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己的商用大飞机C919终于在上海浦东机场完成了首飞,C919也一跃成为这几天的“网红”。C919名字里的C很有意思:它既是中国China的首字母,也是缔造者中国商飞COMAC的首字母,还暗含了与欧洲空客(Airbus)、美国波音(Boeing)并称ABC、三足鼎立、竞逐蓝天的决心。 波音公司是世界商用飞机的研发巨头,波音707作为第一种真正成功的喷气式飞机,其首飞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虽然英国在二战后第一次创造了喷气式飞机“彗星号”,但由于连连发生坠机事故,即使后来查明原因做了改进,也是信誉大跌,再也没人敢坐,制造公司因此破产。这时美国紧抓机遇,接过了喷气时代的接力棒。1954年7月15日,波音707原型机首飞,成为波音飞机7字头系列的重要开端。美国波音飞机主导了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民航服务,被誉为“引领世界走向喷气年代的飞机”。
与波音相比,欧洲空客的起步则要晚些。第一款A300是由法国、德国、英国、荷兰、西班牙五国共同研制的。1972年10月空中客车A300原型机首飞。此后,波音和空客便成为民用航空界的两大巨头。到今天,A、B系列在市场上最先进的客机分别是A380和B787。
中国虽然起步比两者都晚,但也一直期待拥有自己的大飞机。2006年,C919大飞机项目成为国家的重大专项。2008年组建商飞公司。如今,C919作为国产大飞机的开端,也同样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让中国也可以从世界航空市场中分一杯羹。此外,民用飞机也是军用飞机的重要参考,不但可以实现技术互通,而且不少军用机型是直接从民用机型改进而成的。
当然,首飞不等于市场的准入证。以空客A300为例,1972年实现首飞,1974年才正式交付使用。国产飞机要想进入国际市场,还要得到美国FAA和欧洲EASA的适航性认证。这也是首飞之后,C919必须面对的挑战。此外,虽然大量技术都由中国自己完成,但飞机的“心脏”——发动机,却还不能做到自主研发。
挑战一直存在,进步也不会停歇。预计到2025年,国产大飞机的国产化率将超过90%。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栏长期征集“日知录”三字篆刻,投稿邮箱:rizhilu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