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第四章,清热剂/清营凉血/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清营凉血的第二个方子是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药方》 【组成】犀角一两(1.5克-3克) 生地黄八两(30克) 芍药三两(12克) 牡丹皮三两 (9克)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犀角磨汁和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1、热伤血络。吐血、衄血,便血,溲血。 2、蓄血留瘀。善忘如狂,漱水不欲咽,胸中烦痛,自觉腹满,大便色黑易解等。 3、热扰心营。昏狂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 犀角地黄汤是个基础方,它是二类方。出自在《千金要方》。 从主治证候特点来讲,它有三个方面体现,现在教材把它归类也分为三方面: & 第二,热伤血络,热邪迫血妄行,产生 & 第三个,是蓄血瘀热,这里我们强调蓄血是一种泛称,在某些组织脏器里面血液瘀滞不畅,叫蓄血,完全不通,叫瘀血,这个有一个区别。 以上是血分热盛的,证候的一个分析,常见的三个方面。 用药光用这个基础方当然不成了,在这基础方运用前提下,根据不同出血,可以配伍一些相关的药物,也就是辩证为主,辨病为辅,异病同治,同中有异,异病证相同都用这个方,同中有异,加味不同,这是列了一些参考的,针对的一些出血的辅助用药。 仍然是以 * 生地能够清热养阴,考虑到热到血分了必然伤阴,阴液的损伤。 * 丹皮、赤芍这个佐药,是方义分析中的重点,丹皮、赤芍都偏于寒性,能够清热凉血,那这是增强水牛角、生地的凉血作用,相当于佐助药。 那这个方的配伍特点呢, 有些是这样,有出血,清热凉血不考虑全方凉而不瘀的话,临床上有时候出血停止了。后来经常发生留下点后遗症,疼痛,象溃疡出血这类,经常有的,不出血了,平常有些疼痛可以出现,饮食不当等等,就开始有一些胃痛。 |
|
来自: 药膳食疗方注释 > 《《方剂学》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