾、腰、大椎成一条直线。意守丹田,气沉丹田,忘掉丹田(气不是呼吸之气)。要的是这个过程。

l         没有双重的节节贯穿是松,没有双重的散是柔,没有双重阴阳相合才是真松柔。

l         无极桩是太极拳套路的基础,无极桩有三种状态:一、在水底走;二、在水中游;三、在水面漂。
做不好无极桩,练拳时,内劲散不开,外劲节节贯穿不到位,上下不能相随,双重劲不好练。练出来的劲,也是断断续续,推手时容易顶、偏、丢、抗。所以,练拳时要保证全身内外要做到圆。圆球滚到哪里都是正直的,要在圆中求动静,开合。

l         劲的来源大略有二,一是桩架上透过形质/状态改变而产生的机械力(包含藉地力,他人力,骨节间互争力,运动产生切线力等)’二是丹田劲(利用呼吸和横膈膜引动气/油压)。各劲应一一练到,但陈太极的确提供一条快速捷径。就是用朋劲来接引得其他劲,在此不详沦。初步习练要先明理,则不走弯路,且盘架中桩架及丹田劲可同时有成。但螺旋劲丛太极拳套上不易练出,以八卦桩功着手较易。

l         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要想解释太极实在太不容易,但可以从水这样具体事物中去想象理解他。太极拳以柔制刚,最主要还是在柔字上下功夫,要柔,当然首先得松下来,松而不懈,自然就能领会虚灵顶劲的要领,松是往下松往下沉,顶是往上,头顶上似有一线牵引往上拉,松下来松透了自然就沉下来了沉到地底无限深处,往上拉,极细极细的一根丝线在上面拉,整个儿拉起来了,这种状态也许就所说的挂衣架吧?当然若将这种状态保持在整个行拳的过程中,那就不简单了。

l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进神明。太极拳推手原则是:“彼来打我,彼自跌出。”不是你来打我,我用八法、八劲、八技或各种招法,把你打回去,就算你打赢了,这也不符合太极拳原则。(在这里只谈太极拳)太极拳推手是训练各种劲法、技法、招法,不是互相推出输赢的,各种法都练熟了,会用了,才能练“着”熟。太极拳各种内劲、技法、招法都是“着”熟的基础,“着”是刚刚碰到的刹那间,浑身每一根汗毛都“着”熟了,就懂劲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才是太极拳。

l         马来旺老师是以搏击见长,他是从小摔打出来的,而非象我等这样每天练练套路,自我陶醉一番。但马来旺老师的功夫绝非单纯的搏击,许多见过他的老人都说他的劲浑厚之极。马来旺老师走的是浑厚的路子,由浑厚而转轻灵。近几十年来,与各门各派的人交手无数,包括现在的一些太极名家一二十年前未出名时来冯志强先生家切磋,多是由马来旺老师出面摆平,绝大多数与他交手的人对他的功夫都钦佩万分。也有的老人说马来旺老师是得道之人,对功名看得很淡。据我接触太极的体验,练法多种多样,都说自己是真正的太极练法。其实每人的追求不同,有的人追求表演,有的追求养生,有的求娱乐,有的要求道,有的追求技击,目的不同当然走的路子应当各异,就看各人的缘分如何了。

l         出来内劲不用招,出手就是招。

l         以至凶对凶,是顶;以至善对善,是执;唯有神定气闲才是道。

l         听劲:形象得很,是用感觉找感觉,可远听近听,所以听在先.拳有精气神,成语聚精会神中的神,用在拳中很贴切,练神还虚就可用自己的神态去感觉对手的神态,这比接触中柔化要高明得多.

l         拳论讲:“主宰于腰”,腰在练拳之中起主导作用。关于意的问题,意存哪里,在哪里去掉,要的是过程。这是练法,不是用法。蠕动就是拳论中所说的“上下相随”即可往上也可往下,横向旋转时必须会用胯:胯的练法是8字胯,太极拳有练法和用法之分,用法当面才能讲清楚。






太极杂说54
2009-04-06 10:19

l         洪老师的拳非常有特色,特别在圈子上,接触一下有好处。初练拳时架只要低,主要练腰腿,慢慢可将架只放高一点,缠丝劲容易上身一些,拳要连不能有断劲,一路要松开,放长练,尽量少发力。

l         高手的一顶与通常所说犯顶抗毛病不是一回事。高手的顶,严格说来不是顶,而是激法、问法,是在接点处瞬间给劲,其身子整体还是松空的。激、问是试劲,试到劲了,即刻打发。此法乃风雷激荡之法:震巽相通合乾坤。

l         推手产生顶和丢,根本原因是"听劲"不好!听劲就是内劲的具体表现,吴式太极重视中定,就是注重内劲.一旦熟练掌握,推手中不会产生丢顶现象.所以推手关健练内劲.孙先生所说文推武推之说,本人不能完全认同,吴式推手重内,外形伸展以内动基础,看似文却劲道浑厚,实质很凶猛,不能产生误解!

l         在出的时候,不激起顶意。让对方又丢又顶才有办法,这还是有前提的。就出了,并把对方打出去了,他还没想到要顶,……

l         我自己努力做到不丢不顶,同时却要造成对方的又丢又顶,让对方犯双重的病。他一丢,门户一开,直打不误,所谓“逢丢必打”;他一顶,我就有了着力点,也就可以发劲,如果对方也是不丢不顶的,你奈之如何?如果对方水平比你高出许多,你当然只有挨打的份了。不丢不顶是为了粘住,粘住是为了攻防,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术的主要特点。

l         不是说对方来了劲了你能不丢不顶就完了。似乎更应做到,你出的时侯不激起对方(低水平者)的顶意,让对方(低水平者)不想顶你,那似乎更不好做了。

l         走架时与空气的不丢不顶以及两人推手时的喂劲,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训练方法。不过从经验上来看,用走架时如同在空气中游泳,感受空气的阻力,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毕竟在水里游过的人较多,可以借鉴那种水的阻力的感觉。一个好师傅是一定要给学生喂劲的,同学之间的互相切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应该以相互喂劲练习为主。而人的争强好胜之心往往使之变成对抗,争一时之胜负,忘长久之大计。其实单人练习时是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与器械来进行专项训练的。比走架体感要直接,也用不着去争胜负,而且还可以客观检验。

    我来抛砖引玉,方法之一,用45个篮球,从轻到重冲气和水,最轻的就是只有空气,最重的就是充满水,悬挂,摆动,先用手,然后手臂,肩、背、胸部等等去接这个球,要求:第一,化解球对自己的冲击力;第二,按照不顶不丢的原则去粘住这个球;第三,循序渐进,练习化引拿发。

