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见素抱朴780 2019-04-12

下午整理书籍,把它们都放入书架上。我对待书籍就如同爸爸对待他的每一棵果树,小心翼翼又无比耐心。

说起来,我家订阅《读者》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曾经写过,小时候我和哥哥在村里的小学读书,八点半放学,我们飞奔回家,期待着妈妈亲手做的美味早餐。

那时是冬天,屋外天寒地冻,爸爸还在工厂里炼铁,妈妈在家照顾我们。当我跑回家,掀开门帘,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妈妈正趴在床上双手托腮,在她面前放着一本翻开的《读者》。

那个时候,《读者》是我们家最贵重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小心把封面或者里面的纸张撕扯了,一定会挨骂。所以,我和哥哥从来都不敢动。

等到我开始学着写作文了,《读者》也成了我最爱的书,那些小小的故事里仿佛藏着某种魔法,将我牢牢吸引住,我恨不得一天之内将那本书读上数十遍,最好能记住所有的文字。

但,始终记不住。所以,因为病情在家休养的几年里,我最爱做的事就是重新翻开那些过去的书(当然,《读者》依然是首选),再细细看一遍,如果有觉得好的地方,便会用铅笔标注,等一本书看完,立即把标注的文字再记录到摘抄本上。

大学时,我就有六本摘抄本,都写的满满当当的,后来又加了几本,已经记不得了。因为每次摘抄本记满了,便随手将它们放入一边,拿出新的本子开始记录。

最近这两年,记录诗歌多一点,因为我能感觉到自己对诗歌的喜爱。尤其是我师傅随手写下的那些诗歌,他是迄今为止我觉得写诗最放得开的人。当然,有张有弛,是最好的。

有一次,橙爸和我讲:简池的诗歌很不错啊。我说:要不怎么能是我师傅呢?他说:真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他写的比海子还好。

继续说书籍。

我爷爷的古文水平在我们整个运城地区是数一数二的,只是他早早离开了我们。他老人家一生是清贫的语文教师,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书籍和当时的手写笔记。现在,每每翻开爷爷的备课本,心里便会温暖起来。仿佛我们正隔着时空对话。

我们家我爸和我哥的古文还不错,可是,轮到我时,真是一窍不通。

记得高中,语文老师一讲古文,我就昏昏欲睡:实在太无聊了!

后来我自己做了中专语文老师,有些古文是必须讲的,我才开始认真读每一篇古文,却有了新发现:其实古文里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我哥喜欢读名人传记,他常常在家里说《拿破仑传》写得不错,《斯大林传》写得不怎样……我就觉得:不就是一个人的生平记录吗?有什么可读的?

但有一天,我无意中翻开那本《拿破仑传》,却被里面的文字深深吸引了……文字的力量大概也正在于此吧。

我爸其实读过的书很多,但现在因为他开始全身心种水果了,所以家里订阅了《西北园艺》,他还经常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退休老教授交流种植果树的经验。

每次邮局的大哥来送书,他总是兴冲冲的,仿佛有人给他送来了珍贵的礼物——在他心中,这礼物的分量是别的物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再说说我的书吧。我很喜欢读书,但你们一定不相信:在我18岁之前,是从未完整读过一本除杂质以外的书籍的。那时得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再说,我也对书籍不感兴趣。

所以,每当看到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如此喜欢读书,我就觉得真难得。读书时,除了语文课本和家里订阅的《读者》,我甚至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其他书籍。

后来,在大学图书馆里,看到密密麻麻的成排书籍,我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啊,世界上竟然会有这么多书!然后,我一排排走过去,遇到喜欢的书籍标题便翻开看几页,然后放好,继续往前走,边走边看,看到意犹未尽处,也顾不得形象了,干脆坐在地上痛快地读……

毕业后,有一年去省城太原参加考试,刚好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中间隔了一周时间。我住在表哥家。公务员考完后,我不想来回折腾了,就在他家住下了,但又怕自己打扰了他们的生活。于是,每天早早起床去泡图书馆。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蹲在图书馆里,读完了余华的《活着》,非常震撼。福贵的一生也许在别人看来是失败的,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的一生也是我们很多农村人一生的缩影。

还读完了村上春树的那本《1Q84》,也觉得很好。我本人特别喜欢村上春树,正是因为他的那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才开始下定决心去跑步的。这几年里,读过他的很多小说,最近的一本是《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对了,还有一个作家我很喜欢,就是卡勒德·胡赛尼,他的三本知名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都写得特别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