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升学季,家长群里开始焦灼了起来。还记得去年被牛娃简历支配的恐惧么?孩子三个半月会说话,18个月背熟《弟子规》,给爸爸讲核反应堆、碱基配对┄ 每次看到这种牛娃,都很想讨教下生育秘诀!怀疑自己是不是生娃姿势有误,怎么就没延续我的优良基因给娃? 但我同事顾静(乖妈)却给我现实一击,牛娃都是后天养成的!!!她就将自家的普娃培养成了别人眼中的”牛娃“。 3月28日出炉的2019年国际数学奥赛中国国家队队员,排在名单第一位的就是乖妈的儿子邓明扬。 能从全国近4000万高中生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出战全球最顶级的数学竞赛——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传说中的”天才少年“竟然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乖妈说,儿子绝对是个普娃。你们家娃出现过的粗心大意,丢三落四这些毛病全有,绝不是什么天生智力超群的天才少年。那怎么将普娃培养成了“天才少年”? 我们特别做了一期节目,乖妈将分享如何把普通孩子培养成”天才“少年! 节目还邀请了崔瑶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出版过《给孩子的古诗故事》),小豹老师(高考教学专家,重点中学高三清北班教师,高考省级阅卷专家),一起讨论”天才少年“培养秘籍。 👇 👇 👇 后天真能培养出神童? 反正我一开始是不信的。但崔瑶老师举了个真实案例。其实在上个世纪,有一位匈牙利的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就用亲身女儿证明,天才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且样本量是3个。 他的3个女儿在没有任何强迫下,通过兴趣引导培养,先后成为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拉斯洛花了20多年,印证了神童不一定都是天生,通过后天教育和训练也可以做到。 乖妈也用实际成功案例再次证明了拉斯洛的观点。其实核心很简单,就是靠正确、科学的方法,以及家长的坚持。 乖妈为了治理孩子丢三落四,粗心大意这些问题,找各种方法来训练。 比如用积分表提高孩子做事效率,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帮助孩子制定背单词计划,这些很落地很接地气的方法其实大部分家长都听说过,最后能出成效,靠的是家长和孩子一步步地坚持。 孩子的人生是家长规划出来的吗? 孩子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成为牛娃,那么哲学问题就来了。孩子的人生是家长规划出来的咯? 乖妈说自己也曾在这个问题上走过弯路。 儿子小学的时候,乖妈规划6年围棋兴趣班,小学毕业正好能打到5段,顺利获得高考加分。结果孩子的兴趣并不在围棋上,反而更喜欢编程和数学。 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选择后,这娃一路厮杀到国家队,可见兴趣的内驱力有多强。 所以,孩子的人生一定是他自己发展出来的。做家长就是当好孩子人生中的领航员,去发现孩子的天赋兴趣,做背后的推手。很多时候,是父母引导孩子做出选择,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出选择。 乖妈说,相比分数,她更看重孩子能力的提升。儿子小时候很喜欢参加各类比赛,乖妈就顺着孩子的喜好做好陪练。每次比赛后,总是和儿子一起总结复盘,在失败中找可以进步的地方。 当你不再关注得分,不再关注名次,不再关注结果,而是关注过程,关注孩子能力发展的时候,就像练功悟得正道,功夫飞速提升。 最近两年大火的编程,就是训练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兴趣项目。因为不论编写游戏,还是动画,都需要孩子学习如何做项目规划、拆解、测试、改进等做事方法。 可以说,在孩子的所有兴趣班中,只有编程是在模拟现实工作的情形。当孩子从小就被训练面对各类问题,解决及复盘的时候,他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就不断在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