    如果在这个球上安上受力传感器,(在身上也行),则就可以比较客观的检验自己的“接球”水平了。

l         其实武术是知行合一的学问,开悟可在一时,修行却需终身,过去大智慧者如六祖慧能在开悟并承衣钵后还混迹于猎人队伍中苦修16载呢。

l         站桩、单操、组合试力、推手、断手、散手都是练功,甚至要求修炼平常功夫,从平易入手,在行走坐卧日常间也融入练功,那练功的范围就广了,炼用不分了。

l         看住对手中,使对手不敢丢是主动的不丢,此时任对手丢,还希望他丢,他丢我不粘粘,正好直捣黄龙。

l         关于不顶,也曾有小经验,我们有一个手往后来,力向前指的试力单操,用于推手时,来力后接而后引,力往前蓄,对手“重里现轻”之时正好打出。太极拳友说这是吞吐,来力时一边吞,一边蓄势,在对手旧力将竭时,吐出(发出)。但吞不住时要及时螺旋走化。此时棚劲与螺旋走化很重要,记得好像洪均生先生说过:太极炼棚劲,动作走螺旋,我认为比较精辟。

l         陈家四大金刚每式到尽头时都要呼气下沉,八极拳也强调第一要练沉坠劲。只有落胯,才能节节腰中发。所谓惊炸弹抖,就在呼气发劲时,全身骨节配合吐气急速沉降,支撑八面,由中心一点向四面八方炸开,全身五张弓也是五张鞭,落点时闷哼一声加大爆发力,此时若有人接触你其他部位,也会被弹开。

l         过程方法绝对不能少。知道结果往往就是有人喂劲后,分辨出来的。明白结果同样重要,也许更重要,他能告诉我们朝那方面努力。不丢不顶,在接触点上做虚,对方不能明显的感到自己的力点,成功一半。

l         ."双重"是整个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提到的唯一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太极拳就是为了克服治愈这个病而创立的,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种的主要标志,是纲,纲举目张。

王先生列举了很多“双重”现象,但最核心的还是个“顶”字,还是“硬碰硬”。“不顶”易说难做,关键是怎样让你的身体知道“不顶”,会做“不顶”,所谓功夫上身。不光要明理,更要会实做。当外力来时,“顶”(抗)、躲(闪、丢)是人最自然的反应,太极拳要反这种“本能”而行,当然是很困难的,所谓“十年不出门”。推手就是为此目的而创立的训练方法。可笑的是,推手比赛满目皆是“顶”。其实完全可以用其他办法来比较客观的检验这种“不顶”的技能。可惜的是,在圈内具有科学精神与技能的人又太少了。

l         不丢不顶,不是想出来的。有意无意之间吧!

l         “不顶是根本,不丢是上乘”,之所以说一定程度,是因为到了高级阶段,“不顶不丢”是粘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的。但就具体训练而言,却有先后之分,也即是要先练“不顶”,再练“不丢”。这个“不顶不丢”当然不是想出来的,但一定是“有意”地练出来的,思想上要有这个“意”,要有这个指导,然后实践中千锤百炼的把它练上身去,如此才会有“无意”间的反应和应用。既然明了这个理,这个目的,那么手段就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了。传统的训练方法可以用,而借助现代的手段与器械,同样可以练出,而且可能效果更好,更快,更易于了解和掌握。

l         太极前辈很多,著述亦多,然颇多抵触,如洪均生言腿部顺缠时膝外摆,马宏却说膝应里合,大腿外翻,初学时怎么也不明白。后来渐渐明白应在松字上做文章,凡斯种种皆是渐渐融会各家之说,不求甚解,然后细细体会,万不可急于求成。

l         一生练习,练习为人。培养道德功夫,敬人敬己。稳定心神,不为外物所动。体会心情,放任心情,不被身体和外物束缚。是大快乐,大追求。“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太极杂说55
2009-04-06 10:20

l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l         力是九曲珠。上下相随摆动,如蚕蠕动。

l         太极拳推手是检验拳架有无双重之弊, 虚实变换是否正确的有效手段.

一些人的拳架虚实不分, 中定不足多是未练推手缘故, 认真练推手的人打出的拳才会是功夫拳. 不容易找到破绽.

l         双手成圆向对方推挤时, 意念放在两肩胛之间, 就会感到力气培增. 也就理解了"劲由脊发".……

l         胳膊再粗大,手指头再长, 也怕反关节. 太极拳推手练好了, 会感到处处是手.沾上就有,沾上即化即打, 处处可拿可发. 身体各个部位都可成为力点, 都可以与手合上劲, 合上就有, 断胳膊断指在瞬间.

l         太极拳推手不是散打而包含散打. 太极拳练的是整体劲, 是从骨头里, 经络里发出来的劲, 是由意识为强大支柱的超强劲力.太极拳招招式式含杀机, 招招式式可散打单练. 而每招每式都可以在推手中都到使用和练习. 太极拳单式慢练是推手, 一加速即是散打.

l         太极拳推手有文推和武推. 文推练听劲, 化劲, 找对方重心, 控制对方重心者, 使对方失去平衡. 练文推手法越轻越好, 越轻功夫越高. 我认为吴式推手是典型的文推. 武推练拿筋抓脉反骨, 拿住对手再走弧, 延长路线即成摔打. 我认为陈式推手是典型的武推. 文推重在练功, 武推重在实战。 我认为训练时两者结合进步更快。 在这里提个问题, 在实战中, 若只是把对手推出去,像推手比赛中常看到的, 有何意义? 这样做如同放虎归山,为蛇取暖。是自杀的行为。

l         太极拳推手练习是体悟和掌握太极拳上乘武功的重要途径。 太极拳强调:“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借力打力” 、“以柔克刚” 、“后发先至” 以及“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要对太极先贤的宝贵经验及总结有所体悟及掌握, 只有通过反复不断的推手实践。

l         双重,有人从重心上解释,不太全面;有人从阴阳运化上解释,略显玄妙与笼统;有人从推手对抗中“顶牛”解释,也难以说清.......芗老言:盖双重,非专指两足部位而言,头、手、身、足、肩、肘、膝、胯以及大小关节,及一点细微之力都有单双松紧,轻重虚实之别。芗老认为在练习与技击中要保持均整平衡,不许着像,但均衡非呆板,稍板,易犯双重之病。也不许过灵,过灵易华而不实。芗老更从神意、接触等方面做了说明。

    记得86年我从鞍山回京,当时由于长期与参加推手比赛的选手陪练着玩,桩步虽扎实,运化不开时常硬打硬要,犯双重之病,老师曾耐心讲解,喂手,并要求与实力差于我的师弟等以单腿推手,练习借力打力,虚实变化,使我对双重有了较深理解。

    我认为双重是从练功原则角度讲的练功的一个毛病,适用范围较广,细说则可长篇大论,而且也难说全面,说清楚。仅从神形意力法方面看:

    双重在神为神滞:

    双重在形为形僵;

    双重在意为意拘;

    双重在力为力抗;

    双重在法为法执;......

