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偃师市杜楼村北——杜甫墓 洛阳杜甫墓在洛阳市东约23公里的偃师市杜楼村北,墓碑上刻有“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几字。 杜甫墓冢呈八角形,四周砌满青砖。墓碑上刻有“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几字。墓北原有杜甫祖父杜审言墓,现已毁弃,只存有杜甫先祖、晋当阳侯杜预墓碑一座。杜甫故里在洛阳市东约65公里的巩县南窑湾村,是一座清静雅致的小院落,靠山有一个砖砌窑洞,现在建有故里纪念馆。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年),湖北襄阳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非常深远,被称为诗圣,他所作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远祖为汉武帝时代杜周。杜甫自幼好学,七岁能诗。19岁始出游,20岁漫游吴越。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相遇,结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杜甫一生著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本博少年时代读过杜甫诗,尤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忆深刻。 杜甫墓——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乾元二年关中大旱,杜甫弃官西去秦州,后寄居四川奉节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大历五年冬,因三年来归乡路上的困苦,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小船上。 杜甫因客死异乡,其墓地全国有八处。较为可信的有湖南平江小田村和偃师土楼村两处。网上有关杜甫墓的争论出现了,“巩义无耻,偃师无能”的说法。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