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不仅需要传承者,更期盼勇于创新的探索者——李文跃

 liweiwb 2019-04-12

所谓手艺人,

不仅仅是用双手呵护传统,

更需要用双手创造不同,

大千世界,万千不同,

才是景德镇独有的,

千种面孔,瓷中百味。


瓷           器


今天来到的是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作为该校的副院长,

李文跃老师不仅仅是国家高校教名师,

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艺粉彩代表性传承人。

李文跃老师

和景德镇许多的陶瓷匠人一样,

李文跃老师生于陶瓷世家,

从祖父到父亲都是知名的陶瓷艺人。

也正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和熏陶,

15岁的李文跃老师,

开始了自己的陶瓷绘画之路。

李文跃老师父亲

作为一名陶瓷匠人,

对于李文跃老师而言,

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因为自己创作的作品,

是永不湮灭的凝固艺术。

相对于其他工艺品而言,

瓷器可以说是火与土的艺术。


遗           产


李文跃老师是一个拥有浓烈家乡情感的人,

他说,对于任何一个景德镇人而言,

这座城市都非常容易获得归属感,

不论你到世界的哪个角落,

只要你说自己是景德镇人,

这个标签便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

而中国的瓷都,便是景德镇。

世界上那么多博物馆,

不论是法国的的卢浮宫,

美国的大都会,

亦或是英国的大英博物馆,

凡所收藏的中国瓷器,

9成是景德镇生产的。

虽然散落世界,

产地却是永远无法替代的印记。

相较于其他艺术品而言,

瓷器就像是活着的遗产,

它水火不侵,

不怕腐蚀亦不怕霉变,

仿佛与日月同在,

将印刻的记忆流传千百年。

就像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宝藏,

不论经过多少荡涤的岁月,

依旧能将辉煌的历史,

承载为后人可见的珍贵遗产。


时           代


作为陶瓷匠人,

李文跃老师认为,

我们首先应该缅怀祖先的智慧。

古代皇室的御窑,

凝结了无数先人的创造,

千窑一宝的严苛工艺,

将祖先制瓷的技艺不断推向顶峰。

李文跃老师作品

每个时代,在瓷器上有不同的印记,

不论是汉代、唐代、元代

亦或是明清、民国、当代,

每个时代的器物上,

都有时代深刻的烙印。

从工艺到器物的造型,

从装饰纹饰到装饰的手法技艺,

可以说,陶瓷一直是拥有生命的在成长。

李文跃老师作品

曾经的瓷器,哪怕是一百多年前的瓷器,

大都是以工艺性、装饰性、图案寓意表现为主,

直至清末同治年间开始,

景德镇的陶瓷匠人

以瓷代纸、引瓷入画,

引领并创新了陶瓷发展的方向,

时至今日,这样的创作形式,

依旧是陶瓷的主流艺术创作方向。


生           命


清末出现了浅绛彩瓷,

把中国画的浅绛之法

用陶瓷材料,中国画的语言

做出了全新的艺术创作。

瓷上作画,

既保留了诗书画印的艺术表现,

也继承了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悟。

颠覆了晚清以前,

图案化、装饰化、工艺化的美学特征。

李文跃老师作品

瓷上作画的新艺术形式诞生,

为现代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不再是单纯的强调技艺和技术,

更多的应该是融入艺术家的个人体会,

对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感受,

对生命的感知,对世界的感触,

而这样的艺术作品才会拥有

富有生命力的传承价值。

李文跃老师作品

李文跃老师认为,

这是一个匠人最好的时代,

工艺技术的进步,

使得一切都有了新的可能。

曾经难以制作的大件瓷器,

现在却可以拥有更大的烧造空间。

过去不可控的窑温,

使得许多颜色釉的烧成,

变成了特殊窑位偶然拾得的巧合,

而如今能够完美掌控的升温曲线,

却可以带给艺术家更多创作的空间。

李文跃老师作品

近二十年来,正是科技的不断进步,

带来了工艺的不断提升,

除了传承历史之外,

更多的创造铸就了今天的繁茂。

甚至可以用不同的高温颜色釉,

进行陶瓷绘画的创作,

这种全新技艺被称为高温釉彩。

在不同的温度下,

不同的釉层厚度,

加上艺术家对题材的把握,

以及釉料在不同气氛下调配的变化,

就可以达到特有的艺术效果,千变万化。

而这也是传统纸上国画、油画所无法企及的。


授           业


作为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副院长,

李文跃老师更为在意的,

则是陶瓷工艺的未来和教育。

不论是继承传统的技艺,

亦或是创造当代的艺术,

这一切都是需要人来完成的。

因此,在教育问题上,

李文跃老师一直坚持,

匠心是教育最需要传递的精神。

为景德镇这片土地培养人才,

是当下这个时代,最迫在眉睫的问题。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生产瓷器,

他们的品牌具有极强的标准化,

品牌的价值也极具影响力,

在这点上,景德镇的陶瓷发展,

却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与尝试。

由于古代战争,以及地域原因,

许多传统授业模式下的家传,

无法使景德镇陶瓷的技艺发展下去,

因此,专业的科学教育,

便更需要专注服务于行业,服务于地域,

为景德镇培养更多优秀的匠人,

才是这座城市发展下去,

最大的动力源泉,

也是需要数代人不断探索,

不断奉献的前行之路。

     E   N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