    以“形”为例,重心在两足间,只要不僵,不板,且双沉,并有意、气、神上的虚实阴阳变化,则为均衡,不为双重;否则即使重心在一腿,如手与足上下皆双实,僵板而难以变化,也为双重;搭手时能点紧身松,不是双重,点紧身也紧,为双重;发力时,形紧意松,力断意连为秒,否则易双重;硬打硬要时如对手“重里现轻”为秒,即:拳诀所言“重里现轻勿稍留”,如对手如轻里现重,棚劲浑厚时硬打硬要则易犯双重,对顶......

    上述所说,其实也涉及到了形与意间的双重,此外,神形意力法综合运用中、人大小关节、细微之力中均有双重问题,述之太繁,没有实际经验也难理解,从略。

化解双重,应从阴阳、虚实、刚柔、角度、劲变.....等方面作文章,从搭手喂手中炼经验,没有捷径。

l         如果太极功夫不到家,会反映在文字上……

l         用腿法轨迹训练平衡、柔韧、支撑腿耐力 用直膝走路训练臀跨的功能 用平线诱导法训练速度,及发力模式 用桩板训练攻击威力 我的独特发现是双脚的松紧训练也很关键,让我来细细的说,坐在椅子上,双脚跟落地踏实,然后小腿作松紧训练,那个劲力真是很奇特,你要细细品味,小腿肌肉收缩的时候要求大腿肌肉,脚掌脚趾肌肉都要放松,不跟着紧张,下肢外形保持平静,你开始肯定根本做不到,细心体会,渐渐有那么点意思了,不断发展,自如收缩不心烦了才算过关,下步训练是交替收缩,两条腿交替收缩快速反复,交替的频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攻击频率!重心三七转换最根本的练法就是这个,这也是大成拳的门里的秘密,今天免费告诉你算了,那可是整体发力的雏形!

    接下来是大腿肌肉的单项收缩训练,别的地方比如小腿和小腹要放松不润许帮忙!然后是大小腿的联合松紧训练,接着是两条腿的交替收缩,这一关你也过了那么恭喜你,你可以站起来练了!拿出你的格斗姿势,然后做双腿的交替收缩训练,有感觉了再加上跨部的前立圆,等到能感觉到身体对前腿的明显撞击时你才能体会到脚法的整体发力会有多么可怕!多么凌厉! 这得练到了才会明白!!!

    接下来,谈谈平线诱导法,这个训练的关键是动态平衡!,不能一抬腿就把身子往后仰,正相反,身体是往前冲压,这样重心就离开了后脚支撑点向踢击目标倾斜冲压,自己的感觉是马上要倒的感觉,站不住了,这时腿脚开始剧烈的前抛发力,脚法的暴烈前冲的动力来源是腿的力量加上身法的倾轧撞击的合力,但是对于身体来说,前冲失去平衡只是一瞬间,身体马上又被前脚的剧烈前踹的反作用力给顶回来了,于是身体又恢复了平衡!这就是简单的动态平衡,当然这只是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实际上跨部并不是直来直去而是一个小圆前立圆!

腿如果能把身体的前撞失衡给顶回来说明是整体发力,否则就不是!如果技术模式不对,这个力量足以把你的膝关节报废,因为动作实在太暴烈了,你可以想象一下,所以一定要循序渐进!用平线诱导!

l         有关膝伤,似乎对陈拳练习者很普遍。在这里我不是要故作惊人之辞,四大金刚我所知就有两个。除了二路过多的震脚,似乎腿部缠丝过度亦可能致病。依个人浅见陈正雷先生的方式较不易出偏,再来就请各位自己看带子,总之腿不像手一般需要明显的旋转,否则除对健康不利在应用上也容易为人所乘。

我只练到由胯三维运行和外三合加上步法来减少身形上的迟滞(似乎我练的程序反过来)。但整体尚需局部,能伸缩加上圆弧,在全身无处不滚,才能真正全身虚实变幻。当然还要其他配合,但基本上走架应朝此目标前进。







太极杂说56
2009-04-06 10:20

l         所谓推手实际上只是一种训练方法。两人找找劲,看谁能使对方失去平衡,当然推手中也应该训练摔法和擒拿,但是一般只局限在同门或熟人之间。不熟悉的人之间冒然使出摔法和擒拿,尤其是擒拿,伤害性较大,则必然遭到另一方的凶狠反击,很可能两败俱伤,况且若非双方功力相差很大,擒拿一般也不易用上,除非练成了鹰爪话功之类的指功。大陆的推手比赛,是在一个直径六米的圈内,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先把另一方推出圈子,摔跤和擒拿动作是绝对禁止使用的。

l         练拳时如何避免膝盖受伤问题,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希望能有点帮助:1 每次练习之前,应该先做热身运动,抻筋拔骨,活动关节。2 定式时,要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并尽量保证膝盖、小腿、脚三者处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内。3 练习时,一般先练一会高架或中架,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4 低架有抻筋拔骨、运动量大、短期内体能增加快等特点,只要准备活动充分,运动过程中注意按照要求去做,一般不会自伤。5 如果膝盖已有伤痛,建议在伤好之前不要练低架。6 我认为太极拳讲究中和,应该以舒适为度,不要追求极限,打低架时应具备一定的综合体能,否则会事与愿违。

    这些多为老生常谈,但其作用不可小视。我常借用一句俗话要求自己,“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即:不要因为有些准备活动看起来作用小就不做,也不要因为有些动作毛病不大就不纠正。我这样做之后,虽然进步缓慢,但一度的膝盖疼痛在不知不觉中就完全消失了。

l         曾经认为推手与实战无绝对关系,直到有一次又碰到一位老黑(练永春多年)。在此前我曾与其交过手,我不能赢。後我只有趁上下班通勤时加练一些缠丝手法。他回去後更努力打木人桩(每天一到两小时)。再度上阵我 守势,他不能进,后他用快攻,正自以为我要撑不住,结果平时用的推手发挥功能,正因其圈小且在我侧身臂上,象画圈般我即缠即打,他大骇。又想用永春膀(肩)靠(据说他用此招打败两个永春教师),我感知其意图,下用膝打,上用手拍以错劲破之,最后他忿忿离去。

