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及别名: 半夏(Pinellia ternata Breit.),别名羊眼半夏、地茨菇、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小天南星、地文、守田等。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目-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球。为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 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在西藏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3000m左右。 成分: 块茎球中含β-谷 固醇葡萄糖甙、辛辣醇类、微量挥发油和一种生物碱类似烟碱及毒芹碱的生物碱。 毒理作用: 半夏有镇咳、镇吐效果,实验已证明其有抑制咳嗽和呕吐中枢的作用。由半夏中提得的一种生物碱对大鼠的致死量为1-5毫克/10克,对蛙为0.5毫克/克,均处于麻痹状态死亡。并在100毫克/公斤剂量下使猫镇静。 半夏流浸膏对离体蛙心、兔心有抑制作用,但对呼吸、血压无明显影响。 生半夏有催吐作用,如经120℃焙2-3小时,可破坏其催吐成分。 临床中毒表现: 误服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首先引起口腔、咽喉粘膜肿胀疼痛、不能发声、流涎、痉挛、呼吸困难,随后因麻痹而死亡。 急救处理: 1、服生姜汁或生姜、绿豆、防风、甘草煎汤服,以解毒; 2、出现呼吸不整或抑制时,可选用可拉明等呼吸中枢兴奋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