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淮读《史记》,第五章夏禹治河

 象牙文 2019-04-13

2018-08-27 00:58 

夏朝年代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之间,近年在考古中发现了“二里头文化”,证实《史记》所著是有根据的,但在西方眼里,夏朝还是不存在的,最主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夏朝没有文字留下。在“二里头文化”遗址,没有发现一点文字留下的痕迹。而夏朝之后的商朝被国际所承认,则是因为甲骨文的发现。所以夏朝的考古还任重而道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因为河流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因此历朝历代都把治理黄河作为重中之重。大禹总结父亲鲧的治河经验,用疏而不用堵,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理好黄河,黄河下游的九条河道都得到了疏通。这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而再过约3600年,明代文学家吴承恩作《西游记》,主角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就是来自大禹在治理黄河时所用的测量水位的器件,这也是对大禹治河壮举的伟大致敬。

大禹在位时,任用贤人,国家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而大禹为了方便人们出行,把九州的怪物出没的地方铸造在鼎上,铸造了九鼎,也因此得到上天的眷顾,国运昌隆。(如果给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宝物排一个名次的话,九鼎稳进前三,因为它代表了皇权的正统。历朝历代无不想拥有它而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但在秦代,九鼎丢失了,至今不见踪影。)

而大禹逝世以后,他的儿子启承袭帝位,从此开始了禹传启,家天下的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