l         一、金鸡独立并非是我站得有多稳,你不推我我自己也会倒,你一推我我就有拐杖了。你就是我的拐杖。我自己的一条腿加上你的两条腿,岂能不稳!二、背丝扣中的扣字,有深刻含义。一边系扣,一边解扣,扣中有系有解,解扣相生相伴,无起无终,奥秘无穷。

l         动之则分解,静之则和谐。

l         明劲、暗劲、化劲都可以伤人,但形势不同,效果有异。据支燮堂先生讲:真正的以真气作用发出的明劲,能使未练过硬功夫的人也能产生铁砂掌般的威力。将一块青砖立于桌面上,用手一挥,上半截粉碎,下半截纹丝不动。这绝不是本力大的人能够做得到的,大力士可以力举500斤,但做不了这个游戏。所以真正明劲不同于力大。暗劲打人,有渗劲的效果。外面好好的,里面已经伤着了,用手按一下西瓜,皮没破,瓤全坏了。化劲则能直接伤人气血。所谓,明劲伤人筋骨,暗劲伤人五赃,化劲伤人神气。也叫气打,意打,神打。三种劲都能打人,自己在什么层次上,看看自己打出去的劲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就知道了。所以说内劲进阶是有层次的。

l         推手无输赢,只是走走劲,靠推定输赢,出门须小心。

l         脊柱是身上那张弓。太极拳要求回复到先天状态,就要如胎儿在羊膜内,腰/颈椎不使内陷。颈部利用头顶悬来校正,那腰哪?就要将上躯重量分到两胯侧,这时就像竹杆一般,不受多余的力他自然就直起来。然后调整呼吸为逆式,后腰处胀满上腹再微鼓,吐气自然松沉,如此拳经中「呼吸往来於肾」才能做到。这张弓蓄满了就看箭指向那,向上发相应点在命门,向下就在夹脊,平发则后背膨圆,……

l         发力瞬间膻中内吸、夹脊后凸(是意而不是外形,外形呈饱满状),如此则生弹射力

命门或俗称腰眼这个位置的脊椎,……这个地方一定要饱满,不能瘪,更不能内凹。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力由脊发。所以时时刻刻此处都要饱满,这是关窍。但发力时仅靠此处饱满还不够,夹脊处的脊椎也要饱满,而且要通过膻中处的内吸使脊椎的外撑与肢体的运动产生协动,才能较好地完成一个发力动作。但命门饱满是基础,没有这个其他都是虚的。

l         太极拳关键要沉心静气的打,把一招一式交代到位,然后可以体会到一种陶醉的感觉。

l         虽然我不完全赞同说陈拳”撅屁股杠腰,传授不高的“说法,但陈拳张扬的拳架,跋扈的神情,即使在许多著名拳陈拳大师身上也常看到,总脱不了那身”炮捶“的武夫之气,鲜见轻灵飘逸,清雅脱俗之风采。就陈拳本身来说,许多”大师“也只把胯的折叠劲打得脆冷而已,而折之前叠之后,倘遇不用折叠随遇即发之人,折叠之劲则无从而发,其间其隙,若遇快速训练有素的散手跤手,折叠也恐难用出来。

l         研修拳术相互印证相互启发这个体会是真实的。最终是要形成自己的东西,所谓尽性知命。

l         在苏轼和佛印的故事里,苏轼自称“八风吹不动”,佛印略施小计,便把他“一屁打过江”,这个典故也被王朔用来讽刺金庸,有趣。从中倒可以反照我等练太极者的定力和涵养。

l         太极拳的功夫的确不是跳绳,但当内劲没练到家时,跳绳有助于增强人在运动时的协调能力以及体能。如果内劲充盈,则无需练习跳绳。

l         螺旋即化膨胀即发,膨胀即不丢螺旋即不顶。

l         棚劲是你我两人的阴阳和为一个阴阳,有螺旋则先破坏了这种和协,遇好手恐怕要走背势。这只在惊雷闪电之间。

l         太极本无法,无法是有法,有法是真法。太极追求四两拨千斤,太极不追求虚无,世上也从来没有虚无劲,虚无劲只是对柔化功夫好的一个形容,不要误导。棚劲是太极劲之源,是太极劲之宗,很难相信不懂棚劲的人懂得太极。棚劲是太极劲之宗也不是那个人胡说的,前辈许多太极大师都有此论述。

l         跳绳可以克服陈拳中一个致命弱点,……

l         棚劲,可接触亦可不接触,拳击中的距离感好,攻击范围控制得好,就是不接触的棚,打迎击亦是此理。八卦中的步法,走的是奇门,以奇粘正,亦可接触亦不接触,有这种棚才能出散手(我尚不能完全脱手)。









太极杂说57
2009-04-06 10:21

l         马来旺老师478岁年纪,在北京地铁公司上班,是个普通工人。马来旺老师的父辈均是北京武术界人士,因此他自6岁就开始习武,拜过多位老师,精通少林、武当、劈挂、太极拳械,并练成道家秘传的阴阳掌。马来旺老师的功夫是从摔摸爬滚中得来的,因此他不会讲什么松散通空的玄妙道理,但是招招实用。比如陈式太极拳,马老师就特别注重每式中的用法,这点和张志俊倒是挺象,凭着马老师几十年深厚的功夫,施展陈式太极中的各种摔法,外行人见了就如变魔术一般。马老师教拳时极少告诉你推手中的技巧,据我的体会推手中的东西玩玩可以,实战却不管用。但是话也说回来,练太极的目标也不是单纯为了打人,推手中的技巧会提高练习的趣味,松散通空的东西也让人有个一步步追求的目标。再说,据我的看法马来旺老师的功夫还在武的层次,远没有达到道的层次。而且据他说他所见过的人中还有功夫远在他以及冯志强先生之上的。

l         棚劲乃万劲之始,因它同时可变成同一点上可变无数方向的捋劲,才可重于泰山,轻若鸿毛。方能似水浮舟,方能如称称物。

l         膨劲乃万劲之始,此话乃真言,且养用一家,互不矛盾.但此说法还不能作为准确的论断.说太极乃阴阳组之母,无极而生,我认为非常不准确.拳界推宠王宗岳的拳论,我认为有多种原因,不能说明问题.所谓通空乃太极拳或太极之真义,鄙人认为有误.

南京任长友的功夫应该是太极真功夫,且得了太极之真义,他未必是老师所授,或许是自己得到的?冯志强先生及陈有芹女士未必彻底明了太极真义,冯老先生其实自己也很谦虚,在他自己著述的开场白中,他说希望明了"太极"二字真义者不吝赐教,作为大师和名人能如此谦虚,如若对他们不敬(太极注重一个字:),还能算是个有修为的人吗?!----------------但他和陈有琴女士无疑都非常接近明了太极之真义,或许陈有芹已经明了太极之真义,从她的神采上看应该是没问题的,交手失败乃很正常的事,不足为绝对的凭证,俗话云:胜败乃兵家之常事.

l         出去授拳,各色人等都会遇到,出手轻了不济,出手太重也不行,遇到有相当功力之狂徒(少拳之外的修为,陈鑫云:太极拳乃小技)进行生死之博,或借打败名家而扬名,你能下决心对之加以重创吗?还有法律在进行约束.当此进退之机,当此存亡(不一定是生死之逼,更多是名分和自尊之存亡.名分乃身外之物,但一旦有名便身不由己,名可丢,但应该有个恰当的丢法,但不恰当的丢法会引起自尊之存亡,这几乎是生死之逼!不管结果如何,都会引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试问这何苦呢?人或者的意义何在呢?或许应该有个不成文的"条约"?事实上高手间只会相互友好切磋,只会相互尊重对方,多为对方着想而很少真正过着的......这或许就是武德?事实上,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秤的)之逼,稍有犹豫,就会败北.往往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也有善而来切磋者),有些人明了太极真义而不明此理,从而无准备地被动应战(来者早已进入战争状态,即未谋面即已经开战,应战者却完全不是这样,这本身就很不公平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所以讲武德者是要下挑战书的,且要表明比试的程度和方法.

l         棚劲如同一个圆膨胀着旋转着接劲,这样半引半进 ,化即是发,发即是化,接触点是在不断的转变,没有一丝的离开,旧的接触点化新的接触点发击,螺旋膨涨从这点讲太极拳只有进没有退,所以陈发科讲不用数一二三,数一就够了,先引进再发放也对,前者公转用的是离心力,对方来力大引进公转可用向心力,但膨胀螺旋不能丢,化和发仍然是同时的,退就是进,螺旋即化膨胀即发,膨胀即不丢螺旋即不顶,怎样用应跟据情况,没有绝对的定式,阴阳是不断变化的。

l         陈正雷在市面上流行的VCD上演示的拳架,属于我认为“摇头晃脑、含情脉脉”的那种,有四差——眼神运用差、意和劲弱、控制力差,尤其是下盘功夫太差(他的“蹬一根”简直是三脚朝天的功夫)。从陈正雷的这种拳架上看不出他的功夫,好拳架那种内在的意、气、劲是可以让人感同身受、让人陶醉的。陈正雷有可取之处,在于他沉肩附肘的功夫做得非常好,以致于体形都和常人不同。有一种民间拳师身上有浓厚的地域迷信色彩,乡间弟子们吹着吹着就成了“大师”,为太极拳界之大忌。

    我这段时间开始练跳绳,我以前练过拳击,跳绳是主要的训练手段。跳绳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和协调性,不易场地时间的限制,运动量丝毫不输给跑步,却不像跑步那样易肌肉僵硬,值得推荐。

练自己的太极拳是每个拳手的必然归宿。

l         触电的感觉并非说高手真的能发电伤人,而是指发劲快而脆,让人心悖。

l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

l         丝是转着从蚕茧外一圈一圈地抽下来的,两点成一线,吞就是吐,吐就是吞,吞吐自然在运劲之中。

l         太极功夫到了相当的层次,周身都松下来,体内毫无滞处,周身的劲力能在瞬间发于一点。

l         太极拳渊远流长,至目今仍生生不息,就在於其广大的包容性。君不见原来陈太只有侧身进一退一的推手(不肖生文章),但在陈发科及照奎兼容并蓄和锐意改进下,现今甚至有加入八卦步的双推手。只要符合阴阳变化的道理,谁能否认这不属於太极拳? 但这篇文章作者确实应出来澄清,否则不利太极拳的发展。

    最近看到李雅轩先生的文章,句句发人深省,我诵读再三。但有一些观点不能苟同。例如说练太极不必再练其他拳术,这或许适合未成手的人,但对卓然成家者必不以一门为限。举一些例子:五虎之一的傅振嵩师从陈延熙(陈发科之父),贾谊山(董海川徒),后又加学形意,八极等。杨澄甫学生郑曼青得左氏心法於山右,吴氏太极北派部分门人中有马贵八卦手法,上海马岳梁有家传三皇炮捶等。

走笔至此,据闻傅永辉(傅振嵩之子)走八卦步能以小腹内气鼓荡以加大步距。但据我了解八卦功深时要胯往后吸,可见此法应与太极有关,

l         光用手坠我,我不怕。如果用内功,那就看我是否能沉得深,松得开。如果我沉得比你深,且能松得开,回来你就会被打飞。相反,我就会被你拿死。

l         行云无根,流水遇阻不断。

l         不去舍己从人,而是一味谋算对方,其功夫尚非上乘境界。

l         我所习为叶问永春,基本上套路为小念头,寻桥,木人桩和标指。最初觉得练新架肩仍未展,但在永春拳由心发和摊手的强调下使肩关节澈底拉开,使我胸腰能生折叠。朱舜庭先生强调永春是利用长短桥在胸腹前产生一紧凑的圆,相较于太极在周身运化而成的大圆,前者较小而绵密。永春以打为消,而太极化打同时,各有擅长。我在运用时觉得事实上永春善打中距离攻防,其身形进退为起胯(近似武式太极的护臀),朝面追形,式成三角。擅黏,圈,摊等小角度手法,加以转动时全体沿后弧运动,出击时以肘部为中心,手去身离,行桥落胯(同陈太能产生鞭劲)加高速弹抖,不熟悉的人易被其所乘。但结构近似倒三角,近身(肘内)易被破势。此时若易为太极的插步逼封,缠绕化打,有相加相乘的功效。







太极杂说58
2009-04-06 10:22

l         双重是内气与外形有规律的运动,双重是一个阶段,必须经过这个阶段,解决好双重这个问题,关键是怎样分开双重再合在一起,这样的一气贯穿才有用。

l         太极拳讲一个“敬”字。

l         关于双重的问题,请不要太神秘化。其实很简单,试想一扇门,只有门轴,是为单重,于是可以转关灵活;若门与地相磨搽,就转关不灵了。我想这不是什么精神提得起与提不起的问题。

l         双重是太极拳致关重要的阶段,如果双重弄不明白,这个阶段达不到,跟本就打不开太极拳的大门。太极拳是一门综合的太极文化,它包括技艺、养生、武术、技击、哲学、生理、物理...... 最主要它告诫了人们大自然生存的道理,也就是“人”生存的道理。

王宗岳大师的太极拳论是无人能够相比的,他精辟地阐述了太极拳的养生和技击的道理,和训练的过程。

l         道淡如水……

l         将我所见所闻向各位报告一番。

    王荠斋与陈发科不和—台湾周剑南先生曾在解放前造访陈发科。文中并未提两人为何交恶,但大抵是因王创拳而有争议。陈向周一直强调缠丝劲的重要,并演示一遍拳路,周见其拳势惊人而叹服。之前周亦拜访王(搭了手),并认为尚云祥功夫远在王上。

    冯志强与陈照奎情同手足—我前陈太老师是王西安先生门下,后来曾料理陈照奎的丧事,到北京向冯报告后,冯听了老泪纵横,真情流露。陈小时功夫是由陈茂森监督,后又回陈家沟习器械。瀛人先生诡称冯受到照奎指点,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陈照奎听信馋言—因王西安做民兵大队队长,见到陈茂森练新架,后到北京请陈照奎到陈家沟授拳。听说当时极保守,教时必关门闭户,并拉上窗帘。有人为了学习,下雪夜还伏在屋檐上偷看。有人向陈照奎说陈庆洲在兆沛出殡时没出现。所以一直不愿教陈庆洲新架。后经人说项,在宴席上陈照奎说可教其推手,让陈庆洲拿其右臂,时肩离地数寸时照奎肩一抖,将陈庆洲打上天花板掉到桌上,丛此陈庆洲对不能学到新架引为憾事。

l         关于仙,只有“感觉”的仙,从没有见过“真仙”,不管是地仙还是天仙,可能是仙不见人吧,有些人把感觉当成真的,就走火入魔了。也可能有真仙,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气”可能是将人的神经系统炼通后的感觉吧,或是神经末梢炼通后的反应,神经脉络遍布全身,如属敏感之人易产生反应。对他人外气反应也可能是你的神经系统对暗示、触觉、及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反应而已。

l         静之则合,有很多层意思,合阴阳、合自己。你动我静合,你静我动合,当合自己时合自己,当合别人时合别人。双重是不对的,但要看在哪个层次,要想解决双重之病,就必须先找出双重,练出双重,才能知道什么是双重,有了双重才能分开。

l         力与意的调配可分为小乘、中乘和大乘。

    1、小乘的练法。用意不用力。既有益于养生,又有益于技击,属于拳学的正确途径。

    2、中乘的练法。力意相逆。就是在练习时,力量和意念相反。比如:手向前推时所产生的力量是往前的,但意念上要往后拉,力量和意念的方向是相矛盾的,这样的力量才能圆满无缺而且雄厚,同时也可避免因用力绝对而使自身失去重心的弊病。不仅手上如此,全身皆然。

    3、大乘的练法。力意不分。就是在练习时,体内的力量和意念相互作用,就是力到意到,意到劲到,力虽到而意不停。由于意不停而使力再生。

l         本无意力之分,人力使然!不住文字,不住声色,不住圈点,方见太极。关键在于无极,而不在阴阳化生,否则,必背道而驰,虽地球为球,然日益损矣。立意无极,太极自现!

l         心放在腔子里,在日常生活中形神相合,即在太极大化中,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腔子:即中丹田),不管天(头脑:是非妄念),不管地(小腹:情欲本能),任其来去自由,不随不制,并说打人,说白了,就是打其出形之神.……我的感受是心在腔子里,心不出尖,形神一体,常常无缘无故地喜乐,很舒服,有呼太和之气,吸清海之波的身体感受.心机圆则明,明则圆,所谓"心机圆明".

l         小有真有,大用不用。

l         尾闾为基座,归胯可也……

l         三颗珠子是夹脊、命门、和它们俩之间。劲源在夹脊。

l         双环一套十字生,十字四端皆弧形;

    唯有当中是实点,还要围绕环边行;

    十字交点一错位,四两千斤亦可乘;

掌中乱环横竖找,乱环法术在于通。

l         乱环法术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这是金庸先生在他的小说《书剑恩仇录》里用的。

l         九曲珠解:踝、膝、胯、脊椎分四段三个珠、腕、肘、肩,共九颗珠子。

l         未懂劲时,要认劲,懂了劲时,便要忘掉劲。今后阶及神明了,便要讲究忘意、无意。太极拳就是要剥到一层,扔掉一层,进到哪层,忘掉哪层,如是方可渐臻佳境。

l         动的是外形,分的是意念,静的是内气,合的是外形。这是最基本的理解,往深就要靠自己了。

l         只怕散了这团雾

我也是由内修而入太极拳者。按仙家的说法我内修的造诣虽不敢云已臻天仙的境界,但人仙的境界确是日有所望了。我开始练太极拳时,亦甚为关注内在的感受,站无极桩时,周围景象似雾似雨,一气浑然。练拳时亦恐此景消失,极尽悠缓柔顺,进退顾盼定,周身外撑内空似立在地上的撑开的伞。自以为于太极拳上多有心得,远近拳友向我请益者亦不绝于门,暗讨自己几近太极拳之妙境矣。一日有拳友告之京西兰旗营中央党校处有位白先生,技艺高妙有耄耋御众之能。于是随友前往,见该先生身材矮小,面貌温和,似不到70岁。所练之拳,未曾见过,其意似太极之意。于是经友介绍与白先生搭手,不想一搭手,白先生直摇头,直言我不懂太极拳。我甚诧异,白先生说声“跳出去。”我便不由自主地跳了出去。由是深服。以后,白先生讲解拳理,谓:“太极拳的基础是曲中蓄直,曲是转关,直是整力,可先分求,而后合一,方成太极。不明此理,意气之论则为奢谈,终究难合于用。”由此,每月去白先生出受教,近来颇有进步,于太极拳不仅能体,而且无论遇之何人皆能用之一、二了。




太极杂说59
2009-04-06 10:22

l         关于“百会”还是“大椎”的问题,这里略加展开,因为:第一,两者在无极态之前后,都应该舍去。第二,“百会”和“大椎”在开始时是需要的,前者比后者更好,但是也更危险。守“百会”,得气快,走偏也快。虽然,我们说明了不要意守某处,但是不能保证读者都这样理解。没有老师指点,调理,理解错了而去守“百会”要出问题。而“大椎”则即可上领,如同“钟蒂”,又不会因为意守而出偏,适合在文章中提,相反每天见面的就可以试一试“百会”了,这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世界观有关,应该因人而异。

l         从无劲到有劲,从有劲到无劲,都是过程,有这个过程才能找到空。从无劲到有劲,为发。从有劲到无劲,为化。为发为化,都不是太极拳的目的,空才是目的。有劲顶了,无劲丢了。发到头了,没有用了。化到头了,也没有用。

l         真传就是一种感觉,其中有物,也有象,还有一层很深的道理。

l         松得不透十字生,松得不真觅圈环,松得好了尘念落,松得到了空非空。

这四句话写的非常好,写到了太极拳的妙处,这是松散四个过程。做到了不透,才能感觉到透;做到了不真,才能感觉到什么是真,要想到了空非空的境界,就必须从“十字生”练起。如果“十字生”不明白,那“空”就很难达到。

l         不管练出什么劲都要去掉,这就是过程,要的就是这个去掉的过程,不要想着打,要想打就和太极拳无缘了,要通过去掉这个过程和别人合。意念是这个过程的“皇帝”,意是君王骨肉臣嘛!

    双环要在身上找,它不在外边。

l         老师说,对根本没见过月亮的人,你怎么描述,都只能给他一个感觉,就像真传的一句话或万卷书,虽是真的,也是描述概括,从描述中是见不到月亮的。为了让你见到月亮,老师给您喂手、试手,是老师将月亮指给你看!

    武术讲究“知行”合一,万卷书是从“知”(知识)角度的"",喂手等是从“行”(实践)角度的""

    要得真传,还靠自己条件与悟性,就象老师伸手指给了你月亮,你却老顶着老师的“手指”看,一辈子也看不到月亮。

看到了月亮,用手一指的过程就不重要了,就只见月亮不见手指了,也想把月亮指给别人了。只看手指的人太多了,指向月亮的手指也太多了。

l         钟锤出了钟围,不好,很不好,这是在水平来看。在垂直来看,如果到了大地深处,好,很好!但是太难了。

l         双环不是环,更用不着“套”,任何主动的试探和惊、激和问,都不是“彼不动,己不动”,已经被借发了。你讲到了“松散通空”,还“多”加上自己悟的“化”字,似乎不必问“环”了,但是遗憾的是你还是脱离不开环,那么前面的理解就有问题了。

l         手中圆球,可玩可用,你用球去对抗对方,自己站到它的后面。对手如果被你的球吸引,和你一起玩球,则正中下怀。对方不理睬球,直接找你,则要么球的半径变化,要么你完蛋。到后来实质上是“敷盖对吞”四个字一起用的东西。这里讲的全是“意”,对“意”尚不能体会的,请不要介意。

l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真传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事实上,万卷书都是真的,只是许多是无法形诸于文字的。“道可道,非常道也;言可言,非恒言也。”能说出的,大多已经经过提炼、概括。而提炼、概括之后,就是现在的模拟、仿真、虚拟现实,似是而非,不是那个了。文字上的东西,大都是强为之名。树有种种不同,千姿百态,说不尽雄壮、挺拔、飘逸、婆娑,强为之名为“树”,无非指代。说树、写树、读树,说者、作者、听者,大家都明了的不是那棵真正的树了。却是,只有那棵树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才是什么,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万卷书都是真的,读书人却不是写书人,理解就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假传的万卷书都是真的,真传的也就不是一句话了。

    真传传什么?真传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唯恍唯惚的东西。“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师是找能接受感觉的弟子,为他用感觉印证一下,让他体会到什么是、如何能是,把一种恍惚的东西传下去,就是真传了。喂手,明师将体验到的认识,意念到身手,主观到客观,打给弟子,就是太极拳的真传了。大道、性、命、佛,人人本来具足。太极拳人人能打,本来具足,只是大多感觉不到。能有所感觉的,就是有缘之人。有缘之人,常常无明师为之认证;明师,常常找不到有缘之人。明白了真传,也就明白了缘分。有了“心有灵犀”,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没有老师,要更上层楼,靠“悟”。悟什么?一定要从能传递的恍惚感觉入手,从天地之中认证来感觉,是真感觉。天人合一,这是无字真传。

l         "札好大马步,松开两肩,以腰为轴,顺逆转关,差不多就已经入门一半了".我认为:松开两肩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松开两跨. 即:松开四大块.同意"至于各种手法的运用,当在打手中逐渐积累得以掌握".

l         虚实的问题。所谓以命门为主宰的左右腰肾抽换,指的是内在虚实的调换,我觉得这是太极拳内劲层次最重要的要领。内在虚实的倒换有三层意义,一是获得重心的随遇平衡,二是把自身重量全部加之于对方的沉劲、整劲,三是内动不为人知的精妙。

l         陈式拳论和吴式拳论的一个区别,吴式认为古人拳论中“心”对应今天的大脑、意,“气”对应神经;而陈式认为“气”是一种内气,只有练出了“气”并掌握了“气”才算功夫到家,……

l         练拳时音乐伴奏的问题。不用说,是指街头、广场上的养生拳。本人誓死反对练拳时音乐伴奏,这绝对是束缚人的、浅薄的花儿事,最多可以作为初学者暂时的辅助教学手段。音乐伴奏必然控制着练拳的速度和节奏,试想那能是练太极拳吗!那一定是广播操、健美操一类的东西。太极拳柔行气和刚落劲形成节奏,角速度和线速度形成快慢,都是内在意气调控,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怎可画地为牢。

l         90年亚运会前24式等简化太极拳是没有音乐的。亚运会上为了统一表演者的速度节奏才加上了音乐,这音乐确实不错,但对功夫的增长没有意义。

    竞赛套路编得也不错。42式(国际比赛套路),四式(陈、杨、孙、吴)太极拳竞赛套路都不错。关键看表演者里面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就如同广播操。带上内在的东西,就是好拳。24式对于太极拳的普及功不可没。

l         无论被哪一派的人发出去,只要劲借的好,被发者都有后脑一片空白,并不觉着痛,却被发出去的体验。这并非是被什么神秘的气所作用,而是因为你事先没有料到,意识里没有准备而已。其实坐过山车和跳蹦极时,也是这种感觉,也就是瞬间失重的感觉。千万不要以为是对方有什么神秘的气的作用,其实就是他掌握了你的重心,加以利用而已。太极拳并不神秘,尤其是陈式太极拳就更不神秘。札好大马步,松开两肩,以腰为轴,顺逆转关,差不多就已经入门一半了。至于各种手法的运用,当在打手中逐渐积累得以掌握。






太极杂说60
2009-04-06 10:23

l         心如白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l         墙上挂画或钉钉子、下楔子是人们对太极拳技击形式的一种叫法而已,你也可以称之为贴饼子或打榔头,不同的是在发劲时(暂不考虑其他因素如路线、方向、角度、落空等)所用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如果用放慢镜头的效果看,发劲只是推了一下。好的太极拳手能快能慢,运用自如。一般初学者只会慢不会快。也有的只会快,不会慢,慢了便没把握,要不然班侯怎么能将自己的女儿失手打死。杨露蝉一辈子没见打死一个人。

l         我也很推崇李雅轩先生。他的拳照,保持了杨澄甫先生的浑厚沉着,气魄雄伟的英姿,又更上一层楼,有所突破,进入了既含蓄蕴籍,又神气飘逸的境界,将太极拳上升到更富一诗情画意的艺术美的高度。李确实强调“上有领劲,下有沉劲”的身势。他说“关于身势,只要一身松开,虚着顶起劲来,气自然的沉到丹田,也就够了。上有提劲,下有沉劲,物必然自直,并且劲整。全身松开,自然会下坠,神顶起来,自然会有灵机。”

l         功夫欲达到高层次,要有静心静气心性的修练,没有心平气和,没有大彻大悟,没有洞穿浮世的眼力和认识,是不可能做到静水流深,深藏不露的。毛毛燥燥,争名夺利之流,不可能进升到高层次,他们可以学到一些技巧,但绝不会掌握到一门艺术。

l         节节贯穿主要是针对练法和用法而言的。松到某种程度可以达到节节贯穿,运劲的传递应该节节贯穿。

l         李雅轩先生的许多看法是符合实战需要的,值得一学的,在我师教我们这些学生时,多次提到李雅轩先生对“太极十要”的看法,在这“十要”里,他更强调上有顶劲、下有沉劲这二劲,有了这二劲,其余的也就有了,如处处都去顾全“十要”,则会顾此失彼,一要都不会得(这是大意,非原话)。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了此二劲,则既能提起精神,气势腾然,又能在保持重心时不失灵活便捷,然一切都要在“无过无不及”之内,在有意无意间求得。

l         张义敬写的<<太极拳理传真>>,里面有很多李雅轩先生写给他的信,谈的一些拳理,令我豁然开朗。李先生在信中写道:“我还反对裹裆,有的人认为裹裆可以加强根力的稳固,同时兼具保护前阴的效果,初看似乎有理,其实,两漆相对内扭是违反自然的,必然会带来某些不必要的紧张,违背放松的原则。全身松开了,沉下气去,根基自然会稳固。裹裆只能导致下肢的僵滞紧张,不能使其灵活,更无助于稳固。”所以,我争取做到松胯就好了,自然一点。李还提到“以我的看法,含胸拔背这一条规矩,也不可强调,不然也会练不出很自然的功夫来。”“太极拳是以端正为主要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胸腰脊背为了动作的需要,是有时含有时挺有时凸有时凹。这是身势动态,不能抓住这个含字,就说一定非含不可。”

l         太极拳法本武技,

松匀稳静尚自然。

此中高低大不同,

高者养生兼寓焉。

动静浑融神气忘,

无象之象势翩翩。

于此若能契至理,

何必逐未问汞铅。

l         我是一个专揭名家们短儿的小卒,因为名家大多数是吹牛吹出来的。比如万籁声,被他的徒子徒孙吹上了天,什么“曾获得首次国术国考的状元”等等,结果一查当年的记录,原来万籁声仅仅获得过中等,在他前面还有15个最优等和37个优等。也就是说他充其量也就是个第53名。万籁声的徒弟一吹,傅振嵩的徒弟马上跟着学,什说傅振嵩获得了首届国术国考的第一名,结果一查记录,原来傅振嵩根本就没参加对抗比赛,仅仅参加过预赛的表演,通过了预试。于是又吹自己当过中央国术馆的八卦掌总教师,结果一查档案,原来当年傅振嵩仅仅在中央国术馆当过两个月的练习员(相当于陪练员)。更能自吹自擂的要数王芗斋,什么“所遇通家两个半”、什么“威震上海十里洋行”,经考证,王芗斋是在杭州挨了揍,占不住脚了,跑到上海靠着朋友混饭吃。没混出半年他就滚出了上海滩。如今的名家们更敢往死里吹了,这边王培生自吹能隔空打人,那边王安平就敢称他吹口气就吹倒了一位散打冠军。难怪笑先生要喊打,确实他们该挨打。武术需要革命,首先就要革这些靠自吹成名的所谓的名家们的命。技术要进步需要打假,武术要进步更需要打假。本人愿作一名专打吹牛家的马前卒。

l         读《李雅轩的回忆和经验谈》有感

    李雅轩讲“在杭州民权路大礼堂,我与周声供用的反掌打。以右手向其面部虚扬一下,他以右臂向上猛架时,其右肋已露出,我便以右手由上往下一翻,向其右肋轻脆一弹,他便两臂抱胸蹲地,说不出话来,以手示意要回宿舍。我扶他起来,送他到宿舍,修养7天,连吃了几剂七厘散而愈。盖因我去之劲虽不大,但正在他呼吸的时候,于不知不觉之中被弹了一下,打隔了气,并非是打伤了他。”

    看来这个周声供不懂劲,对方来劲时采用“猛架”,这时,不只是右肋露出,而且整个身体也会随之上升悬起,正在吸气,当接触点骤然变化时,反映不及,挨打是必然的。

    李雅轩用的这一招如果套拳势,就是撩掌,按四正推手,是由棚势转为挤势打人。套用八卦掌,用的是掖掌。

    用此招打人如果没有把握容易伤人,轻的造成内伤,重的断其肋骨或毙命。李雅轩对周的这一下,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所至,不一定是没把握。

我师王教富曾用此势打过我,为了不伤我,变点后用的是放长劲,将我打在墙上,我的感受是自己轻的完全没了体重,飞了起来,上墙后被震地头脑一片空白。

l         读《李雅轩的回忆和经验谈》又感

看到一篇叫《李雅轩的回忆和经验谈》的文章,介绍的是李雅轩先生回忆杨澄甫、班侯、健候、少候等人推手发劲的情形和他自己推手发人的情形,从中看到了杨家太极前辈及后人练习太极拳的艰辛和得到真功之不易。杨露蝉的后人可算是门里出身,其太极工夫却各有所得,不尽相同。杨澄甫先生弟子上千,真正高手者不多。正如李雅轩所感叹:如此更可知太极拳之难也,很难出现一位完全的好手,实在不易,故一百多年来,只出了杨露蝉先生一人,其次班侯、健候及澄甫老师也。再说李雅轩先生,跟随澄甫先生十多年,却“不喜欢与人沾沾粘粘的鼓涌”其实他这种不喜欢实际是吃硬不吃软的现象,这是喜欢用功力克人的通病,一旦到了软硬通吃的层次,就达到了太极拳的自由王国。就在澄甫老师离他而去的20年后,19551月,才突然找到了这种劲。所以当李雅轩提出连太极拳要大松大软的理论时,很多人难以理解。

l         行拳走架。只有桩劲出来一些后才可。想和不想有很大区别,不想之走是平和的不先不后,用干净来形容可能会有所帮助;相反想的是紧张的,不干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